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  相似文献   

2.
韩寒 《阅读与鉴赏》2009,(11):12-13,52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相似文献   

3.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字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电脑》2010,(4):28-30
如果在这个时代能够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这个时代的最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全才。  相似文献   

5.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1,(18):9
@韩寒:现在教育问题就像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洗澡。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么,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  相似文献   

6.
教育微博圈     
张宏智 《教育》2011,(18):9-9
<正>@韩寒:现在教育问题就像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洗澡。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么,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  相似文献   

7.
剑桥大学拒收高考状元是事实,高分低能是事实。韩寒的《三重门》中说: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底下的人去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所以,新课标中对我们、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的养成,都被放到了首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姓名:韩寒生日:9月23日喜爱的歌手:黄磊,朴树,老狼,高晓松喜爱的MTV造型:《Rain》中的范晓萱最想去的地方:拉萨,阿里经常穿的衣服:休闲运动型,口袋要多。原因:口袋多,可以放许多吃的。例如一条多袋工装裤,上面两个口袋,可拿一个放方便面,下面两个口袋,一个放饮料,另一个放吸管,身后的可放口香糖。·韩寒语录·如果在这个时代能够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最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全才。——韩寒个人简历:1999年,年仅17岁的韩寒参加了全国“新概…  相似文献   

9.
才华四溢     
吃饱喝足后,我与友走在回校的路上。“你如道吗?”我突然说到,“韩寒的‘全才学说’。”“说!”友已习惯我的突然爆发性言论。“他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方法是为培养全才而准备的,全才就是人中之王,可我们培养出全才了吗?没有!所以全的‘王’应拿开,我们的社会需要人才!”我顿了顿,接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11.
少说废话     
正常有客过访,我打开门,他第一句话便是:"您没有出门?"我当然没有出门,如果出门,现在如何为你启门?那岂非是活见鬼?他说这句话也不是表讶异。人在家中乃寻常事,何惊诧之有?如果他预料我不在家才来造访,则事必有因,发现我竟在  相似文献   

12.
<正> 明明得了癌症,医生和家长商量后,说要把他送到“导弹发射基地”治疗。欢欢和波波知道明明最想当将军,现在真的要去导弹发射基地,很替他高兴,但是他们担心明明没有同学陪伴,一个人去会感到寂寞,商量说:“不行,我  相似文献   

13.
<正>天才就象每个人一样,但又没有一个人和他是一样的。——巴尔扎克我们所要论述的无疑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但他绝不只是诗人;他也毫无疑问地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但他又决不只是剧作家,他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诗人”和“剧作家”;但实际上不仅是诗歌和戏剧,而且他的小说、散文、文艺批评乃至译作也都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他还远远越出艺术的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硕果。对他来说开垦的结果似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垦本身;因此,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创造者。没有比这个最朴实的称呼更能确切地概括这样一个伟大的全才了。  相似文献   

14.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1,(26):36-38
周围的人对你影响大吗?你会因他们的"牵制"而做远离你能力的事吗?如果你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就和我去认识两位同学吧!好朋友给了我动力王显的成绩不错,理科和文科相比,理科成绩差一些。李远是他的好朋友,班里的理科状元,年级排行没出过前五。以前,王显  相似文献   

15.
《夜的眼》吓了人一跳:“奇怪,小说难道可以这样写?”请少安勿躁:小说为什么小可以这样写! 写法上的确有点“怪”,越出了常规。但是,读者能够理解它、接受它。这就好了。文艺之于读者,无非两条:一、让他津津有味;二、让他开卷有益。作家能做到这两条,怎么“怪”都可以。惟其“怪”,转而新。艺术创造,务去陈言,贵在翻新;你越“怪”,越新,我越爱看。 “百花齐放”的时代,人们要看“百花”。从这个意义上着眼,我们对于王蒙同志试验的成功,抱有预期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  相似文献   

17.
韩兄:   见信如面 !  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共同怀念夏日的汗水;在似火的骄阳下,我们又共同忆起冬日的冻疮。习惯了颠倒黑白,也被黑白习惯地颠倒着。远在天边的我,又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看看“穿着棉袄洗澡”的人们。   韩兄,我也是一位和你一样,对当今的教育制度深怀不满的人。不过,我没有你的能力,也没有你幸运,你的《三重门》让我这个身在江北的人也知道了你的名字。   我会有今天这种“朝怕网捕,夜怕枪射”的结局,大概也与这些“穿着棉袄洗澡”的人们有关吧 !  被拿走了“王”字的全才,又怎能叫人才,应该叫克隆…  相似文献   

18.
理科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以文入理”,常能让课堂趣味盎然,成效凸显。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勾股定理时,首先这样激趣:“同学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为美谈,但现在有一个难题摆在罗密欧的面前,你们能帮他解决吗?问题是这样的:罗密欧有一把长30英尺的梯子,要爬上高18英尺的朱丽叶的房间里去约会,这个梯子应如何摆放他才能如愿?”由这个故事导入数学内容的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非常浓厚。  相似文献   

19.
众树求王     
在古代,希伯来人有一个王叫耶路巴力。耶路巴力有一个儿子叫亚比米勒,他为了争夺王位,雇用了一些匪徒,将他的七十个兄弟全杀死了,只逃脱了小兄弟约坦。就这样,亚比米勒作了示剑人的王。他的小兄弟约坦知道了这件事,就在一个山上对示剑人讲了以下这个寓言故事。他说:有一个时候,树木们要选一种树为王,来管理他们。于是,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您做我们的王吧!”橄榄树说:“我不能,也不愿意止住我流的橄榄油,那是供奉神和尊贵的人们用的油。叫我停止流出橄榄油,飘在众树木的上面做大家的王,我不干!”树木们又去对无花果树说…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高中生》2008,(3):50-50
你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念,世上有一项非你莫属的任务等待着你去完成。没有人可以取代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如果你没有进入自己的角色,这个世界便是不完整的。一个人只有在感受到这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压力时,他才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生命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