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拾零:一个深秋的早晨,微凉的教室中射入一线阳光,使人怦然心动。在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早晨,我的学生们在一张练习纸上读到了《妈妈和太阳》这篇小散文,那上面有一道题是让学生学着文中“妈妈不是太阳,可她也有太阳的温暖气息”这句话来赞美妈妈。经过点拨,一句句动人的话从孩子们的口中荡漾开来:“妈妈不是大海,可她有海一样宽阔的胸怀。”“妈妈不是蜡烛,可她有蜡烛一样闪亮的光芒,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妈妈不是大树,可她有大树一样温暖的怀抱。”“妈妈不是启明星,可她像启明星一样指引我阔步向前。”“妈妈不是……”孩子们的思…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神圣之处就在于它能“燃烧自己,收获希望”。辅导员老师要化作春雨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化作蜡烛照亮孩子的心田。同时,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给辅导员以信心,以勇敢、以希望。让我们带着信心、勇敢与希望去迎接每一天。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教师是清澈的小溪,滋润着嫩嫩的幼苗吐出一片新绿;也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教师的我却要说:“教师是一盏晶亮的明灯,引导孩子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学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虽然我的脚下只有这三尺领地,但我却拥有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拥有一双双透明的眼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5,(7):44-47
“儿童的眼里有一汪鲜洁的清泉,期待着教师精心的呵护;儿童的心灵是一方纯真的世界,渴望着教师真情的引导。”在刘小杰老师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在语文教学中,她满腔热情地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之火,精心地呵护着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灿烂的、充满情趣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之家的“心语信箱”里每天都装满了孩子们的心思,“心语信箱”是我和孩子们心灵交流的平台,是我和孩子们培养感情的纽带。每天无论多忙,我都要打开信箱了解一下孩子的心思,有乐我们一起分享,有难我们一起同当,有事我们一起商量。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一所私立学校任教,校舍不大,就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每天早晨9点钟,全体学生都在大教室里集合,开始冥想练习,为当天的课程做准备。53个3到7岁不等的学生坐在五彩的儿童椅上,或布满五彩图案的厚地毯上,急切地期待着早晨的颂歌、冥想,愉悦的情绪照亮了每一张欢快的脸庞。一天早上,校长向全体孩子宣告:“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伟大的心灵实验,针对你们的心灵实验。”她举起两株矮小的、栽在相同花盆里的常青藤说:“我这里有两株植物,它们看起来一样吗?”所有孩子都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也是,因为这样一来,我也是孩子中的一员了。她接着说道:“…  相似文献   

7.
崔晓燕 《山东教育》2003,(10):16-17
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正像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我每接过一个班,首先要做的就是举行一次“交友”会,让老师了解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张宝萍 《班主任》2007,(5):36-36
“祈盼作一只红烛,点燃学生们求知的火花;祈盼作一只红烛,照亮学生们的心灵之路”,这曾经是初为人师的我最朴实的人生追求。然而,当我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当我满怀爱心却不能被学生理解、接纳时,我开始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思索,找寻着真正能够获取成功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石磊 《教师》2010,(34):82-82
回首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感慨颇多。反思这些年的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心灵纯洁的学生,要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大方的仪表来影响学生,使其时时刻刻以教师为榜样。“身教胜于言教”,必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教师应像是一支通体透亮的红烛,燃烧自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2005,(7):34-3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弹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们的期望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周丽芳老师对这句话心领神会,把它视为自己从事品德课教学的座右铭。孩子们天真童趣的语言,独特奇妙的思想,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她,曾经是她热爱教育事业,走上教坛的重要原因。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一直潜心研究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用真心去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那颗心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呼应,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是邢文华给自己定下的最初目标琊文华要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爱,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微笑着,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邢文华爱笑,一张笑脸让她和孩子们没有了距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每一天,邢文华都会让自己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进课堂,漪际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去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们都说邢文华的笑是最美丽灿烂的,在贺卡上,他们写下了:“老师的笑我喜欢”;下课后,他们递上了水把她团团圆住;在日记中他们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邢文华知道了这阳光般的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1.妈妈带着她的六个孩子住在 森林里。 2.一天.妈妈要出去买些吃 的。 3.“不要开门,我亲爱的孩子们, 森林里住着一只大坏狼。”(妈 妈说)“他的声音非常难听,长 着带毛的爪子。” 4.“好的,妈妈。”(孩子们说)然 后妈妈便离开了。 5.不久大坏狼来敲门了。“亲爱 的孩子们,让我进来。我是你们 的妈妈。”(狼说) 阅读难度☆☆ It’s good tO have fi'iends everywhere.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三小学五(2)班 康乃■ 1.妈妈带着她的六个孩子住在 森林里。 2.一天.妈妈要出去买些吃 的。 3.“不要开门,我亲爱的孩子们, 森林里住着…  相似文献   

13.
李学颖是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的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她说:“作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为了照亮别人。仅仅燃烧自己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地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担起照亮别人的重任。”多年来,她正是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担起这份重任而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扉。这是个很有艺术见解的比喻。不仅是杰出的演员要通过她的眼睛向观众传示千万种无声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位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也深知使用她的眼睛向孩子们进行多种不同的无声的教育。上课开始后,教师“目扫全堂”。孩子们从这一瞬动的目光里,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兴奋,也感到了严肃。这就起到了稳定课堂秩序、组织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要使儿童头脑灵,先要使他们眼睛明”。据视觉生理学的研究,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大量的知识要通过眼睛来获得。若是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音乐韵律活动“苹果丰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做着各种“苹果”的动作。有的与同伴手拉手,有的变换着方向,孩子们都很投入。集体表演后,我像以往一样请部分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表演,其余的幼儿坐着欣赏。在舞蹈过程中,浦未来的一个动作给我一个启示,她是坐着欣赏的,在悦乐小朋友跳到果园果子时,她伸出了小手轻轻地喊:“来,我的果子!”是啊!何不请其余的孩子来做果树呢?这样游戏就更有趣了。表演结束后,我立刻请浦未来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果园,留个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6.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图书馆的一位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  相似文献   

17.
张媛 《教学随笔》2009,(7):60-61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照亮孩子的心灵。可是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最后被照亮的却是自己。 窗外寒风刺骨,深秋的冷雨夹杂着零星的雪花从天而降。我正在批改作业,不时地搓搓冻僵的双手。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乔奇的妈妈拿着几本本子出现在我面前:“老师,我是来谢谢于航的。”她边说边拍打落在本子上的雪花。  相似文献   

18.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进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  “好 !”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一位小朋友立即…  相似文献   

19.
责任     
孩子们进步了,我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退步了,我比谁都着急;孩子们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孩子们的不幸更成了我最大的不幸。去年国庆假期,一个不幸的灾难落到了我班韩笑同学的身上:10月2日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一家5口人的生命,其中有她的爸爸和妈妈。突然,她成了一个孤儿。昏迷醒来后的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爸爸,我要妈妈!”面对这个不幸的孩子谁能忍心回答她。“我要殷老师!”这是她的第二句。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急忙赶到了医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韩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习作中,“自由表达”确实应该提倡,因为它是孩子们“求真”的心灵映照;至于“暴力意识”,对儿童来说.大多是无意识的。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从作文的源头着手,让生活情趣去化解他们心灵的冲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