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仅2万余人,聚居在黔桂边境的广西南丹县里湖一带。其服饰工艺精湛,样式简朴古老,是白裤瑶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极重要的证据。本文从白裤瑶的宗教信仰和崇拜、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原始文化特征等方面研究白裤瑶服饰的人类学意义,论述白裤瑶服饰所阐释的古老的民族文明形式。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某瑶族乡的白裤瑶文化为研究背景,对白裤瑶文化生态状况、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等进行实地调研,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开发基于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不但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树汁染为例,探讨树汁染的制作方式及其艺术特点。在保护与开发的悖论面前,白裤瑶树汁染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保护方面发挥了活态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丹白裤瑶族群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白裤瑶文化所存在不足进行反思,对其审美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整体梳理和评析,从而进一步推进对白裤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韦金玲 《广西教育》2022,(10):34-38
本文聚焦广西白裤瑶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从性别、年级、学业成绩、是否留守、是否寄宿等方面对该区域550名初中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探讨该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广西白裤瑶地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都是由某种或几种社会组织通过有序的方式组成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民族的有机体,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必须了解其传统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变迁。“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白裤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对待白裤瑶“油锅”组织的历史与现实功能,挖掘这部分文化的价值,对于稳定白裤瑶社会,促进当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瑶山是我国的贫困地区,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历程.白裤瑶“逃学”主要是由于生计类型的影响、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长期贫困的影响;白裤瑶“向学”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榜样的激励作用.白裤瑶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过程在中国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瑶山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阐释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应该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8.
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审美意蕴,它是南丹白裤瑶族群集体记忆的“史书”,是南丹白裤瑶身份认同的表征,凸显了白裤瑶族群独特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桂东北地区属南岭民族走廊中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传统伦理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白裤瑶是一个以服饰而得名的瑶族支系,其服饰简朴明快而洋溢着古典格调,是记录白裤瑶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要解读白裤瑶服饰古韵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可分别从多样化的款式、五彩斑斓的色彩和韵味浓厚的图案三个方面.挖掘其文化来源、发展与潜在的价值。这不仅能够增强白裤瑶人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对传承白裤瑶民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裤瑶服饰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与瑶族众多支系往往以服饰特点命名一样,白裤瑶也是因该支系男人身穿白色裤而得名、清代李琰《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白裤瑶服饰,分男装和女装,还分节日盛装和便装。服饰图案主要以鸡仔花为纹饰,体现出白裤瑶人对鸡的崇拜有学者研究指出,白裤瑶男子盛装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白裤瑶社群的人名用字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变化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语言内涵和文化心理。同时,从白裤瑶人名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裤瑶这个古老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瑶山白裤瑶作为偏远贫困和民族文化心理场弱势少数民族的代表,其辍学问题是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文章基于对白裤瑶的田野考察,从学生的目标动机和成就动机低下、家长的"读书无用论"、学校的同质化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白裤瑶学生辍学现象在教育投入增加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未能因材施教。为此,在学校方面,应当开发校本教材,使民族文化进校园从形式走向实质;增加适量的实用性或技能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等,都是进一步降低白裤瑶族学生辍学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白裤瑶的丧葬礼俗古老而传统,礼仪文化内涵丰富。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田野调查,对仪式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白裤瑶的丧俗及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15.
服饰是白裤瑶族群身份的标志,通过对白裤瑶服饰起源传说、服饰的着色特点及其服饰图案的基本特征的深入分析,力图揭示出白裤瑶服饰内在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通过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传承的调查分析,对突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取向的合理定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重建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裤瑶的铜鼓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住在广西南丹县的白裤瑶是布努瑶的一个支系,至今仍然保持着使用铜鼓的习俗。铜鼓在白裤瑶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之所以如此,与古代铜鼓的“神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油锅"组织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的白裤瑶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白裤瑶漫长和艰难的迁徙历史时期,"油锅"组织以血缘凝聚着白裤瑶的力量。在白裤瑶社会,"油锅"作为基本生存生活单位,其组织生产劳动、抵御外族、保障基本生存。"油锅"通过瑶老制、"油锅鬼"信仰、姻亲联盟共同作用,维系了白裤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白裤瑶少女班学有所成岑兆雄世界宣明会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开办的白裤瑶少女班,开班近一年来,学生们经过努力学习,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目前,她们已经掌握了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说汉话,掌握了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种养技术等。南丹县里湖乡,地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重点对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价值、以及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新农村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策略,旨在说明新农村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