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边塞诗写得好,而且送别诗也写得非常出色。选取恰当的意象抒发情感,是他送别诗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他诗歌中的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继承,但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善于把多种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还善于创设出许多新的意象,并在这些意象中附着了自己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用比喻抒怀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发离情别绪,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作为边塞诗人,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豪迈、旷达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王独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清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相似文献   

3.
唐诗略论     
一、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在文学界,有一种通常的说法:“诗是最早最高的文学。”西方有人把诗比为“文学各类中的皇后。”中国现代诗人艾青也把诗比喻为“文化母亲众多儿女中的一个骄子。”他还很赞赏朱光潜先生的话:“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对诗曾有过很高的评述。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鲁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相似文献   

4.
《告别辞:请勿悲伤》是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最著名的诗作之一。在本诗中,诗人使用大量比喻描绘两人之间的爱情,试图安慰妻子不要应为自己的一时离开而痛苦。一些女权主义读者对这首诗颇有微词,因为诗人似乎将他的妻子描述成了一个依附于丈夫的女人,但更多的人还是对他们真挚的爱情满怀敬意。笔者倾向于后者,以传统眼光赏析本诗,表达了其对诗歌本身及诗中比喻的欣赏之意。  相似文献   

5.
“方苞不作诗”是对于方苞和诗歌之间关系较普遍的观点.其不作诗的原因,既有他人劝诫的因素,也有自己创作上扬长避短的考虑,同时从他认为诗歌不能阐道翼教的思想来看,其对诗歌创作也并不是太过用心.联系到明清一代诗人无奈的生存环境,方苞不作诗的原因就变得更加容易解释.好在方苞出生在桐城这个诗人辈出的地方,虽然没有成长为一流的诗人,却也终生没有放弃过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苏格兰天才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一朵红红的玫瑰》,是他改写的苏格兰民歌。然而一经诗人之手,这首民歌即大放异彩,成为千古绝唱。读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曹禺曾在《王昭君》剧本中引用过的汉乐府诗《上邪》,二者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彭斯的诗又不似《上邪》是单纯抒写对爱情的  相似文献   

7.
树丫 《阅读》2005,(1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人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汴京,于是他跟随父亲几度漂泊流离,直到九岁才返回故乡。青年时期,诗人陆游曾师从著名诗人曾几学诗。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产量较多的一位作家,现存诗歌就有九千三百多首。他的诗风豪壮悲愤,是与唐代诗人杜甫齐名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一生中有两篇脍炙人口的写给自己儿子的诗,即“示儿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陆游那浓浓的父子情、爱国心。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读懂陆游的父子情。《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出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一首诗。诗中…  相似文献   

8.
周涛从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以来的28年间,从一个创作者成为了中国著名诗人,继而又成为一个散文大家,其散文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他的诗歌。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军旅诗人,他又是个极具天才灵性的诗人,从诗人到散文家,周涛找到了一个更能表现自己才华的领域和便捷表现生命感悟的文本。其独特的创作对当代散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深刻体现了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哲思、想象。他的散文如贝多芬的音乐,如书法中的“狂草”,像那些“巩乃斯”的群马,在做一次亘绝千古最写意的狂奔。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不仅是一位东方文化的痴迷者,也是少数采用中国诗隐模式的美国诗人之一。斯奈德认同并积极效仿中国隐逸诗人的行为方式和诗歌创作,而这也意味着他对中国隐逸文化的认同。中国诗隐模式不仅影响了斯奈德自身的创作,客观来讲,也影响了美国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杜运燮与穆旦、郑敏并称为联大三星,他们的创作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20世纪40年代的重要代表。杜运燮以其特有的幽默与智性从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中解析生命的处境及意义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这样的风格集中体现在他的轻松诗创作中。他的轻松诗是对以奥登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继承,是注入了中国现实与诗人个性的独特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王绩是唐初诗坛别具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既与以学南为时尚的虞世南、许敬宗等宫廷诗人异趣,又与魏徵、王珪等贞观史臣有别。他的诗境界高古,风骨凛然,对初唐四杰陈子昂、张九龄等初盛唐诗人的诗文革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绩诗歌艺术的近源是卢思道、薛道衡等由齐入周、再由周入隋的山东诗人,其文化精神的近源则是当时隶属于山东文化体系中的河汾文化。只有认识到王绩诗歌艺术的这一近源,才能解释王绩诗歌相对于南北朝诗歌传统所呈现出来的新变特征的艺术机制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具体分析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并以他的代表作《感遇诗》三十八首为例,说明诗人的创作正是对其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负其才的李白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努力进取 ,但理想难以实现 ,潜能无法发挥 ,使他产生了对人生、对生命的缺失性心理体验。从他的酒诗入手 ,可展示诗人不为人知的那份孤独、愁苦和无奈 ,获得一个对诗人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读诗·写诗     
诗是欢乐、痛苦和惊奇穿插着词汇的一场交道。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这样说。读诗,就是与诗人跨越时间、空间的相遇、相知。你会在他的欢乐中微笑,在他的痛苦中忧伤,在他的惊奇中发现……那么写诗呢?有人说:文不能言者,诗或能言之。积聚在我们心中的丰富情感,有时很难用一般的文字表达出来,然而,用诗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汉诗是日本汉诗人用汉字所写的中国古典诗歌式的诗,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并进而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在其1300年发展史上,产生过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十万首诗,成绩斐然可观。杜甫是继白居易之后给予日本汉诗以划时代影响之诗人,正是对杜诗的受容,促成了江户时期日本汉诗的全盛。  相似文献   

16.
吴嘉纪是清初明遗民界出现的名人,他作为清初典型的明遗民诗人,其人其诗都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他的研究还很有限。从他生活的年代到他逝去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吴嘉纪诗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概述,将目前学界对吴嘉纪及其诗歌的研究进行总体把握,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作2806首,其中妇女诗共有130多首。他把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到当时妇女的各个阶层,从劳动妇女、宫女、歌妓以至帝王宠妃等,写出了她们的爱与恨、幸与不幸、迷茫与求索乃至反抗,真实的反映了中唐妇女的生活,表现了对妇女命运的极大关注,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陆游的农村诗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同时其艺术成就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陆游的农村题材诗作不仅继承了古典田园诗清新自然的特质,而且由于他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真正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一流诗人,他的农村诗也具有了自己独到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袁枚是激进主义诗论家,又是深知创作甘苦的诗人。所以他的"性灵"诗学一方面讲究性情、灵机和天分,另一方面还要求博雅,广泛汲取前人艺术经验,对音节、体格等艺术法度也颇有讲究。融会"性灵"说和诗法论使袁枚诗学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也使他异于明代公安派而呈现出清代诗学特有的综合性特征。应从"性灵"说与诗法论的矛盾与综合角度对袁枚诗学作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20.
陈子昂是唐代诗坛上承上启下的诗人,他扭转了初唐诗人重声色、轻风骨的风气,使唐代诗风向着刚健爽朗的方向转变。他的诗歌体裁多样,有律诗、古诗、绝句等。其诗用韵多种多样,所用韵部就有十八种。陈子昂诗歌创作在当时极具有代表性,因此从他的用韵可见当时唐代诗人的普遍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