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管晓成 《阅读》2007,(10):22-23
我们一些同学描写人物外貌时经常这样写道:"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读起来感觉蛮生动的,可是细细一品味,发现符合这样描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校园里到处都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笔下的人物特别、有个性呢?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新时期的文化结构和文学氛围,通过对当代文学代表作品的爱情描写及与爱情相牵连的性爱问题的探讨,阐明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性爱描写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3.
圆形形象需要圆形描写的方法。圆形描写的角度主要有第一人称感受印象的角度,作品中人物观察感受的角度,作者站在作品中人物主场上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秧鸡     
王柯萌  费静亚 《阅读》2006,(5):25-25
小作对身边的事物有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她不仅发现了逗人喜爱的小秧鸡,而且用清新的笔调、淡雅的语言,描写了秧鸡可爱的外形、柔弱的叫声以及与“妈妈”走失后的孤独无依。流露出对小动物无比的怜爱。读了这篇作后.请你再看看本期“作密码箱”里的章,会不会又受到新的启发呢?  相似文献   

5.
服饰不但可以描摹出人物的外在特征,更能体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归纳了服饰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几点作用。  相似文献   

6.
毕传高 《阅读》2012,(12):22-23
文章中精妙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写活人物的一大法宝!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语言描写方法。喃喃独白,凸显心事 语言描写第一式——独白式,即将人物的心事以自言自语的形式融入文章之中,达到心理描写的目的,突出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7.
春日田家     
宋琬  王晓明 《阅读》2007,(3):F0004-F0004
这首诗用简洁自然的笔墨,描写了一个极为普通的乡村春分时节的景象,刻画了田家辛苦忙碌,却不失恬静、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怡然自乐、诗意盎然的田家景象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觉醒》是美国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本文从追求理想的主题、丰富的象征运用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分析这部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睡觉三生相     
周逸骢  周莉花 《阅读》2006,(3):26-27
学会观察是作的先决条件之一。本的小作正是因为能及时发现生活中有趣滑稽的事情.通过认真的观察,将表弟、妈妈和爸爸不同的睡态记录了下来。如果对“睡相”的描写再具体生动些,章会更加精彩、有趣。  相似文献   

10.
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主观情感的自然统一,是作品中形象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描写的基本要求。描写的角度,则是作家描写的具体方式。鲁迅作品中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不同描写角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聊斋志异》充分继承了魏晋以来志怪小说和唐传奇记梦的传统,将梦境描写发挥得淋漓尽致。《聊斋志异》梦境描写有对话式梦境和描写性梦境两种基本类型。对话式梦境具有预示、连接、转折、揭示等作用;描写性梦境具有深刻的象征作用,能够以梦写情,使故事有了更为广阔而多变的叙事时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徐继立 《阅读》2014,(12):22-23
世界上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用文字去生动传神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以自白表现人物心理。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想法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我们把人物直通内心世界的自言自语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我家的水仙     
徐康为  顾洁 《阅读》2006,(4):27-28
本的可取之处有两点:一是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生动形象;二是小作将水仙“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愿与人争奇斗艳”的品格展现得比较充分,所以末的感叹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统计和细读的方法,本文对含有今昔对比抒情模式的小山词中的关于天气状况的描写展开了研究。在探讨今昔对比抒情模式的内部结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情感,将今昔对比词细分为梦回往昔、睹物思人、故地重游三种类型。进而分别对三类词中天气描写的特点、功能等展开相应的分析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对晏几道今昔对比词的内涵敛进一步的发掘,以期深入地把握晏几道人生逆境中的情感心态与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小说中善于刻画细节,善于从人物的日常生活形态中选择和提炼富有特征的细节,来突出所描摹人物的性格特征.它们和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血肉相关.鲁迅小说中那特有的细节描写,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生命的艺术形象、特殊构成的情节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面氛围.  相似文献   

16.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大部分学者关注的是詹姆斯作品中的国际主题、道德问题、写作风格与技巧。尽管有些学者略带提及詹姆斯在心理描写手法上对霍桑的继承,至今却无人从文本分析角度系统研究詹姆斯在心理描写手法上对霍桑的传承与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红字》与《专使》两部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手法,探讨詹姆斯在心理描写手法上对霍桑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对20世纪初期现代派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Judith  Dean  晓燕 《阅读》2006,(1):34-36
同学们,是什么让故事生动真实?对了,是细节描写。学好英也需要这一项本领。读完下面的故事,请大家在背诵的基础上练习复述。注意复述的时候需线索清晰还要适当加入细节。还有复述的句子一般都用过去时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与英国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都是歌咏和描写自然的隐逸诗人.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在热爱和描写自然、具体创作和理论思想方面,既表现出不谋而合的一致性,又有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忠平 《阅读》2013,(23):18-20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阅读的语文书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课文很多,比如:《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鞋匠的儿子》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常常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这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我们要留意这些描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品读、感悟人物的语言有助于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界最高奖项的获得者,与其说莫言是一个天才,莫若将其定义为"鬼才",这种"鬼"来源于他笔触的诡谲和放荡。他敢于描写一切事物,无论丑的、美的、圣洁纯良的,还是肮脏不堪的,在莫言天马行空的笔下都能变得别具深意。尽管他的文字备受争议,但都让人不得不钦佩这种大胆颠覆的勇气。本文从莫言对人和事物的描写出发,对这种手法进行了简要的探析,与此同时,也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莫言的描写提出了一定的疑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