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安徽历史气象档案资料,分析安徽省江淮地区春季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并简述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气象观测要素数据为基础,依据国家对相应灾害的定义标准,完成对气象灾害本体的设计,然后,借助protege及其推理机将气象数据转换为气象灾害知识。通过IDV软件把得到的气象灾害知识制作生成灾害分析图,最后利用0penlayers技术将生成的分析图与Google Map叠加并发布到网站上,为用户提供更为形象和便捷的气象web服务。本系统已应用于中国天气网四川站,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并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本体技术引入气象服务领域,并在实际的气象服务中加以应用。主要用描述逻辑定义一些气象灾害、农作物生长分析等,然后借助推理机实现气象数据到气象知识的转换;最后,利用IDV软件完成分析图的绘制,为气象服务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以"灾后报道"代替气象灾害预警报道,对干旱、冰雹等一些持续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报道不够完善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最近这些年,很多省市为了获取第一手天气资料,纷纷开设气象节目,其现场效果可以将气象灾害新闻和气象突发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就少不了出镜记者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站在出镜记者自身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气象节目、出镜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种植业以后,对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知识愈来愈重视。本文通过对两者气象思想的深入探讨,拓宽了我国气象科技史、灾害史研究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5,(7):69-6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我国首个《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进入立法阶段,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据了解,该条例重点突出了加强气象监测布网、普及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等内容,如核电站周边设立专门的监测网,设立全国性专业气象电视频道等。中国气象局正在酝酿年内开播一个全国性的气象电视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和气象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是首部全面反映我国气象灾害史的历史书,又是我国开展灾害研究,指导防灾减灾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经过三年的努力,灾害大典辽宁卷已付梓出版。  相似文献   

9.
2019年9月7日-9日,郑州蔚蓝气象科普中心发起公益气象科普,"积小善,成大爱!为乡村孩子送一堂气象科技课,护佑乡村儿童远离气象灾害!"使用"微信小程序——腾讯公益",邀请身边的人携手献爱心,帮助乡村儿童提高应急避险以及自救互救能力,改变贫困,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一部全面记述云南省古今气象灾害情况的志书———《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云南卷》(以下简称《大典》),由云南省气象局史志编委会历时两年编撰完成,并由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大典》的问世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对气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申报》是我国发行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申报》内容涉及面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研究成果多发,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气象传播思想则未能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对《申报》中暴雨、雷电、冰雹、大雪四种极端气象灾害信息传播的梳理,我们发现,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气象灾害的历史,而且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代气象传播的三大特点。即伴随西风东渐,中国近代气象传播打破传统的国内传播局面,逐步探索国际传播;伴随科学普及,中国近代气象传播冲破传统的封建观念束缚,逐步接纳近代科学价值;伴随民众觉醒,中国近代气象传播冲破传统的精英传播层面,逐步走向以服务民生为主要目的的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决策的情报保障需求,构建了以大数据环境为基、情报技术为力、情报流控制为策、应急决策为标的新型情报响应体系。[方法/过程]本文详细阐述了面向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决策的情报响应体系中的整体框架与具体内容,分析了情报响应系统的运行机理。[结果/结论]该应急决策情报体系围绕情报的采集、组织、分析和应用等活动,对大数据环境下突发气象灾害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监测与挖掘,充分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进行情报分析,从而为突发气象灾害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提供各种决策支持与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4.
徐全卫 《湖北档案》2008,(10):12-12
日前,襄樊市档案局(馆)主动找有关部门协商,派专人到市各新闻媒体单位重点收集,把“7.22”襄樊水灾——特大型气象灾害全部录像资料完整接收进馆.填补了市馆有史以来影像记载襄樊气象灾害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解读报纸中的“气象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各类气象新闻的报道为公众的生活、行业部门安排生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各类新闻品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莉 《大观周刊》2011,(15):67-6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气象服务关系到农村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财产,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5,(6):55-56
气象保障,责任重在泰山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属长江中上游地区,辖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河流众多,是各咱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如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市气象台是重庆市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的关键部门之一.它时刻不停地监测着重庆市及其周边的气象变化,  相似文献   

18.
赵莉 《大观周刊》2011,(16):173-17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炎,各类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气象服务关系到农村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命财产,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05,(9):41-41
空管局与国家气象局,一直有着很好的合作,因为航空离不开气象信息,但是,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使得两者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或者说改进,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单向沟通的关系了,气象局也需要借助空管局获得气象信息一般的民航飞机都有机载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气象雷达、用来在航空过程中探测高空风等气象参数,而且他们所探测到的往往都是第一手的实时气象数据.这些数据下传到地面送给气象局,对于气象局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暴雪灾害、新疆列车突遇瞬时1 3级大风、四川和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这一系列气象变化事件引起了各大媒体浓厚的兴趣,纷纷对此做出反应,一时间,关于气象新闻的报道见诸报端、广播电视节目及网络媒体.由此气象新闻报道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