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路是苏州城阊门外的一条百年老街,位于古城区的西北隅。目前的方位是从神仙街西口向西到万源桥,然后折向南,至永福桥,呈曲尺形。  相似文献   

2.
1月15日上海某报《雨步山塘街》中,作者说他雨中漫步苏州山塘街,走着走着就会在不经意间披满一身古色古香,即使没有酒也有微微醉意,那酒是青州司马"往往取酒还独倾"的沉郁……此处"青州司马"错了,应是"江州司马"才对。  相似文献   

3.
姑苏水乡游     
春天悄悄来到了江南大地。趁着明媚的春光,我们跟随络绎不绝地踏青的人们,来到苏州郊外,作了一次姑苏水乡游……清晨,我们穿过古城曲折幽深的小巷,走出闾门,漫步来到七里山塘。关于这条七里长街,有段饶有兴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山塘一带瘟疫流行,河道阻塞,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后来,有位老人告诉大家:山塘所以蒙难,是因为虎丘山上的白虎斗不过狮子山上的青狮,只要疏  相似文献   

4.
在苏州山塘街德馨里,有一爿"田"字形布局、上百间规模的明清建筑群。这些泥瓦灰墙的二层庭院,斑驳的墙体诉说着流逝的岁月,亦勾勒着当年此地的热闹繁华。其中不少建筑上,清晰可见"江苏裕苏官银钱局"的字样,二层"走马楼"式的庭院和专用于开展银钱业务的室内设计,无不向我们印证着,这里是当年苏州主要官办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业务单位的驻地。当然,这也是江苏本土百年银行--江苏银行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5.
于淼  周建琳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I0006-I0007
在苏州高新区狮山脚下,有一条别具风情的“日韩一条街”。每每夜色降临,街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一派不夜景象。“清风亭”“伊藤园”“骏河亭”等日本料理店、酒吧鳞次栉比,还有很多日式OK厅、夜总会,三五成群的日商在这里寻找心仪的餐厅或酒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有没有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在哪里?中国有没有?经过笔者反复考证,终于在北欧的瑞典发现了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就是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图书馆街,”笔者无缘到瑞典考察,也只能是查查资料,过过“眼”瘾罢了。可转念又想,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没有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呢?于是笔者费尽心机,多方查阅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十一朝古都洛阳市老城区找到了一条“图书馆街,”笔者着实对此考察了一番。这也许就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两条“图书馆街,”现在就让我们到这分布在欧、亚两个大洲的两条“图书馆街”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7.
1940年7月底的一天,陈毅率领东进的新四军来到了严徐庄.此庄位于黄桥镇西北郊12里,与周边的村庄相比较大,自南向北的五六排房屋中,拥有三四百家住户,因严姓占绝大多数而得名.这严姓是清中期由苏州阊门迁徙来到这里,后经五六代人的努力,成为拥有上千亩土地和二百多间瓦房的大家族.严家在庄中设了私塾,其子弟还有人出国留学,民国初年家中就已装上电话.当时,除严家这一“同世房”家族外,庄上的余大房等几家,也拥有200多间瓦房.这一人烟稠密的村落中间有一条宽近3米,从东到西长200多米的大道,开设有油坊、糟房和各种杂货店.  相似文献   

8.
人民路是贯通苏州古城南北的一条主干道,全长4680米,是由清代的护龙街拓展而来。护龙街在宋代称“卧龙街”,全长约3000米,宽约3米,系石板路面,石板底下为下水沟渠。因形曲如龙,故名“卧龙街”。苏州在宋代称为“平江”。从《平江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卧龙街水陆并行,沿线各式桥梁及牌坊鳞次栉比,位于大街及其西侧的桥梁有21座,横跨和耸立在大街及其两侧的牌坊23座。沿街的府衙、府仓、府学、园林及寺观庙宇等建筑林立,其中乐桥至饮马桥一带最为繁华,是古城的商业中心,有鱼行、米行、茶行、丝行及绣行等多处,还有清风、花月、跨街、丽景及黄…  相似文献   

9.
金鸡湖是苏州工业园区怀抱里的一块美玉。李公堤,则是一条伸进这块美玉之中两公里精致长堤。而"李公"李超琼,更是这片湖、这条堤传奇的历史文化人物。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北京的一张报纸刊登了一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些简易建筑被拆除的景象。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31日,路过国家旅游局旁椅子胡同的人会发现:建立多年并小有名气的‘旅游一条街’没了。昨天这里24间各旅行社的经营部和旅游书店被彻底拆除。”应该说,这条新闻抓得不错。“旅游一条街”被拆了,说明椅子胡同的市容环境被整治好了,“旅游一条街”有影响,它的被拆除也会有影响。这是这条新闻的可读之处。 但是,椅子胡同的“旅游一条街”没了,北京还有没有其他的“旅游一条街”替代它的作用?是不是今后北京将不再有“旅游一条街”?是不是有关方面已经在北京另外一个地方新建了“旅游一条街”?如果有新的“旅游一条街”,它在北京什么地方?这无疑是消息引发的关注点。然而,新闻却戛然而止,没有片言只字。我去过北京的这条“旅游一条街”,并在那里签过两单旅游合同,体会过有这么条街的好处。我极想知道“旅游一条街”的下落,以便今后有兴致出游时再去“采购”。然而,我在互联网上几经搜索,却始  相似文献   

11.
“广播购物”的业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光 《记者摇篮》2009,(10):48-48
由于广播业务的增长结构不能年年复制,为了开辟新市场,开设新业务,寻找新利润增长点,2007年一种崭新的业务模式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出现,节目的名字叫“SMG生活速递”,这档节目的业务运作形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广播购物”。无独有偶,2008年7月,苏州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广播购物节目((965购物一条街》,其“广播购物”模式集中整合了招商资源,形成一条街式广播直销,吸引了多家国际、国内知名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12.
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南边,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巷子.与人们印象中烟雨江南清静幽长的小巷不同,这条巷子可是闻名中外的美食一条街,是吃货们的聚集地,而且它还有个颇为任性的名字——太监弄.作为国内唯一一条以太监命名的街巷,太监弄一度还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初闻这巷名,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会感到疑惑.这以美食著称的街道怎么会有这么雷人的名字?它与太监又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3.
姑苏水乡游     
清晨,我们穿过古城曲折幽深的小巷,走出间门,漫步来到七里山塘。关于这条七里长街,有段饶有兴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山塘一带瘟疫流行,河道阻塞,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后来,有位老人告诉大家:山塘所以蒙难,是因为虎丘山上的白虎斗不过狮子山上的青狮,只要疏通河道,同时在山塘沿堤筑七只石狸,以助虎威,就能消灾免疫。  相似文献   

14.
1950年长沙军管会撤销,父亲带着我们全家从南门口黎家坡搬到了民主西街.民主西街北接民主后街,南临成功街和学宫街.它位于湘春街和民主东街之间.这是一条居民居住的小街道,除了一个小理发店外没有商店,更没有南门口黎家坡那么繁华.  相似文献   

15.
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共和国的一个窗口,从这里,可以了望到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沧桑巨变;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又如同飘扬在共和国首都的一面旗帜,那舒展的大旗,展示的是伟大祖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的勃勃英姿。 然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这条被国内外瞩目的高科技一条街却盗版、贩黄猖撅,成了藏污纳垢之街。  相似文献   

16.
冉庚文 《云南档案》2006,(6):21-21,20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县城条街,占地面积555平方米,格局属于二进式四合院,是典型的清代民居。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冬,温家宝同志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搞调查研究的直接成果,就是国务院批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基础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而促成温家宝同志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查研究的,源于我的一组调查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小说的开场是从苏州的阊门讲起,小说塑造的十二金钗中的两块美玉——黛玉、妙玉均为苏州闺秀,十二伶官来自苏州民间,小说中有很多苏州风土人情的描写。作者曹雪芹先生的舅公李煦曾执掌苏州织造府,至今苏州十中校园内还有苏州织造府的遗迹。苏州书生程伟元发现、续编、出版了《红楼梦》。生长于苏州的俞平伯开创了“新红学派”,成为一代红学大师。新世纪苏州的一群红学爱好者出版了《梦里梦外探红楼》,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红楼梦》与苏州的关系真是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19.
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誉为"苏州模式"的苏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文章以金阊分馆协助总馆管理的12个社区分馆如何进行统一管理、宣传推广、服务创新为例,来说明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大华报》约在1934年12月间创刊。创办人仇昆厂(音庵)原任《苏州明报》主笔,因病辞职后,自筹资金创办了这张四开小报。报馆设在苏州仓桥浜南翔里。报纸由中新印刷局承印,有时也由利苏印书馆代印。不久,仇先生集资筹设昆厂印书馆,馆址在阊门内东中市十六号(现为一三九号),除印行《大华报》外,还经营一般的印刷业务。当时,办报是亏本的,仇先生便把印刷业务上赚的钱,用来补贴报纸的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