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的封面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每个封面都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是用来培养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对他们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内容。因此,教师要悉心诱导,巧妙运用。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封面所展现的“科学世界”的情境中,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  相似文献   

2.
一次“同课同构”教研活动中,师徒两人在教学让学生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时,均出现了教学意外:一位学生只指出了数学课本封面周围的“4”个点(如图)。发生这样的现象,师徒两人作了不同的教学处理。  相似文献   

3.
教 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的 :让学生动手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 :微机课件(或灯片) ,每个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若干和操作题、讨论题等各一套。教学过程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量一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师 :这样量课本封面的面积方便吗?(不方便)那么怎样量才方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教学调控]让学生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量出右图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操作后 ,教师反馈…  相似文献   

4.
三棱镜     
为了节约资源,我校每上完科学课后都要把《科学》课本收起来集体存放。一次我到五(三)班去上课,发现学生的课本都收上去了,存放课本的老师又外出,无法取出课本。我突然想:何不把三棱镜发给学生让他们到室外自己去研究,看他们能玩出什么名堂来。我对学生说: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三棱镜,你们再带上一张白纸,这节课你们到外面阳光下去研究三棱镜,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课上合理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中枯燥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白秋菊 《班主任》2009,(5):25-25
追星一族在中小学生当中占很大比例。我班就有很多学生把自己做的明星卡片和小贴画贴在文具盒或课本封面上,甚至贴在手背上,课上课下看他们的照片,听他们的歌,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严重影响学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思考了很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难上!科学复习课尤为难上!共性上,科学复习课也是机械地复习课本知识点,令师生枯燥乏味。特性上,便是科学课程本身的多样性,知识点的相对分散性,使得学生只能“临渊羡鱼”而导致“望洋兴叹”了。那么,如何上好科学复习课,如何教会学生“退而织网”,投入地织出“好”网、“巧”网、“适合自己”的网,将纷繁的学科要点“顺理成章”,提高科学复习课的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池水 现在的科学课更加关注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给科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科学教师带来了挑战。比如,翻开科学课本,你会发现每一课都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9.
以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智能课,在沙洋一小已经开设四年了。马老师的一节智能课,告诉学生根据一定的序列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有序思维能力,别开生面,颇具特色。现简介如下: 一、设疑: 师:同学们都有一本第八册的数学课本,(出示教材),谁能告诉我,封面上画的天平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平衡  相似文献   

10.
绪言课是中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也是化学启蒙课,这节课上得成败,对中学生学化学有很大的影响。 绪言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兴趣浓厚,实验现象要鲜艳,明快,能引起学生学化学的情绪,达到学好化学为探求新科学,寻找新资源,给人类造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节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包括课前搜集、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大环节,做好教师自身、课本、课标和学生各自潜能的挖掘,才能使科学探究课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级中学三年级英语暂用课本(全一册)今秋即将出版发行,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课本是在五年制学校英语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的,凡学完高中英语(试用本)第二册的学生,可以接着学习这册课本。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语法并掌握二千多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本册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规定,高中三年级除复习考试外,实际上课28周,即上学期16周下学期12周。外语文科每周5课时,理科和选修科每周均为4课时,总计全学年分别共有140课时或112课时。高三英语课本编入12篇课文,计划上学期学8课,下学期学4课。这样  相似文献   

13.
一节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包括课前搜集、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大环节.做好教师自身、课本、课标和学生各自潜能的挖掘,才能使科学探究课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鹏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04-105
自从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以来,学生对此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不愿学、不会学,面对这种情况,本人经过摸索试验总结出一套方法,把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课上又分成了三个部分:预习、讲解、练习;课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去识记,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愿学、会学,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信息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教学的一点尝试,效果较为显著。 一、低年级信息教学中的实践 我们学校给一年级开了信息技术溧因为没有教学用课本。我自己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给学生教授画图和金山画王的操作,通过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址同学爱上信息技术课。消除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学的很好,有信心。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9年第7期上刊登了徐光考老师的《课例2:平面直角坐标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没意思.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这与课本的编排、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行数学课本一般都是只呈现最后结果,而很少说明结果产生的曲折原委.这样课本虽然简洁精练,严谨科学,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他们把课本看做一盒必须吃的、但没有胃口的压缩饼干.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课本内容机械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这,学会那,记住这,记住那…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把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但目前许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依旧将过多的练习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1.加强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课本难以读懂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地写,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  相似文献   

18.
异步教学改革实践日久,感受颇深: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变学生死学、苦学、被动学为活学、乐学、主动学。异步教学的课堂结构很科学,有关教材作业课堂上完成,课后学生基本没有作业,这就给学生留有自学的空间。再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有语文素养、有语文能力的人才。这光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答案肯定是不能局限于课内,更多的还是在课外。是课外的那种自主、自由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背课文     
记得上小学的第二天,老师发下来语文(那时候叫国文)新课本,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面的是地平线上升起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相似文献   

20.
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六课型之一,也是小学课本中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一种形式。通过看图学词、学句、学文进而过渡到学习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