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众艺术是当代审美文化留下的一道难题。笔者力图探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大众艺术”观念的历史变化和当代内涵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内在性拥有的一种“居间”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精英艺术一样,实质同样地指向人类的感性精神本身。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知识精英工农大众化既是牵涉知识精英主体重构的文学创作现象,又是事关知识精英思想改造的时代理论命题。从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率先形塑的李杰到十七年文学精心打造的林道静这一系列形象,集中展示了知识精英皈依工农大众的情境方式:面对与生俱来的出身原罪,主动抛弃既有身份,积极获取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思想认同;面对工农大众的政治启蒙,彻底否定自我人格,重新确立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从属地位;面对工农大众的示范效应,自觉践行精神自戕或肉体牺牲,从而实现知识精英的工农大众化。这种对知识精英与工农大众精神品格极为大胆的艺术处理,深刻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文学审美规范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知识精英工农大众化既是牵涉知识精英主体重构的文学创作现象,又是事关知识精英思想改造的时代理论命题.从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率先形塑的李杰到十七年文学精心打造的林道静这一系列形象,集中展示了知识精英皈依工农大众的情境方式:面对与生俱来的出身原罪,主动抛弃既有身份,积极获取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思想认同;面对工农大众的政治启蒙,彻底否定自我人格,重新确立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从属地位;面对工农大众的示范效应,自觉践行精神自戕或肉体牺牲,从而实现知识精英的工农大众化.这种对知识精英与工农大众精神品格极为大胆的艺术处理,深刻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文学审美规范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4.
杨晓浤 《文教资料》2013,(18):58-60
在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窘境的当下,越剧仍然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其多元化的发展优势。其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艺术形式上继承与创新并行;艺术载体上都市与乡野共生;艺术传承上精英与大众兼容。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大众教育时代并不是不要培养精英,而是在普遍提高大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培养更高更有潜质的精英。大众教育时代的精英将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精英。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对上面观点做深入剖析,并提出新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在现阶段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已经凸显出种种矛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矛盾势在必行。"融合"的理念及其手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基于以上理论,提出并重点探讨了实现大众与精英"融合"的理念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有推动作用,那么涂鸦艺术无疑是重新定义了"艺术"这一名词,打破了平民艺术与精英艺术之间的分界线。以"艺术为大众服务"的观念,引发艺术家探索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凯斯·哈林(Keith Haring)以概括性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玩味且深沉的涂鸦形象迅速在纽约风靡一时。其个人鲜明的思想特征促进艺术观念的变革,积极参与大众文化的传播并投身于公益事业,都值得使他在当代艺术史中留下传奇一页。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大众化思潮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思潮之一。这一思潮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转换。毛泽东的为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是艺术大众化运动的强大理论基础。在大众化艺术思潮的运动中,艺术的“话语主体”实际上是政治文化精英。他们的艺术理论与主张从属于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文化理想,在大众化艺术的表象后面彰显出艺术从本质论到功能论的转折。  相似文献   

9.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作为两个体系,既是概念层面的划分,也是操作层面的划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或者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或者属于大众高等教育。有质的差别的教育应该在不同质的教育机构内完成。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和谐的。我们既要防止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又要防止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艺术长期处在精英化的状态中,而技术的进步在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民主化,使得大众逐步获得了艺术的享用权、评鉴权和创作权。后技术时代的到来更是使得艺术世界由等级分明的森严殿堂变成了众声喧哗的狂欢广场。但是,即使在后技术时代,技术本身并不是民主的,它发展和应用的方向依然被精英阶层操控。所以,艺术真正的民主化无法孤立地完成,它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民主化进程处在互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消解荡涤了精英文化的领地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表达的艺术空间。即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宽容性、普适性创设了一种共享文化苑囿,营造了普通大众话语的自说方式和平等的交际氛围。引领着文化范畴的平民化、普及化和民主化,激发了大众群体强烈的参与愿望、期待视野和体验情愫,导致了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自觉生成并为人类性灵的充分张扬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媒介,从而真正彰显着意味隽永的人文情韵。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对于池莉小说的接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对之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评判。在精英文化领域中,池莉的小说遭受了严厉的批评,这与大众文化中长期的火热传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两种接受现象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最后对池莉热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儒道精神的入世和出世,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两大支柱。儒家成就了中国人的道德生命,道家完善了中国人的艺术生命。音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背负着儒道两家的精神。古琴艺术作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形式,承载着圣贤哲人的人生哲学和艺术精神,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对人生态度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艺术的神圣性在前现代时期来源于自身以外的宗教;当宗教衰微之后,“天才”和世俗政治权力成了它的新神。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化的变迁,传统的人艺术化急剧衰落,旧的精英化阶层解体,艺术的膜拜价值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在多元并存的张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日益渗透,使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和辩解也如影随形。从本质而言,大众文化是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结果,消费性和单向度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受众范围广等显著优势,大众文化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历史过程,这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时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它的传统文化价值正在被由消费主导的大众文化所解构,呈现出精英文化的失语和批评话语的危机。从文化的视野来研究美术形态的变迁和不断建构与解构的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去揭示一条重构当代美术学语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韩寒监制的免费文艺阅读App《一个》在精英文学圈和普通读者群有着不同反应,以此研究大众文化冲击下精英文学的应激状态,并厘清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本质性区别以解释二者矛盾的由来,同时分析当前中国大众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及在此语境下,精英文学可以采取的立场与态度是必须找到自身的文化领地。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校公共艺术修养课的意义,指出公共艺术修养课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完成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公共艺术修养课带给大学生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被人们所认识,并且深受欢迎。其课程构建应与人类文化密切相融,体现多学科知识交汇,并且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现今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修养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其地位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并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高校开展武术运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武术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已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分析湖北省高校武术运动存在的问题,寻找振兴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途径,以期在全省普通高校中形成一种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的大众文艺为现代中国文化格局中的精英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所共同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新文艺的主流。这一成长的历史深刻地启示着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我们在当前应迫切进行的一些工作:一要强化大众文化与时代主旋律的联系,二要吸引精英集团的积极参与,三要加强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及管理机制的研究,充分发挥意识形态文化的标识功能,同时也应注意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