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了解历史可以预知未来,为了搞好2006年的中考复习,应该对2005年的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特点和趋势,做到心中有数,知彼知己,以便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你夺取2006年中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时代数学学习》2005,(5):68-73
这里我们摘编了《2005年中考命题指导》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试卷案例说明的部分内容,介绍了中考命题专家们对模拟试卷的总体设计及其评析.这对2005年中考命题的研究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纵览2003年中考压轴题,不难发现命题者在依据《义教大纲》及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指导意见的同时,努力渗透新课标的理念.打开一本本2003年中考试题汇编集,一批批时代气息浓厚,背景鲜活,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中考压轴题,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帘,丰富的题型,  相似文献   

4.
作一直是中考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展望2006年的中考作命题趋势,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已经过去的2005年的中考作试题,从中感受2006年中考作命题的律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中考改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经历约10年历程.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组织专家,对中考命题进行评估,发布评价报告;从2004年开始,凡是采用课程改革教材的地区,除了执行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外,还同时进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目前,全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万名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参加各地中考.可想而知,每年的中考牵动着多少学生和家长、牵动着多少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4年的全国各地中考,在教育部有关文件[注]的指导下,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数学学科的命题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其中中考几何的命题出现了两个崭新的特点:一是几何论证难度继续下降,注重探究能力的试题大批涌现;二是注重应用的几何试题令人注目,成为几何命题的新亮点.了解中考中几何命题上述新特点,对于把握中考命题新趋势,深入理解新课程的评价要求,指导2005年的中考复习与研究,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教材实验工作于2002年秋开始在江西省宜春市全面展开,2003年6月有7万多名学生参加中考,如何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来指导中考命题,如何发挥中考命题对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非常大,而与之相适应的中考命题也在变与不变的交替中思辨着、前进着。笔者在此从考试内容的继承与发展、考试形式的创新与求活、考查目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三个方面,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对2005年全国各省区语文中考做一评析,并试图从中显现出2006年中考命题的趋势,为指导中考复习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了解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应用题的命题特点,就可以把握应用题的命题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指导教学,特别是指导新一轮的中考复习.  相似文献   

10.
以能力立意统领中考命题改革及命题格式举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宜昌市与教育部中考命题项目指导专家组联合的中考命题改革研究,提出了以能力为统领的学生评价体系,制定了新的“双向细目表”,对宜昌市前三年的中考试题进行了考量分析,认为命题需满足三个原则,并对命题格式进行了举证。  相似文献   

11.
一、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向 1.命题依据的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不难发现,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精神,出现了一大批题型设计思路开阔、内涵丰富、立意深刻、发人深思的好试题。通过对命题的探析,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新教学观念,迎接2006年的中考。  相似文献   

12.
中考数学命题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全国中考命题权下放以来,中考数学命题领域欣欣向荣,国内中考数学的命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对中考数学命题研究的逐步深入。这方面的专著[1][2]、论文(如[3]、[4]等)陆续面世,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关注中考数学命题、研究中考命题技术的良好局面,就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而言,数学试卷所反映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命题技术(或称之为命制技术)上。不断总结和反思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提高我国中考数学考试质量和水平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标对教育理念、考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这必然制约着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别2004年全国中考化学命题的研究与分析,既有利于指导我们现在的教学及复习,也有利于把握2005年中考化学命题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4.
命题技术:中考改革亟待突破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次重要的学业评价,备受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自1999年我国中考命题权下放、实现“由集中到分散”以来,各地纷纷组建了中考命题人才库,中考命题经验不断丰富,命题技术得到普遍提高。据统计,2011年-~IXl各地中考命题单位已增至130余家。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前我国中考试卷的命制水平总体上仍然不高,且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成为深化中考改革的一大瓶颈,其背后的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扎扎实实地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2002年中考数学命题思路出发,探讨中考与日常教学的关系,并对日常教学提几点建议,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一、数学命题的基本思路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制订的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详见辽宁省2002年初中升学考试意见)以及数学学科升学考试说明,在充分研究和探讨了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数学学科命题组提出了这样的基本命题思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中求变”,就是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要充分地考虑到我省现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省中考命题下放,做好命题工作大家都比较关心。下面结合我省近几年政治中考试题情况,谈谈对政治学科命题要求的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都十分注重创新命题的设计.出现了许多新颖试题这类试题立意独特、情境新颖、“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它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在的数学素质,体现了“中考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中考命题改革的精神.因此,对这类题进行分类、剖析,无疑对深刻理解中考改革的精神.指导数学复习,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于克明 《物理教师》2000,21(1):30-31
众所周知,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笔者认为,“参加考试”和“提高素质”不能完全对立起来,而应当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除了使家长、教师、社会转变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外,将升学考试命题同素质教育的宗旨统一起来,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仅就“中考”物理命题的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有人认为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应当“以本为本”,即物理教学和考核不能脱离书本,并把“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作为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省市的中考命题几…  相似文献   

19.
研究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从命题形式、命题内容、命题指向、命题设计四个方面,分析指出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为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焕然 《物理教师》2003,24(7):14-16,18
我们现行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是从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到目前已使用了两年(一个循环),2003年是第一次用这本新大纲指导中考命题,这对广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学好新大纲,理解新大纲的精神实质,运用好新大纲来指导中考命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