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理工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要节点之一,负责着湖北、湖南与河南三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网络与CERNET的互联,进而与Internet互联。华中理工校园网是地区网络中心建设的基础,是华中理工大学‘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累计投资700多万元人民币。通过高性能的ATM主干网组成分布式网络系统,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工程  相似文献   

2.
一、CERNET网络的概况。人类正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一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我国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1994年11月启动,1995年底建成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工程是我国一项面向21世纪的宏大国家重点工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一个由全国主干网、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信息共享服务研讨会述要[本刊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研讨会于1995年1月13~1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承办。参加会议的为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承办学校的图书馆,即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  相似文献   

4.
简讯     
简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立项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ChinaEdu-cationandResearchNetwork,CERNET)”前不久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立项实施。作为“金智工程”的主体部分,它是全国“金”字号工程正式启动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本刊讯]1995年12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受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召开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aEducationandRescarchNetwork,简称CERNET)示范工程鉴...  相似文献   

6.
本月活动     
《网络传播》2004,(7):49-49
1994年10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始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的基础设施.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和中学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极大地改善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基础环境,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实现我国基于通讯工程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和控制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定义的解释,通讯行业设计的质量管理标准(TL9000)的阐述以及如何控制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 12月7日中共中央任命丁关根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2月7日据《新闻出版报》报道,华中理工大学和长江开发报在“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全面协作”原则基础上,签订办报、教学、科研、人才培训协作意向书,开创我国报(社)、系(学校和系级)协作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8-18
2004年12月25日,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10周年大会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  相似文献   

10.
<正> 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祖国四化建设专门人才的过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挥高等学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途径和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从1988年11月起开展了对大学生进行“跟踪教育”的试点(选择八八级一个班,八九级三个班)。这项试点工程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已列入学校教学改革基金课题。对大学生进行“跟踪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以大学生怎样求知成才为中心开展全方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网络系统是华中理工大学实施“211工程”中的基础建设项目。本文主要讲述了建设目标、建设需求、设备选型和互连方案,以及几个与图书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我国各级网络化建设走向完善。首先国家级网络建设长足发展,如中国互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研究网等已趋向成熟。;其次我国系统网络化加速进行,如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中国企业信息网等逐步完备;再次我国地区网络建设也逐步成熟,上海、深圳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以及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等相继建立。我国各级网络化建设的完善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个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有利于一体化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进、完善出版科研手段,提高出版科研效率,推动出版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决定全面启动“出版科研数据库”工程。 “出版科研数据库”工程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出版法规数据库,二是出版统计数据库,三是出版科研人才数据库,四是出版专业资料数据库。现在,该数据库工程已全面启动,整个工程计划于2000年基本完成。 “出版科研数据库”的建立,将系统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出版科研数据,将分散孤立的资料通过现代化手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发展高潮叠起,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信息网络、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互联网络、中国科技网等主干通讯网络的建立,为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创立了新的契机,网络资源建设在一夜之际成为国内图书  相似文献   

15.
从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带宽、费用及网络中文信息等方面论述中国教育科研网现状和不足之处。强调应加大对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力度 ,充分发挥网络效益 ,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的现实基础 1.我国各级网络化建设走向完善.首先国家级网络建设长足发展,如中国互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研究网等已趋向成熟.;其次我国系统网络化加速进行,如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中国企业信息网等逐步完备;再次我国地区网络建设也逐步成熟.上海、深圳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以及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等相继建立.我国各级网络化建设的完善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个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有利于一体化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7.
论新媒体的新闻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新闻人才的培养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发刊以来,一直被媒体工作者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着。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我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才开始系统化和正规化。到互联网兴起前,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变化不明显,都是单一的传统模式,即“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的,以新闻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训练为教学重点”的模式。网络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人才的知识面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1998年,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1998年,  相似文献   

18.
郜知 《电子出版》2006,(1):30-32
今天,全国高校的各个用户都可以通过各校门户访问中国教育网格,提出计算任务需求,十分方便地获得大型计算服务,实现异购环境的计算和研究的协同工作。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是教育部“十五”计划“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专项,同时也是国家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高性能计算重大专项的典型应用,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是迄今为止由政府推出的宏大的网格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信息网络的建设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为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网络中文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网络本身的建设,仍然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20.
以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信息源,选取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在1998~2014年间国内发表的CSSCI论文作为数据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法,从论文数量、来源期刊、著者、被引及下载、h指数和基金论文等方面综合分析,揭示我国“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科研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