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课本中精选的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作品,听来平淡无奇,可读来朗朗上口,再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诗中之意、意中之境,境中之情让人感觉言虽尽而意未完。小学生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极为有限,如何体会作品的意境,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陈德从 《考试周刊》2012,(39):23-23
古人写诗作文讲求“诗情画意”,融情人景,以境会意。苏轼评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朱自清也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诗中见画意,画巾品诗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艺术情境,与文中人物一起体验感受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情境教学,教师导人是关键,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指导.学生难以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也就无法体验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无法深人。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些古诗词脍炙人口,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背诵默写一定篇目的古诗词,并且能达到赏析程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走进作品所营造的情境,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鉴赏古诗词,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营造一种与古诗词情境相一致的课堂情境,以达到理解作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情境是景、情、境的密切结合,它比单纯由教师讲解或只让学生在枯燥、机械的环境中思考与操作更能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利用和创设有效情境实现学生发展目标上知、情、意统一,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会品味、欣赏古诗词?要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身心得到愉悦,灵魂得到升华,就要求我们古诗词教学中使学生能达到三境:诗境、意境、人境。所谓诗境,就是对学生通过对诗词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达到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必须拨动学生想象之弦,把同学们带入到作者所创造的意 境中;通过饱含深情的颂读和讲解,引起学生们感情上的共鸣;由此及彼,丰富同学们的想象;让学生把自己的 生活经验和作品的情境联系起来,使他们成为“境中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中学生赏析意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情境教学法,创设适合古诗词赏析的情境,将诗化语言转化成日常口语,感受作品内涵,尝试类比对比,体会作品情感,结合背景信息感受作者的心理,在观察生活中体会灵感,还要把握住课堂生成灵活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这些方法都积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徐宽海 《快乐阅读》2011,(23):173-173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下面谈谈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点滴体会:一、巧设疑问,设置情境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作为语文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讲解古诗词时能够将其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进行了解和传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充分领略古诗词的美,从中感受到古诗词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复杂难懂的词句变得更加简单生动,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教师要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0.
谭长慧 《考试周刊》2013,(64):18-19
<正>古诗词教学历来重视创设教学情境,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运用多媒体在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方面更具优势。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创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呢?一、运用多媒体投放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所谓背景资料,指的是与古诗词的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当时的时代状况、作者的思想和生活经历等。由于古诗词在遣  相似文献   

11.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得以提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诗歌的意境入手。唐代诗人王昌龄认为诗歌分为三种境界: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情境即诗人主观世界,意境则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欣赏诗歌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诗中的形象画画,然后深入体验诗中情感,最后品  相似文献   

12.
情境化理念是语文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品鉴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意境,积极探索情境教学的实践路径,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古诗词内容,感悟古人情感,构建生动的古诗词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景物、体会情感、领悟意境的重要途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走进诗中之景,体会真情实感,领悟深远意境,实现“景·情·境”的关联融通,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进阶,培养文化自信,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14.
黄隆芳 《广西教育》2014,(29):103-103
正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教学古诗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教学效率也不高。古诗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吟咏诵读,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古诗词,做到立足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层面",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一、直面语言,递进朗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无论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首  相似文献   

15.
教师创设古诗词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理解上的疑问,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古诗词的好奇心,在调动脑力释疑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中华古诗词独特的魅力,可以增加学生的古诗词文化底蕴。笔者发现,巧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具体创设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严明 《现代语文》2006,(6):84-84
品读,字典上的意义是诵读与品味,它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正确的品读能让学生感受作品形式的独特,理解作品中语言的妙趣,进而更好地把握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而流于形式的品读,既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同时也无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因而要让品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一定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教学应摆脱“解诗意+明思想”的枷锁,围绕“情”字.让学生在情浓浓、意切切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其情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其情境;在入情入境中细细品味,体会其情感;在拓展延伸、对比迁移中,领悟其主旨。  相似文献   

18.
所谓设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情境,营造一种特殊氛围,以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达到一种特殊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设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诱发学生的感情,使之与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协调一致,发生共鸣,以便更好地欣赏作品。设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古诗词距离他们所生活的年代太过于久远,其很难准确的理解古诗词语言,所以古诗词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难点内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不单单可以降低古诗词教学的难度,同时还可以深化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笔者针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人生的哲理,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种物理睛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