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核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水资源2050年将产生严重危机,缺口高达520×108m3,除了节水、远程调水之外,还应注意控制人口增长。计算表明,海水淡化可补充15亿方(占总缺口的3%),也应作为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主要目的是拉动经济增长。在几种大型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法较优,其能耗可以通过建3座2×600MW核电站解决,从而优化了华北地区的电源结构,补上了3525MW的电力缺口,为本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核能反渗透海水淡化可以创造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了环境,节约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利用了海洋资源,具有深远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多效蒸馏的多项技术和经济指标都不如反渗透,并且由于200MW低温核供热堆堆型容量的限制,核能多效蒸馏的经济性不如核能反渗透。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电力输出功率在时段上可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未来大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电源和调峰电源。接近于用户侧、结合储能、多能互补和能源梯级利用的分布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并为区域性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热-冷联供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文章简要阐述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特点与现状,探讨了未来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方向,介绍了太阳能热发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对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哈尔滨建设核供热项目的可行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利用核能是冷战结束后各有核国家追寻的目标。核能是一种巨大的资源,已经在并将在解决能源供应和全球环境问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世界的核电站将近400座,我国的核电发展起步较晚,但装机容量已达900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规划,在未来十五年内,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将在中国未来的电力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核能除用于发电外,还可用于供热。以核代煤进行供热,是一个比发电更为广阔的新领域。从原理上来说,各种反应堆都可用于供热,核能就是以热能的形…  相似文献   

4.
海洋,阔达360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集中了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更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其中不仅孕育着潮汐、波浪、海流,以及海水温差和压力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茫茫海水中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能。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就今日的技术水平而言,主要有重元素裂变与轻元素聚变两种。实现重元素如铀235的受控裂变,已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概述美国未来能源技术发展远景,介绍了美国在化石能源、核能以及电力传输方面所采取的技术研发规划和储备,在比对国内能源需求和发展能源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未来发展能源技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步朝  张延飞  花明 《资源科学》2010,32(11):2186-2191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日俱增,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步伐。以煤炭为主的高碳黑色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渴求。核能以其持久、经济、安全和清洁等优势被人们认为是当前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绿色核能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低碳背景,分析了我国核能发展起步晚、进步慢、结构比例低和市场化经营程度低、人才缺乏、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政府科学规划与指导、市场运作和行业群堆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策略,并体现在核能发展的规划、管理、生产、交易和消费等诸环节中。  相似文献   

7.
蒋华 《科协论坛》2007,(11):3-4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海水淡化技术在舟山市的应用概况,并对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辽宁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等方面问题,对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城市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从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利用情况、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节能、环保、发电、供热、供冷、系统简单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建议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今后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9.
核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在全球能源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各国放缓了发展核能的步伐,但最近各国发展核电的意愿有所回暖。本文基于全球视角分析了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我国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研发政策、核安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核燃料保障、乏燃料后处理以及核退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小堆科学研究为核能综合利用拓宽了途径,利用核能小堆进行热电联供、汽电联供,水电联供等已形成基础理论。本文调查了现阶段核能利用情况,分析了小型堆优势,探索将来核能综合利用开发运用的领域,未来面向的客户,提供建议。核电是清洁安全的一次能源,具有高效环保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点。近几年来世界能源增长需求放缓、全球大型核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电与火电技术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效率评价前沿方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核电与火电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方面的比较,效率评价的DEA方法都显示出核电技术效率高于火电。其根本原因在于核电技术先进,设备可利用时间长,同等规模下核电的发电量远高于火电。综合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核电不失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发电方式,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专家调查法及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核电与火电的社会总成本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广东省火电的发电成本较核电为低,但是其社会总成本远远高于核电。作为清洁和新型能源,核电的发展在解决广东省一次能源匮乏的同时,也为优化广东省的能源结构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热利用与综合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建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同时根据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进程,评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进而阐明了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互补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前景和方向,并制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工业领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主要领域,太阳炉等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5.
核电堆型技术的创新沿着轨道内和轨道间的两种结构方向发展:在单一堆型轨道内,以顺轨式累积型创新产生技术性能多样化的机型;在多堆型轨道间,以跃轨式革命型创新发生堆型的转换,或以融轨式集成型创新形成新堆型。我国需统筹核电堆型的发展:形成压水堆自主品牌系列,加快第四代核电堆型的商用进程,研发战略性新堆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受经济成本、取暖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短期内燃烧化石能源仍为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形式。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文章回顾了区域供热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介绍了近10年来国家相关的供热政策,详细比对分析了我国北方现有各项清洁供暖技术的优劣,包括:清洁燃煤供暖、天然气供暖、电制热供暖、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核能供暖等,最后对清洁供暖领域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探讨解决路径。为推进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今后围绕3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1)逐步建立清洁取暖科学评价体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主要考量能效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等性能参数;(2)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和采暖末端能效提升,逐步健全现有供热系统评价体系,对于供热管网先评估后改造,逐一突破;(3)积极探索多方共赢长效机制,注重顶层设计与协调,加强区域政策配套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许多专家和学者把核电(核裂变发电)作为低碳发展的首选能源,其理由在于核能是清洁、安全、便宜的能源。文章认为,由于核废料处置的困难,核安全的不确定性,核能并不是想象中的清洁安全便宜的能源。我们必须从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事故中吸取教训,重新认识核能发电的安全和环境风险。由于我国的核电技术相对薄弱,铀资源相对不足,核电产业必须科学规划,坚持安全第一,充分考虑核事故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