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模型,探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各类主体面临市场失灵时的行为选择,分析影响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行为的因素,提出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市场失灵"的不同程度下应该适当地干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政府通过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的评价体系,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外部性程度"分别采取基金资助,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如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所,搭建克服"组织失灵"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平台等方式,借以促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对于一国的产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计划是国家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科技计划管理为视角,在系统分析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界定和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和选择方法体系.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产业共性技术可从技术范围、研发与应用的主体、综合效益三个方面进行界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选择方法体系可以用于国家层面上科技计划执行中产业共性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预见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分析法,构建了共性技术初步筛选的指标体系,确立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选择TOPSIS评价模型作为筛选共性技术的方法,且对4个先进制造领域的共性技术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得到了可行的共性技术筛选的模型和方法,并表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中的商业化能力、潜在市场规模与改善环境质量等指标,在共性技术的筛选中更加重要,权重应偏大。  相似文献   

4.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共性技术可以为多项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在市场机制下的发展面临各种类型的失灵问题。针对已有共性技术失灵研究的不足,对传统共性技术供给模型的基本假定进行了修正,构建了将供给和扩散纳入统一视角的分析模型,从技术特性的角度对共性技术区间做了层次性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机制下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以及扩散的"制度失灵"和"市场失灵"。产业共性技术的多重失灵决定了政府对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干预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关注共性区间的两头。最后基于产业共性技术与企业专有技术的可结合度,分析了不同层次产业共性技术的扩散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专利视角,以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指标评价体系,对公开日在2016-2018年的珠三角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资源开展实证分布评价,然后对其资源分布开展类型评价,分析各地市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特点.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珠三角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辨析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并总结了在产业集群内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了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识别产业共性技术对实现科技资源高效分配与共享,以及影响国家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专利技术共现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中的K-核分析、中心性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的识别方法,并以家电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海尔、美的、格力三家家电领跑企业所代表的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家电产业的共性技术集中在“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制冷设备、加热和制冷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冷柜、冷藏室、冰箱”这三类中,“气温、外气、湿度等与空气特性相关的控制输入”可能是家电产业新兴共性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地剖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和动力将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为框架,解构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分析了三螺旋各阶段的动力因素,探讨了三螺旋不同阶段各协同主体的协作规律及资源利用状况,绘制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分析,以期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为商业化投资提供决策依据,既有利于减少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盲目性,又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支持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给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提供研究思路,文章主要针对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的内涵、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低碳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方法等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特征及差异,以我国五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合作专利数据为基础构建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0-2018年五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化特征、研发主体空间特征、产学研合作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的发展规律并提出有益启示。结果表明:五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具有动态演化特征,演化过程中的网络结构存在共性与差异;合作网络中研发主体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程度的集聚性,各地区在不同产业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不同;企-企合作是五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中的主要合作模式,各产业产学研合作程度有待提升。研究结论对不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制定差异化政策、开展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技术路线图作为技术预见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科学管理工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市场需求—产业目标—共性技术—研发基础"作为研究路径,设计了产业共性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流程,并以大数据产业为例,采用专利地图法预见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共性技术,归纳出几种典型的技术发展模式,绘制出中国大数据产业在近期、中期、长期的共性技术路线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共性技术及其测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1ogy).因其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而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共性技术测度是共性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分析国内外共性技术及其测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对共性技术理论的发展、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选择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政府在共性技术开发中的作用研究、共性技术与创新体系研究、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研究、共性技术外部性研究、共性技术商业化研究等主要领域,而对共性技术测度的理论、方法和指标等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共性技术测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限于概念、理论的探讨.少量的关于共性技术筛选或识别方法与指标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德尔菲专家意见,受主观干扰比较大,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共性技术测度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方面,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优势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各个领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是产业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强有力技术保障。建立健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应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对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和现状分析,指出其对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实现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须健全人才培养与技术协同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机理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首先概括总结了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接着分析并归纳出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论证产业共性技术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行全球太阳能产业共性技术测度分析,有助于选择和管理太阳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技术.选取《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全球太阳能专利数据为样本,将技术网络中多重测量中心度指标与技术共类率指标结合起来,结合太阳能领域可视化的技术网络图谱,对全球太阳能共性技术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两项指标测度的结果基本完全一致,说明该两项指标都可以用来进行产业共性技术测度.下一步,拟在太阳能产业共性技术测度基础上,探索太阳能产业的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的测度.  相似文献   

16.
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的涵义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从中选择具有重大商业化潜力的新兴技术进行重点发展和政策扶持,将能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益.详细辨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的内涵和特征,并针对其潜力构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为后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特征,分析指出当前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存在供给严重落后于需求之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政府研发供给为主导、产学研联合研发为辅助、市场研发供给为发展方向的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  相似文献   

18.
共性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性技术研发对于促进行业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基于共性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共性技术联盟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降低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利益分配是影响共性技术联盟稳定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共性技术联盟的特点,研究共性技术联盟利益分配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共性技术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围绕上海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现状,分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种关键研发供给主体的优劣势,探讨三者与政府之间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诉求及动机。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需求与供给的若干建议,以期为上海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产业技术能力结构理论,通过对半导体和纳米科技两个行业案例科学、技术和产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试图发掘基于技术与基于科学的产业转化关系逻辑机理。研究发现,产业共性技术在产业属性转化过程中存在门槛中介效应;政府机构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创新推动者”角色,政府机构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趋势引起了产业属性转化的不同方向。如政府机构重视并大力投入基础性共性技术创新,则引起行业向基于科学的产业转化;若政府机构重视并致力于引导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则引起行业向基于技术的产业发展。该研究发现对发展基于科学的产业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