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行网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默默无闻的胡戈"一战成名".虽然大名鼎鼎的陈凯歌导演因为自己历时3年多、斥资3个多亿拍摄的<无极>被无名小辈胡戈"恶搞"而怒不可遏,愤而怒斥胡戈"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意欲与之对簿公堂,但"馒头血案"还是不可遏制地风靡网络,得到网友们的热烈追捧,并被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广为传布.  相似文献   

2.
"鬼斧神工"不能形容天然景物 "鬼斧神工"语出<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jù,一种像钟的乐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成玄英疏:"雕削巧妙,不类人工,见者惊疑,谓鬼神所作也."后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制作技艺高超,构思巧妙,非人工所能达到.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五回:"以鬼斧神工之技,成天造地设之文."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而其工程之大,成立之速,真所谓鬼斧神工不可思议者也."秦牧<艺海拾贝·酷肖>:"这个小故事我想不是无稽的,因为世间的确有许多'功参造化'、'鬼斧神工'的巧匠."  相似文献   

3.
"十五"是我省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强省、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我省档案事业列入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档案馆工作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列入了<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我局制定的<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全省实施.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的出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事求是"典出班固<汉书>卷五十三景帝十三王传中的<河间献王传>.<传>谓:"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张益民 《北京档案》2001,(10):10-12
二、"十五"规划的主要特点 <北京市"十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是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总体要求,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另类期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秀敏 《出版经济》2004,(11):75-77
2004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公布了首批<取缔30种利用境外刊号从事非法出版期刊>的名单,明确阐明这些"另类期刊"的非法出版行为,对遏止了非法期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这里刊发由ISSN中国国家中心工作人员撰写的<"另类期刊"调查>一文,目的是使业界对"另类期刊"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6月2日一篇关于模范典型的报道<庞建英:"小巷总理"五十年>,事迹感人,是一篇好文章.在当天的评报中,我们给予了肯定.但报道的最后一部分"对不起家人",有点落俗套,因而笔者有所思考,就此谈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阅读”八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阅<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2日一期上朱正琳先生的文章<我已经读了很久>,引发我自己关于阅读的许多感想,于是付诸笔端.个中想法,虽不免老生常谈,但也有一点自己的真实"心得".  相似文献   

9.
储瑞耕 《今传媒》2009,(10):1-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我看就是这"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换言之,就是"三做"--"做人、做事、做文章".作为新闻工作者,"三立"、"三不朽"非常重要,而且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在<四川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外文期刊题名中"International"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12.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参寥子集>提要引吴可<沧海诗话>曰:"……又'诗成暮雨边',秦少游曰:'雨中、雨旁皆不好,只雨边最妙.'"按:吴可<藏海诗话>原文为:"又诗云:'暮雨边.'""成"作"云".今检僧道潜<参寥子诗集>卷二,亦无"诗成暮雨边"之句,惟<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四首>之二云:"梦幻皆输古竺干,功名何用咤燕然.羡君一棹江南去,碧荠时鱼暮雨边."该诗末句当即吴可<藏海诗话>所谓"暮雨边".<总目>误"云"为"成",令人误认"诗成暮雨边"为一句,中华书局整理本即作如是标点.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中峰  彭薇 《传媒》2006,(3):60-62
2004年12月7日、8日两天,央视10套<百家讲坛>在<红楼六家谈>系列节目中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百家讲坛>是一挡录播名师名家讲座的学术性电视节目,2001年7月9日<百家讲坛>在当天开播的央视"科技教育频道"第一次亮相,历经两次调整改版后,在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达到0.17%,成为央视10套仅次于<周末讲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岁末,我拿着一份<深圳商报>去买书,上面印有第十届深圳读书月评出的"2009年年度十大好书":<常识>、<万有引力之虹>、<蒙田随笔全集>、<小团圆>、<认得几个字>、<金融的逻辑>、<荒野侦探>、<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聂绀弩旧体诗全编注解集评>.  相似文献   

15.
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字上:"新"、"快"、"广".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篇文章.魏巍当年在志愿军某部采访构思"最可爱的人"时,<人民日报>社记者李庄(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也在同一部队采访,并很快写了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在<人民日报>发表.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多数人只知"最可爱的人",而不知"万岁的部队";笔者曾将这两篇文章对比着读,毋庸讳言的是,后者确实逊色得多,作者本人也曾坦承"质量平平".  相似文献   

17.
“口述实录”不是新闻体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实录"这一文体最初出现在<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栏目中.这类文章以它新颖独特的视角、特殊的叙述方式和人们所关注的情感问题吸引了许多读者,也使一些其他报纸争相效仿."情感地带"、"真情倾诉"、"都市女性"等口述性质的栏目和专版纷纷"出炉",形成一阵热潮.新闻学术界对此现象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中华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口述实录"是"继大特写之后的又一被各媒体普遍看好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5日,一篇<广西宜州培训"小姐"惹争议>的帖子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帖子内容源自博客"糜瑞兰"写于2008年12月16日<宜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你究竟在招什么>的博文.  相似文献   

19.
"或"字之成为新闻有几个必要因素:一是必须有事实作根据,根据已有新闻事实作出未来判断.二是一定是受众关心的.有些单个的新闻事实是不为受众关注的,但因为可以"判断"出受众关注的结论,也可以成为"或"字新闻.三是有不确定性的判断.即使有最确切依据的"或"字新闻,也只能是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判断.  相似文献   

20.
封禅之说,起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最早见于文献<管子·封禅篇>.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史记·封禅书>:"此泰山顶上筑坛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