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娟 《考试周刊》2011,(90):88-8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问题。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梁慧 《教师》2010,(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3.
梁慧 《教师》2010,(22):77-78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数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贴近生活教数学,提高教学效果呢?我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语)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引出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 ,可从学生爱喝的饮料的情境中引出教学内容 :“雪碧一箱 2 4瓶 ,16箱雪碧一共有多少瓶 ?”由此引出新课的学习。在应用题教学中 ,有许多数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 ,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时 ,教师可从学生购买文具的情境中引入 :“小明在求知文具店买了 3支铅笔 ,每支 8角 ,又…  相似文献   

7.
王娟琴 《考试周刊》2010,(55):84-84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而且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既然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8.
纪开兵 《生活教育》2010,(11):55-5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  相似文献   

10.
黄敏 《文教资料》2005,(4):122-123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那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呢?一、创设生活情境唤醒知识。《数学课程标难》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1.
吴品培 《广西教育》2012,(18):80-80
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来自于课堂,也来自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曾有人说,数学教学就是传授社会经验。其意思是,数学知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知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通过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从心理上接纳数学,产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12.
于成铁 《小学生》2013,(7):63-63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学内容融于其中,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新理念,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于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有如下几点: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让生活浸润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一、生活素材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5.
陈利 《教育》2014,(6):72-72
新课程鼓励教师用具体生动、丰富有趣、极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素材,引领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主张让数学学习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不断地沟通生活数学与小学数学教材(文本)数学的联系,真正使数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真正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实体模型,现实的生活背景为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情境与源泉,数学知识产生了现实的需要,必须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贾文燕 《考试周刊》2010,(16):94-95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把数学课堂教学构建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真实的问题情境主要源于现实生活,并蕴含丰富的数学元素,它们考验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课堂进入智慧课堂,从现实生活走进多元化的学习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重新认识数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并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本文将从“再创造”“生活化”“跨领域”和“教学评”这四个维度,深入探究如何开展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教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打破课堂学习40分钟的局限,把周围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舞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数学。结合教学实践,为使数学课堂更有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但来于课堂,还来自于生活中的实际。因此,我们让学生在生活中与数学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亲切、真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使学生感知“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