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祎玮  宋芳 《学前教育》2023,(Z4):32-33
<正>孩子们对班级表演区的小乐器兴趣十足,经常聚在表演区叮叮咚咚地体验尝试。于是,老师请孩子们周末跟家长一起尝试制作小乐器。桐桐妈妈说:“老师,我给桐桐做了一个小响板,请他周一给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说:“真好,表扬桐桐和您的积极参与,桐桐下周一能跟小朋友们分享制作步骤吗?”桐桐妈妈说:“老师,他根本没动手,遇到一点小麻烦就放弃了,是我给他做的,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讲明白。您说,孩子遇到问题就放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母亲,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问题上显得颇具“另类”。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幼儿园其他孩子的年轻妈妈常常在一块儿交流育子经验:怎样哄孩子识字,如何逼孩子记英文字母,谁的儿子聪明,谁的女儿会做加减法……。每到此时,她总是过去抱起女儿说:“宝贝,跟老师和阿姨再见!”女儿很乖,甜甜地道过再见,就欢快地和妈妈回家啦。  相似文献   

4.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6.
一个才3岁的宝宝跟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今天的菜不好吃,但这只是我的观点。"一个刚4岁的孩子这样跟姐姐解释"脊椎":"《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有手有脚,看上去像脊椎动物,但他是用木头做的,没有脊椎,所以他不是脊椎动物。"……也许对于其他的家长来说,孩子们的这些回答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可是如杲你的孩子接受过"天才宝贝EarlyMBA"的课程,你就一定不会惊讶于孩子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要凡事都找老师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刚上学的时候因为胆子比较小,有时别的孩子欺负她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就总是哭。我就告诉她,有事就找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她果然就这样去做了,老师也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可她现在凡事就找老师,已经成了习惯了,有时老师随便回答一句:“知道了。”她特别当真,一定要老师把事情解决好。我想帮她改掉这个习惯,又不知怎么说才好,虽然不能事事找老师,可的确又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应该怎样让她明白这个尺度?答:孩子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的确很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也能够及时给…  相似文献   

8.
刚开学就遇到一个特殊的孩子──月月,她聪明文静,就是不喜欢吃饭,每次老师分发碗筷、准备就餐时,她就泪眼汪汪地说:“老师,我不吃饭。”不吃饭怎么行呢?我们变着法地哄她、喂她吃饭。可月月就是紧闭着小嘴不育吃。几天了一点收效都没有。离园时我们和她妈妈谈了此事,她妈妈说:孩子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就这一个孙女,很宠她,样样事都依着她;小时候月月不肯吃饭就用零食代替主食哄她吃,孩子饭量一直就很小。月月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商量后决定对她特殊照顾,通过家园合作逐步改正其不良习惯,增加其饭量。 家园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唐田 《家教指南》2006,(10):27-29
一个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好几个月了,平时都是保姆接送,下班回家很想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情。每当他问:“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他总是说:“没学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什么?”“没吃什么。”“跟妈妈说说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好玩。”他的回答让妈妈很失望,如果不问他,他从来不主动说幼儿园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喜欢说幼儿园的事情?怎样才能让他乐意跟家长交流幼儿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不要吃饭的孩子 从前有个孩子,总是不想吃饭。妈妈说:"宝贝,吃饭了。"他说:"不要!不要!不要!"每次都这样,结果这个孩子就饿得很瘦很瘦,瘦得好像一根火柴一样。  相似文献   

11.
雯泽老师的心理咨询室开张不久,每天都有不少顾客光临。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榛榛:雯老师,我是三年(3)班的学生,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这可是我的“三大烦心事”。雯泽:欢迎你,榛榛同学。请把你的“三大烦心事”说给我听听。榛榛: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动画片《汤姆猫和杰利鼠》。碰巧我爸爸每天总是在我看《汤姆猫和杰利鼠》的时候下班回来,由此他就说我太爱玩,还责怪妈妈不管管我。特别是这次考试,我的成绩下降了。爸爸就说我:“以后不准再看电视了!”可是我真的好喜欢看。(呜呜呜,榛榛哭得好伤心)雯泽:榛榛不要激动,都是个大孩子了,…  相似文献   

12.
高玉贤 《宁夏教育》2009,(11):72-72
小儒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一日,放学回家,书包一甩闷头进屋:妈妈感觉气氛不对,走进屋问孩子出了什么事。孩子一开始支支吾吾,后来跟妈妈说,老师不管他们了、问其原因,小儒说,老师最近发卷子、提问题总是给前排的同学……妈妈一听,分外着急!到学校问老师,老师说我们这么做只是想拔高有潜力的学生,妈妈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3.
阿博是个聪明孩子,无论什么活动他都能积极回答问题,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到游戏时间他就表现得截然不同。他常对老师说:“我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没意思。”不管老师怎么动员。他都表示要自己看书。他认识许多字,看书时非常专心。据家长反映,阿博在家时也不跟其他孩子玩,就喜欢看书。 您认为该怎样对待这个不合群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4.
咨询热线     
惧怕监考老师怎么办?长春的王敏女士问:我的女儿成绩尚可,五年级会考时因同座的学生不安分,监考老师吓唬了几下,从此,她每遇到陌生老师监考就害怕,心慌意乱,总是考不好。我很着急,怕以后影响她的初考、中考。请问该怎样帮助孩子消除这一病态心理呢?答:作为家长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克服惧怕监考老师的这一弱点。1.要求孩子诚实应考,严守考试纪律。考试是公平而又严肃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都要求孩子一定要按考试要求去做,坚决不允许孩子有作弊行为。并告诉孩子,只要不作弊,就不必害怕监考老师…  相似文献   

15.
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是家长和老师倍感头痛和担忧的事情,孩子也为此痛苦不安。 一、精力分散型 案例:芳芳是二年级的学生,妈妈说她在家写作业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还经常发呆。一个小时的作业,总是二、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不高。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六一”,园里编排了舞蹈节目。小乐在排练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老师就把他替换下来,并做了“安抚”工作。第二天,小乐妈妈情绪激动地找到老师,说这样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要么就不要让孩子排练,排练了就不要换下来。对此,老师作了解释,可小乐妈妈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可孩子不明白,他都不愿上幼儿园了,你说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活动中,有的孩子常常喜欢插嘴,打断老师的话题;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时常常不举手便脱口而出或者离开位置跑到老师身边大声嚷嚷;还有的孩子听到别的小朋友说错了便不分场合、时间随便地大声议论……像这样爱插嘴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常令老师、家长感到非常头疼。我班的小峰便是一个非常爱插嘴的孩子,同时教育多次又屡教不改。我带着疑惑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爱插嘴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离园时,有些家长陆陆续续地把孩子接走,有些家长为了解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正和我交谈。这时,传来哭叫声。程程小朋友急冲冲地跑到我面前,把用积木插好的手枪交到我手里,气喘吁吁地说:“黄老师,锋锋要把幼儿园的积木拿回家,让我看到了,我把它抢回来还给你,因为幼儿园里的积木是不可以带回家的。”说完,程程转身回家了。可是走廊里还有哭声。过了一会儿,锋锋的奶奶带着宝贝孙子返回活动室,想拿回刚才的积木手枪。作为老师,我该怎么办呢?孩子的年龄小,没有意识到拿幼儿园或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不可以当众批评,更不能随便…  相似文献   

19.
颜逸卿 《宁夏教育》2006,(10):69-69
妈妈:孩子对我没话可说。小明放学回家后,有时妈妈多问几声,他干脆理也不理,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尤其是刚刚和同学打电话时还眉飞色舞,放下电话看到妈妈,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小明妈妈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我一天工作辛辛苦苦,回到家也没别的要求,只想看到孩子对我笑。能亲亲热热地喊我一声妈妈,跟我说几句学校发生的事,而不是冷冰冰地铁板一块。”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漫画     
无题 小姗的妈妈说:“老师,您找我有事吗?”老师说:“是的,您孩子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到现在连‘声母’、‘韵母’都不知道。”小姗的妈妈说:“孩子啊,你怎么这么笨呢?妈妈不就是你的‘生母’,我在生你之前,不就是你的‘孕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