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卢超 《成才之路》2010,(20):31-32
绘画历史的发展规律,总是在衍生新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不断诋毁和颠覆旧的艺术规则。新的艺术风格与规则的建立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吸取传统留下来的养分,从而使得艺术的创作在各个时代都能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因此,传统绘画艺术造就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同时,反而使得传统绘画艺术风格与规则更加凸显。绘画的历史即是一部不断颠覆旧的艺术风格与规则的历史,在反复颠覆的前进过程中,显示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因此,激发了一批旅台文化人的爱国热情,纷纷组织民间美术团体,藉此抒发积郁已久的思乡情结.由福建省旅台各界爱好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人士组成的民间美术团体"八闽美术会"就在这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历经40多年,发展成为现代台湾为数不多美术专业艺术创作的主流群体,对台湾现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八闽美术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台湾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层面上所经历的变革,从其"形成与发展"和"对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作用"的纵横两个方面,透析其对现代台湾美术界所起的重要影响,论述其在台湾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野兽派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可以称之为西方美术史上的革新人物,他倡导的艺术理念使绘画在色彩和形式方面从传统解脱出来,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通过对其艺术理念、绘画语言、构图组织和空间感处理三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从而深刻体会马蒂斯作品中的革命性,加深对现代艺术变革时期艺术风格变化的把握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写意与写实绘画历来作为中西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由于中西方对世界认识方式的不同,追求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察审美对象的方法——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符合中西方各自的审美需要,服务于不同的审美需求,也因此创造出了不同的审美形式,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即写意与写实绘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富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卓越成就的民族传统绘画是我国博大丰厚文化宝库中极为绚丽的明珠.在蕴含丰富、源远流长的民族绘画中,山水画艺术又是最有代表性的画料.本文以美学的观点,阐述了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山水画的主要审美特征和艺术特色,借以体现各个历史阶段独具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也展现出了不同时代山水画的嬗变及历代画家各具风骚的创造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从中引发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发展规律.并明确指出:现代画家只有把握时代的脉膊,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现代人的情感,才能为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绘画艺术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倩 《文教资料》2009,(13):40-41
中国画自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顾恺之作为本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对后世的写真型绘画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史料的梳理,着重从顾恺之的绘画实践活动和绘画理论角度阐释了其艺术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们如何了解中国传统文人和文人的绘画,以及如何传承文人画是当下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如何用过去文人画家的学识和道德来规范今天的艺术创作.文人画中优秀的传统审美特性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文化根基,需求我们在当今艺术理论中去不时地吸收、传承与开展.  相似文献   

8.
"中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与作为西方文化精神表征的和谐美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中和美是中国艺术家饱含生态意识的存在之思。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中和美的追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黄羲绘画山水花鸟画黄羲(1899-1979),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县人。少年时拜李耕为师,后随李霞学画,游艺于苏州、杭州、上海、闽南和台湾等地。1922年肄业于厦门集美师范,1926年考入上海美专。先后执教于上海美专、集美高艺、仙游师范与浙江美术学院。擅画人物,兼精山水花鸟,其艺术风格清逸淳雅,笔墨精深,意境高远。为中国著名的古装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绘画外,尚有《黄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人物画黄羲绘画黄羲(1899-1979),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县人。少年时拜李耕为师,后随李霞学画,游艺于苏州、杭州、上海、闽南和台湾等地。1922年肆业于厦门集美师范,1926年考入上海美专。先后执教于上海美专、集美高艺、仙游师范与浙江美术学院。擅画人物,兼精山水花鸟,其艺术风格清逸淳雅,笔墨精深,意境高远。为中国著名的古装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绘画外,尚有《黄  相似文献   

11.
李耕是我国近现代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其山水花鸟画亦精。其画作多继承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传统,画作数量巨大,且多有题诗,诗歌类别丰富。从绘画题材看,其人物画题诗包含题高士画诗、题仕女画诗、题佛道人物画诗、题平民画诗;山水画题诗主要表现的是其家乡仙游的名山、溪流;花鸟画多具有吉祥寓意;从诗歌语言形式看,李耕的题画诗包含四言古诗、五言古诗、格律诗等;从诗歌来源看,李耕的题画诗多为自创,有时直接引用前人诗句题于画中而自出新意。  相似文献   

12.
南通画家李方膺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画梅方面艺术造诣极深。其画风纵横跌宕,崇尚气势,师法自然,潇洒飘逸,尤其在梅花艺术作品的创作上,不拘成规,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陈洪绶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画家,画法承接唐宋传统,融合元明文人笔墨程式,以怪诞奇崛的美学趣味独树一帜,清初曾一度被正统派文人画家、理论家视为野恶。然清末以来,推崇其绘画技法、绘学思想并在创作中借鉴、吸收了陈洪绶绘画中的许多有益营养而最终走向成功。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社会里,也对21世纪传统人物画的探索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引发人们寻求传统人物画在现代文化情境下的拓展之路。近年另有学者将陈洪绶绘画与荷兰伦伯朗、西班牙委拉斯贵支油画人物做比较研究,然而将陈洪绶绘画与西方写实油画相比,难免也会出现偏颇,这种比较不免有些牵强。  相似文献   

14.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年迈耄耋之年的黄纯尧先生,德高望重,才气过人,是一位桃李盈门的美术教育家、知识渊博的绘画史论家、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家。黄纯尧先生得其师徐悲鸿、傅抱石两位大师之真传,而有很大的创造发展,其人品和画品之高,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史上必留下辉煌的一页,列为山水画大家是当之无愧的,并且还是一位胜人一筹的学者型山水画大家。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往往被忽视,其诗歌和散文创作受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更是鲜为人知。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后印象派绘画,并把它引入到了中国,长期的熏染,使得后印象派绘画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7.
黄独峰是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而能之的大家,在艺术实践中,他清醒地看到了笔墨除塑形写貌之外,还有其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性。此外,黄独峰先生深知传统绘画中精神性表现的至关重要性,他在如何看待中西绘画相互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卓识远见,他在提倡学习西方绘画的同时,始终强调要把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发扬光大,他表现的题材广泛,已突破了“四君子”的束缚并且首创了神仙鱼的艺术形象。他坚持的是“亦古亦今、中西兼融”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周碧初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一生致力于油画事业,每个时期的油画各具特色:早期具有较浓的印象主义色彩,中期是绚丽的印尼风格,后期呈现多种基调并存的面貌,晚期树立了中国写意油画的新风尚,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周碧初一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探索,晚年形成了“东方神韵”的油画风格。他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献身油画的精神,深厚的国画功力和民间美术基础,以及一生的写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指出莆田人吴彬是晚明变异画风的画家之一,阐述其山水画学习宋画,但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细腻的笔触刻画山川、巨石,表现了佛门的清静;其人物使用山水画的笔法,夸张变形,表现了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这种变异画风的形成,与晚明的社会背景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