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贝维声 《教师》2014,(35):18-19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在一次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的学生偶然发现物体在两面平面镜中成多个像的奇特现象后,提出了新问题.教学后,我尝试用两面平面镜进行实验,发现出乎意外的实验现象: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不同时,在镜中能观察到的像的个数也不同,不只是两个像,可以是3个、4个、5个像无数个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素材,应该让学生们对平面镜成像探究得更深入、更透彻一些,以便促进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点实验,在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同时,它也是难点实验,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的位置。一、存在的问题该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教材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改进方案,首先,利用彩色灯泡代替蜡烛使成像更稳定,避免像的不稳定性给实验带来的影响.其次,利用激光笔照射刻度尺,方便直接读取物距和像距及观察像与物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再次,利用可旋转的实验台面,实现从不同角度操作与观察实验.通过实验改进旨在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加高效有序开展,确保实验的成功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常选择透明的玻璃板作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透过玻璃板观察镜中的像与镜另一侧物体是否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但如果不用玻璃板,而是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做实验,该怎样进行实验呢?  相似文献   

5.
平面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同时它在工农业、军事、科技和魔术等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平面镜在物理实验中还有不少妙用,本文略作介绍。1 用平面镜“克隆”物体众所周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物和像关于镜面轴对称,其特点是像和物左右反向。那么  相似文献   

6.
赵陇安 《甘肃教育》2003,(12):42-42
初二物理中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重要实验。以往没有现成的教具,老师在教学中都按教材介绍的演示方法来演示。器材只有一块平板玻璃_两支高度相同的蜡烛和铁架台。实验时把玻璃板当做平面镜用铁架台的夹子夹住,面对学生,竖直放在桌面上,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侧隐约看到蜡烛的像,  相似文献   

7.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的重点内容.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探究.出于知识掌握和培养物理素养的需要,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尝到"做科学"的乐趣.下面是我教学中创新尝试与反思.一、让学生课前有活动准备从而集疑1.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回去按要求照镜子看看镜  相似文献   

8.
"探究平面镜成像"既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12个探究实验之一,又能体现人们解决问题的智慧,在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极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器材的作用与选取的考查例1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决定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其装置如图1所示.用茶色玻璃的好处是既能__光线,又具有__性;即既能观察到A蜡烛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器材存在的主要弊端上海教育版“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仪器(图1所示),在做演示实验时,发现它存在以下弊端: 1.平面镜成像里像的位置,只有与物像连线相对的部分同学能看清,而在物像连线纵轴线两旁的大部分同  相似文献   

10.
我对八年级物理“平面镜”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介绍给大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开始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然后,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  相似文献   

11.
平面镜成像特点要从“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以及“像的虚实”三个方面来描述。怎样全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呢?1演示实验提出探究课题首先从生活中的实例———照镜子,镜子里和你同样的面孔的“人”就是你的像。也就是说“平面镜能够成像”。接下来,演示实验“平面镜能够成像”。在“旋转光具座”中部安装上一块较大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镜后放一支没点燃的蜡烛,调节镜后蜡烛的位置,使得后面的蜡烛像点燃了似的。旋转“光具座”,让各个方位的同学先后都观察到现象。告诉学生,镜后的蜡烛正好记…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教学仪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在学生用其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往往会将蜡烛油不小心滴在平面镜上,这样不仅影响到平面镜的美观,更主要的是影响实验时的观察效果.如何将这些讨厌的油污去掉呢?用小刀刮除,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不仅除油结果不彻底还很容易损坏平面镜表面的镀膜.  相似文献   

13.
1.知道物和平面镜的位置,以确定像例1 图1中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你能确定它的像点吗?请在图中画出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或像的原理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果从平面镜成像原理角度出发,物在镜面中的像为物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  相似文献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学生探究实验,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往后学习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光现象在生活中较常见,学生经常接触,学起来较为容易,所以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都将其安排在八年级第一册中,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5.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2年版)》将其列入20个学生必做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现有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该实验操作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笔者尝试对该实验的现有器材进行改进。一、现行实验出现误差的分析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器材—平面镜是由平板玻璃制成的。平板玻璃本身存在一定的厚度,而反  相似文献   

16.
与学生一起完成平面镜成像探究后,有一组学生提出:“如果有两面平面镜,那么在镜子中是不是会有两个蜡烛的像呢?”学生的问题给我带来了灵感,我尝试着利用两面平面镜看是否在镜中能看到两个像,不试不知道,这一试,让我大吃一惊,两面镜子的夹角不同,在镜中能观察到像的个数也不同,不只是两个像,可以是3个、4个、5个像……无数个像,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当两面镜相互垂直时,能得到物体的“真像”,也就是这时,镜中的像相对物并非左右相反,而是相同的“真像”。这是很好的探究素材,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素材,让他们对平面镜成像探究得更深入,更透彻呢?我决定给学生机会,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才有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呢?  相似文献   

17.
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学生实验——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竖直地放在一张白色的纸上,另准备好两个相同的棋子以及刻度尺、铅笔;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看一看,它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  相似文献   

18.
平面镜成像特点要从"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以及"像的虚实"三个方面来描述.怎样全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呢?  相似文献   

19.
<正>Part1引言平面镜成像是光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平面镜成像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介绍如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Part2学生活动卡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方便确定像的位置,一般做法是:找1块透明的玻璃板和2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把物体A放在透明玻璃板的前面,让物体B在透明玻璃板的后面缓慢移动。实验者在A所在的一侧观察,直到观察到A在玻璃板另一侧成的像与B完全重合,那么,B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