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不失其亲”历来说解丛出,莫衷一是,对此提出了新解:“因”当释为“仁”。“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应当释为“怀有仁爱之心不失去自己的亲人,也就值得推崇了。”就历代对“有耻且格”的“格”的解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格”应为“正义感”之意。“有耻且格”顺理当疏解为“即有羞耻心又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2.
《冯婉贞》一文对谢庄青年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的结果是这样总述的:“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千人。”对句中的“无虑”一词,一般的教参和古文选本大多释为:“无需思考算计就知道大概,虑,思考。”有的虽然指出它是一个词,但仍把它解释成“不用考虑。”其实,这样解释曲解了它的词义,有损于对原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定势误人     
傅玲燕 《江西教育》2003,(18):27-27
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问: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答:lái。再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有的顿时语塞,有的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这个字;也有的则答曰:qù。而实际上“法”字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涞”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一句.其中对“迷花倚石忽已暝”的理解,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释为: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首先,这样解释,“忽”字未体现出来,不可能释为“不觉”,如释为“忽然”,而“暝”作“夜晚”讲,那么本句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爽’字,你认为这个字该怎么写呢?”老师的话刚讲完,学生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查字典,有的翻开语文书,在书中寻找答案,有的用小手比画着,有的用笔在纸上练写着……不一会儿,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爽’是这样写的。(学生按笔顺书写爽字)”老师进一步问道:“你怎么知道是这样写呢?”“因为,我们书中就是这样写的。”学生十分肯  相似文献   

6.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句云:“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其中“一介之使”应如何解释?有的课本或资料这样解释:一介,一个。之,结构助词。我觉得既然“之”字  相似文献   

7.
北京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用及同版教材全解对《李寄》文中“故不得祸”一句的解释分别是:“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及“照样得不到保佑”。看来,教用和全解中把“故”释为“仍旧”及“照样”,把“祸”释为“制止危害”及“保佑”了。这里,“仍旧”和“照样”义同为“跟原来一样”;而“制止危害”即为“无危害”,亦即“无祸”,如得“保佑”一般,二者意思也大致相同。可见,上面两种解释如出一辄,少有出入。我认为这样解释不妥。首先,联系前句,因有“祭以牛羊”故,才有“不得  相似文献   

8.
在提到“鲜”字的构造的时候,曾听有人这样解释:“鲜,会意字,从鱼从羊。因在造字之初,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认为鱼和羊是食物中味道最美的两种东西,所以,就用‘鱼’和‘羊’造了这个表示‘味道美’的‘鲜’字。”果真是这样吗?只要查一下有关  相似文献   

9.
释疑·博采     
《静夜思》(六年制四册第13课)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秋夜月色勾起思乡之情时所写下的不朽篇章,字字平实如白话。正因如此,教者往往忽视了对词语的细细咀嚼。就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吧,我曾听到有位老师这样教学生:“疑”就是“怀疑”,“怀疑”就是“不相信”。于是得出: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白了,诗人不相信这是一层秋霜。殊不知,这种简单解释,不只是淡化了诗味,简直可以说歪曲了诗意。是的,这个“疑”字能释为“怀疑”,但“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卖油翁》中的“睨”字,不同的本子注释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释为:“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该社出版的初中试用课本《阅读》释为:“斜着眼  相似文献   

11.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12.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隐”字常被释为“隐瞒”,但从哲学层面进行分析,会发现这种说法有悖于孔子的一贯思想,因而是错误的;同时通过训诂考据,得知这个“隐”字应释为“审度”。训“隐”为“审度”既有哲学上的依据,又有训诂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甲申三百年祭》引用了《明史·李自成传》中介绍李岩的一段话,其中有这样几句:“李岩者,故劝自成以不杀收人心者也.及陷京师,保护懿安皇后令自尽。”对后一句话,一般教师在解释这句话时颇费周折,有的甚至解释得不当,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令自尽”省略了一些内容,“令”字又难以解释,故理解时就有不少困难。解释这句话。关键是“令”字,显然,用“命令”,“使”解释就会使这句话前后矛盾,既然保护懿安皇后,又命令她自尽,这就叫人不可  相似文献   

14.
“卒”义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课本注释把“卒葬之”释为:“终于葬在那里”,这就等于把“卒”解释为“终于”。一些选本、参考书亦多用此解。其实这个解释欠妥。首先,“卒”在这里是“死”的意思。《尔雅·释诂下》:“卒,死也。”《辞海》也释“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  相似文献   

15.
一次,学生在作文中,将“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写作“望水兴叹”。有时从人们的交谈中,也间会听到“望江兴叹”、“望楼兴叹”之类的话语。这样随意改变成语是不妥当的。人们之所以常犯这种毛病,原因有二:第一,不知道“望洋”是迭韵连绵词。“望洋”,读作“wàngyáng”,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不能拆开解释。由于不懂这一点,有的人就望文生义,错误地以为  相似文献   

16.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里有首旧体诗,它的第三联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有人把前一句释为“忍痛看着战友们被反动派杀害。忍,忍痛。”这样解释恐怕不够确切。“忍”这个词,在这诗句中如果作“怎忍、岂忍、不忍”解,全句释为“怎忍看着战友们被反动派杀害”,这样似乎更吻合作者所表达的极度悲愤之情,且跟下句的意思紧密连贯。又课本中的《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下句里的“敢”,作“岂敢”解,全句意为:我们征人岂敢申诉心中的愤恨?把“忍”、“敢”解释成“岂忍”、“岂敢”,这是对一个词用它的相反的含义来解释,在古汉语中叫“反训”。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两句话:“少年人如乳虎”、“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课本把这两句中的“乳虎”释为“幼虎”,教参译为“正吃奶的小虎”。这样的解释,是把“乳”字释为“初生的(动物)”。其实,“乳”另外还有个意思,是指“初生的(动物)”。上面两句中的“乳”即为此意,“乳虎”即为母虎。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说“行”     
《木兰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许多语文教师把“行” 字读成“xing”,解释为“行路”.因此全句即释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ing”,常作动词,相当了现代汉语的“走”.如:唐李商隐《瑶池》诗“入骏日行三万里.” 另一读“háng”,多作名词,有“行列”的意思.如汉乐府《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相似文献   

19.
1.掌握构字规律。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动脑筋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挂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  相似文献   

20.
陈复兴 《师道》2014,(10):42-44
孔子学生有子说:“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对于这一句话的解释,大家众说纷纭。特别这个“因”字,可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解作依靠的,有解作因循的。更有解作婚姻的。最普遍的理解是“所依靠的,应该是亲近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这样,孔子就难逃搞帮派、搞小团体的嫌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