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电子竞技?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长期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似乎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向往的电子竞技.更有甚者,坚持认为电子竞技非自己喜好的项目莫数,其他一概无视。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应当如何定义或者说用一些较为切实的语言来描述电子竞技。  相似文献   

2.
这期两周的#微征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支持,喜爱《电子竞技》杂志的读者的踊跃参与,更是让活动微博在截止时转播次数高达1298次,参与人数也是达到了500多人。这可以辛苦了《电子竞技》杂志幕后的统计工作者,不过看到活动这么受欢迎,再苦再累我们也都很快乐。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次活动的中奖读者作品吧。  相似文献   

3.
《电子竞技》2008,(21):18-18
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至今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在奥运会举办的那段时间内,我们这些电子竞技工作者似乎一下子变得清闲了许多,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奥运会,却和我们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关于奥运会能否接纳电子竞技成为比赛项目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了,这篇在Gotfrag上发表的文章,看起来更象是一种在电子竞技成为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无望后的一种发泄。泰德·欧文先生为了电子竞技能够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所做出的努力让人钦佩和感慨,但是我想要说的却是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电子竞技究竟有没有必要进入奥运会。抛开罗格先生对于电子竞技否定的言论不谈,首先奥运会所选择的比赛项目几乎全部是能够提高人类身体素质和基于身体对抗的项目。有人曾经将电子竞技和棋类运动相提并论,那么棋类项目至今有没有成为奥运会项目呢?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F1、斯诺克、高尔夫、摩托GP、WRC、保龄球、橄榄球等等,你能说这些都不是优秀的体育项目吗?为什么得到奥运会的接纳会显得如此重要?我只能将其理解为一种盲目的追从。诚然,如果能够成为奥运会的表演项目,那么对于电子竞技本身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但如果我们本身都是满目疮痍的话,这样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电子竞技》2013,(10):76-77
电子竞技杂志微博——我们只关注电竞一份用心,一份收获——感谢第一个来关注电子竞技杂志微博的朋友们《电子竞技》杂志腾讯微空间更精彩噢!http://t.qq.com/cea-cn本刊腾讯微博:http://t.qq.com/cea-cn电子竞技杂志:2013年5月6日,年仅23岁的Space离开了我们。自幼患有肌肉失调症的他是魔兽的奇迹,也是亡灵意志的体现,请允许我们以本条微博来纪念这位意志亡灵,他是我们War3的骄傲![如果我没有生病,我想我还会选择魔兽争霸,选择电子竞技,因为在这里我有属于自己的空间——Space语]  相似文献   

5.
跳水名将何超的一条微博,把电子竞技这个项目推上了风口浪尖,让网上再掀口水战。电子竞技到底算不算体育项目呢?这个早就有了官方的答案:早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已经把电竞归为第99项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6.
电子竞技的“钱”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电子竞技运动成为中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这项决定也宣布电子竞技终于走出了“电子毒品”的阴影,正式登堂入室,来到体育大家庭之中。不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那些对这一“体育项目”并不熟悉的人也充满疑虑和担心,究竟什么是电子竞技运动?它跟被很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子游戏”有什么区别?这个项目对青少年身心有什么影响?在体育步入职业化的年代,电子竞技的市场前途如何?而这些问题,从电子竞技的发展之路、众多商家趋之若鹜的态度中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距离SC2内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是中国玩家首次能够亲身参与到暴雪的游戏测试中去,《电子竞技》杂志也和暴雪娱乐在清华北大为大学生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高校电子竞技对抗赛,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为一些幸运观众提供了内测激活码。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至少在我们揭开SC2的神秘面纱之前是这样。究竟SC2能否超越他的兄弟,继承伟大的电子竞技衣钵,至少在两年之后我们才能见其分晓,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款游戏肯定会卖得很火,玩的人也肯定会很多。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希望SC2能够整合世界,因为到目前为止,电子竞技项目各自为政的态势还是十分明显。地球村的年代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思考这篇文章背后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一条微博和数万次的转播评论,将电竟又再一次的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电竞人来说,这种关注度的增加是有益而且幸福的。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在同一时间内,主流媒体对于电竞的报道可以如同空中飞弹一样"集中轰炸"过来。但待我们仔细思考后,却发现这种突然的关注和关心,却也是无奈的。  相似文献   

9.
未来属于谁     
粥脂弱:我很欣慰,我们的读者考虑问题的方向越来越客观了,这是对《电子竞技》杂志最好的肯定。一直以来,作为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和旗帜,我们都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给出我们自己的解释,但我们不希望这种解释是一家独大的,是垄断的。整个行业的发展更需要讨论的声音,只有不断的反驳再反驳,我们才会有更广阔的思维和发展空间。我也希望《电子竞技》杂志能够成为读者自我发挥和表现的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另类的课堂而已。时过景迁。没有人认为电子竞技会一帆风顺,但也不会有太多人会料到电子竞技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吧。无可非议,今天的电子竞技已经滑落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我们的电子竞技到底怎么了?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我表明我对你在1月上有关电子竞技和体育关系的有许多观点的认同:电子竞技就是体育竞技。你还说过这句话经常被人耻笑。想来其实我也一样,过去我在论坛我也总说电子竞技就是体育,但是各种被围。仔细想来如果E-SPORT不是SPORT,这不就是荒谬吗?好像说SUPERMAN不是MAN一样荒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