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性质1 焦点F是物体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如图1,当物体从A 向F移动时,像变大,即物体在B处时的像比在 A处时的像大.当物体从C处向F 处移动时,像变大,即物体在D处时的像比在C 处时的像大.性质2 当物体沿主轴方向移动时,物像  相似文献   

2.
高一 第一章部分 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均匀重球靠在两个光滑平面的连接处,如图1所示,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尸、与侧面接触点为心,那么球的受力有:() A.重力、水平面尸处和侧面心处的弹力.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5.弹力和摩擦力都是发生在两接触物体间的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有弹力的两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D.有摩擦力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6.如图3所示,图1 B.重力、水平面尸处的弹力, c.重力、侧面口处的弹力. D.水平面尸处和侧面心处的弹力. 2.地面上的物体均…  相似文献   

3.
朱忠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2):17-18
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练习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习题中有这样一句话,物体恰能作圆周运动。有的习题中虽然没有这一句话,但却隐藏着恰能作圆周运动这一临界条件。物体恰能作圆周运动的含义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当速度变化到最小时,物体仍能作圆周运动例。1如图1所示,把一根内壁光滑的细钢管弯成3/4圆弧形状,且竖直放置,一个小球从管口A的正上方h1高处自由下落,小球恰能达到最高点B口处。若小球从h2处自由下落,则它能从A口运动到B口又飞回A口,则h1∶h2为A.1∶2B.2∶3C.4∶5D.5∶6解析小球恰能达到B点时速度为零。设A处为零重…  相似文献   

4.
例1 如图1,倾角为30°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2m/s运动,皮带AB长5m.将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A点,经2.9s到达B点,求物体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若增加皮带的速度,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最短时间是多少?(g=10m/s2) 分析物体沿皮带上滑,运动情况可能是先加速后匀速,或者是一直加速,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确定. 设物体一直加速上滑,则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2、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6s末的速度是9m/s,12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A.9m/sB.8.33m/sC.10m/sD.5.1m/s3、关于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收看实况转播,测量宇航员聂海胜从工作舱进人休息舱的时间时.聂海胜不能视为质点。B.我国花样溜冰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在比赛中,在裁判员看来,两人均可视为质点。C.只有很…  相似文献   

6.
错解分析     
例1.如图所示,甲、乙的物体同时从a点出发向b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甲物体到达b点时,乙物体距b点9米远,若让它们各保持原来速度同时到达b点,各自的出发点应是( )。 (A)甲从a点、乙从c点同时出发 (B)甲从c点、乙从a点同时出发 (C)甲从d点、乙从a点同时出发 (D)甲与乙同时从c点出发 (1994,宁夏银南地区中考题)  相似文献   

7.
怎样读好题     
一、选择题1.若函数f(x)在某点x处增量为Δx =0 .2 ,对应的Δy=0 .8,则在点x处的导数为 (   )(A) 4   (B) 3   (C) 4x   (D) 2x22 .一个物体运动的方程是s =1-t +t2 ,其中s的单位是米 ,t的单位是秒 ,那么物体在 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   )(A) 7米 /秒    (B) 6米 /秒(C) 5米 /秒 (D) 8米 /秒3 .曲线y =15 x5+3x2 +4x ,在x=-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π4(B) π4(C) 3π4(D) 5π44 .若f(x)为偶函数 ,且f′(x)存在 ,则f′( 0 )等于 (   )(A) 0 (B) 1(C) -1(D) -x5 .若f(x)在x=a处可导 ,则limxaf(x) -f(a)x -a =(…  相似文献   

8.
一、单一选择题(26分). 1.如图1,一根不均匀的直杆挂在两面竖直的墙上,保持水平.若棒长为l,则棒的重心在: (A)离A端21/3处. (B)离A端l/4处. (C)离B端l/4处. (D)离B端l/5处.6、如图5所示电路中,鲁~粤. 1、20 ┌───┐┌─────┤〕。叹││ 左 │ ││_].l:‘「 │ │└─────┴───┘夕夕刁一川川一。||卜匕 2.在质量为300克的弹簧秤下吊一质量为500克的物体.若用10牛的恒力竖直向上提弹簧秤,使之做变速运动.此时弹簧秤上的示数是: (A)2牛,(B一8牛.(C少6.25牛.(D)xZ牛, 3.如图2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一y图象.在任意一点P…  相似文献   

9.
例1(’98天津)有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光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解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设凸透镜左侧为物区,右侧为豫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P是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当物体…  相似文献   

10.
杨令森 《中学教与学》2003,(8):35-38,47,48
一、单选题 (每小题 2分 ,共 2 8分 )图 11.如图 1所示 ,同一物体分别由静止开始沿三个光滑斜面从A点滑下 ,到达斜面底部动能大小为(   ) .(A)B处的动能大(B)C处的动能大(C)D处的动能大(D)B、C、D处的动能一样大2 .一水泵每分钟能把 4 8t的水从 5m深处抽到地面上来 .则带动水泵的电动机输出功率至少应是 (   ) .(A) 2 35 2kW      (B) 2 4kW(C) 3 92kW (D) 0 4kW3.关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等于斥力(B)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小于斥力(C)分子间…  相似文献   

11.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l\题,每小题二分,共计48 x XnX X’·_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错不倒扣分)。。。11。。 X”互. 1.关于重心的表达,正确的是()。一1卜。”H/ 一———””-——”——””——”—””二 XlllX X.)厂”.. A.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V。 ___J.。__…xx!11—X..D 一. B.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C.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体上.(A (8 D、质量不均匀但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l!11对称中心._互_11_11 2.从高为sin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 互Bll y…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河南信阳测试题)如图1一1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尸,则力学在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1一3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B.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机械能减小团A .A、D、EB.B、C、DC .C、D、ED .A、B、C(湖北黄冈测试题)A BCD图1一3图1一1(陕西测试题)在一个以加速度g做自由下落的密闭电梯内,某人同时相对电梯由静止释放一个铅球和一个氢气球,则电梯内的人将会看到().A铅球坠落在电梯底板上,氢气球上升到电梯顶板B.铅球仍在人…  相似文献   

13.
康卫红 《物理教师》2003,24(6):51-52
皮带传输问题是高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难点 ,学生在解答有关皮带传输问题时 ,容易陷入误区 ,得出错误结论 .本文就常见的三个问题予以剖析 .1 误认为皮带传输物体均靠静摩擦力[例 1 ]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 1所示 ,皮带的图 1速度保持不变 ,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 ,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 ,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 ,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 ,直到传送到目的地B端 ,在传输过程中 ,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物体做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 A.必定是区别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另一种力. B.必定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C.可以是物体所受力中的一个力. D.可以是物体所受力中的一个力的分力.  相似文献   

15.
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一类重要模型题。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那么物体在圆轨道上运动的终结位置在哪?终结位置处的速度有何特点?到达终结位置处之后,物体接着又将做何种运动?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处理上难度较大或在理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不属于机械能的是().A.风能B.声能C.水能D.太阳能2.质量相等的物体甲和乙从A点分别沿斜面AB和AC由静止开始无摩擦滑下,如图所示,到达B点和C点时().A.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B.乙的动能大于甲的动能C.甲的动能等于乙的动能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拉开的弓将箭射出B.抛出的皮球沿竖直方向上升C.瀑布中的水下落的过程D.汽车匀速上坡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动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温度很低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1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测试时观察不到的是()(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  相似文献   

18.
题目.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半径为尺的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B处获得一定能量后沿该圆形轨道按顺时针方向在竖直平面内恰好做圆周运动.A、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  相似文献   

19.
测量底部直接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就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比较简单,在初中数学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举例说明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不仅要解直角三角形,还要解斜三角形,通常有下面两种测量方法.方法1如图1,被测物体  相似文献   

20.
v相对=0指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 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往往是运动问题的临界状态. 1.当v相对=0时,运动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最高点是与参照物有关的一个特殊位置.设物体甲的运动以物体乙为参照物,则当物体甲相对于物体乙的竖直向上的分速度为零时,甲相对于乙到达最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