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界掀起的“回归工程”浪潮中提出的。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要使现在的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它主要是针对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对“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改革的美国,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形成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随着“大工程观”理论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与完善,大工程观教育成为了当前世界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近年来也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从大工程观的内涵中提炼出4个关键词:工程、综合、  相似文献   

3.
面向创新型国家,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引述创新型国家特征和国际竞争力报告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要以“创新型国家”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工程教育制度现状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如果要迅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根本途径在于培养与造就现代化的工程型人才,这就需要迅速地展开“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转变我国现有的工程教育制度,建立更合理的基于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工程教育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及相关的保障支撑机制,以工程教育制度的改革来呼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根据研究设计思路,本文还初步提出了一些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工程观”理念与高职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大工程观”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作用,并在高职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中对如何体现“大工程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大工程观”以回归工程实践;宽口径;整合化;国际化;注重培养人文价值和工程道德,日渐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要适应这一教育思想,必须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6.
孔超 《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29-1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办学实际进行重新审视和科学规划。应构建体现大工程观、大德育观、大实践观、大文化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意志品质锤炼、工程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方式、职业生涯规划、队伍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和举措,以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7.
“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工程教育考察团1995年对美国有关高等学校和政府及民间机构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的主题,我们着重了解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动向。 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工程教育界根据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研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教育部、民间组织和许多著名大学都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纷纷提出了改革建议,其中一个观点是:“大工程观的术语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回归工程。 经过访问,我们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回归工程”的内涵,有如下几点归纳: (一)要把工程教育从过去过分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上来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大工程观的界定、大工程观视野下的教育观以及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指出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大工程观为指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路及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教委组织的工程教育考察团1995年对美国有关高等学校和政府及民间机构进行了考察,着重了解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动向。 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教育部、民间组织和许多著名大学都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纷纷提出了改革建议,其中一个观点是:“大工程观的术语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回归工程。  相似文献   

10.
赵越 《科教导刊》2023,(27):14-16
在工程教育国际化、专业化进程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借用“大工程观”的理论框架,通过文本分析,对中、美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课程体系展开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都体现了“大工程观”的核心内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制建设已与国际接轨,基本实现专业认证的国际实质等效,未来可从评估执行方面寻求工程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重庆藏族中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以文明礼仪为中心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德育体系。最近该校又提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德育“十大工程”。这十大工程是:一、民族团结教育工程。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参观访问、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二、课堂渗透教育工程。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性,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舆论宣传工程。以校刊、校广播站、各教研组的黑板报为舆论阵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分析了大工程观的产生背景和内涵.指出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未来适合中国工业实际的工程师",并从学位制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国际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程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工程人才培养必须以大工程观为指导,用大工程观的理念构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大工程观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工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做好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工程实践教育,以培养符合工程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张金鹏  曲铁华 《教育评论》2023,(10):140-146
《劝学篇》“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张之洞在清朝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调和了不同思想阵营的矛盾,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体内容为民族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健全齐备的教育体制观、调和中西的教育内容观和改革科举的人才选拔观。“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特定历史时局的产物,对加速社会变革与进步起到了实质性促进作用,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文化、重建民族教育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大学新生未来职业取向、学校和社会在知识重要性认识上的差异;阐述了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导论课程建设目的及其作用;探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培养模式问题;指出建设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观的建立和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认为工程博士教育处于高等工程教育的最高层,担负着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任,是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主渠道,强调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培养工程博士提供了重要依据。指出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探讨工程博士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将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培养成为具有跨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较宽的工程背景,善于把握工程技术的新进展,用全面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卓越领导力,引领工程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陈红蓉 《考试周刊》2009,(31):193-194
目前我国已经是工程教育大国,本文就我国如何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作了一些探索,指明了培养专业的工程教育教师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和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之路的关键,提出了建立工程教育学系来解决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和“非师范”的倾向,并就国家、企业、高校在工程教育师资的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对传统工程观念的反思,它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将工程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形成共同服务和支持工程文化发展的特色学科群,建立以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等,能更好地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工程观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系统工程,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宗旨。加强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教育是大工程观的内在要求,建立完善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是强化工程文化教育的保证。因此,在大工程观的理念下,探究艺术素质教育的方法、形式尤为关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氛围是比较适合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以"整合、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适应这一教育思想,必须对《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改革,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