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末世论因素的有无和多寡,可将古希腊宗教划分为前狄奥尼索斯-俄耳甫斯宗教和狄奥尼索斯-俄耳甫斯宗教两部分.前者为古希腊宗教发展的早期阶段,经历了从非人格神到人格神崇拜的变迁,讲述了宇宙的产生、人的命运,其对人与神的冲突与和解等尤为关注.除了对人类苦难的独特解释,前狄奥尼索斯-俄耳甫斯宗教另一重要特征,是人性从混沌状态中的分化,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典神话中的俄耳甫斯是诗人和音乐家的原型,其形象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涵,给作家们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在众多改编者中,里尔克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里尔克对俄耳甫斯身份的探索过程,正是诗人寻求伟大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期的里尔克通过俄耳甫斯的迷失和赫尔墨斯的目光,对其早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穿透般凝视的创作方式。后期呈现的是一个经由爱与死亡后的俄耳甫斯,完成了从观看走向歌唱的转变。俄耳甫斯的转变也是里尔克对死亡的探索成果,俄耳甫斯从拒绝死亡走向拥抱,在最大程度上接受了残酷的死亡,进入生死同一的循环中,保持生命的敞开,抵达一个无限广阔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古代色雷斯英雄俄耳甫斯的一件珍贵雕像近日在保加利亚被挖掘出土,现场挖掘工作的负责人表示,考古学家们认为在出土地点附近可能还埋藏着他的坟墓。英国《卫报》7月8日报道,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描述,俄耳甫斯是太阳神阿波罗  相似文献   

4.
【俄林坡斯神系】古希腊人以人的家庭形式和伦理观点想象天神也有神家族.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神家族建立在希腊境内最高的俄林坡斯山上,故称俄林坡斯神系,它反映的已是父权社会,主神宙斯,其下有阿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Z2)
星座物语:夏夜,在银河的西岸有一颗十分明亮的星——织女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星一起组成了著名的天琴座。在古希腊,人们把它想像为一把七弦宝琴,这便是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耳甫斯的那个令无数人心醉神迷的金琴。直到今天,每当人们仰望它时,仿佛仍有几曲仙乐从天际流淌下来。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5,(5):79-85
对时间的认识和表现是古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且丰富的内容。古老的时间之神克罗诺斯在俄耳甫斯教神话中具有宇宙本原的属性。赫西俄德的五个种族的神话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夜神和白昼神表达了人类对黑暗的恐惧和对光明的热爱。有关时序规律的神话与社会生活秩序形成对应关系。整体上,时间在古希腊神话中具有依赖内在否定而运转的复杂的循环属性。  相似文献   

7.
“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象征着“理性”与“自由”,都是古希腊艺术精神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们在古希腊的艺术中既能感受到理性的力量,也能感受到对人的本能的一些情感的描述,无论是理性的成分还是情感的成分,在古希腊艺术中都没有过度地表现,而是相互制约,达到和谐与平衡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夏夜,在银河的西岸有一颗十分明亮的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组成了天琴座。别看这个星座不大,它在天文学上可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多国家还流传着关于它的一些动人传说昵!在古希腊,人们把它想像为一把七弦宝琴,这便是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耳甫斯的那个令无数人心醉神迷的金琴。直到今天,每当人们仰望它时,仿佛仍  相似文献   

9.
犍陀罗地区作为古印度的西北边界,处在一个结构性枢纽位置,是外来文化“侵入”古印度的前沿阵地。通过中亚(巴克特里亚)地区,源于古希腊的狄奥尼索斯崇拜得以渗入西北印度,并融入了当地的佛教文化,丰富了犍陀罗艺术的创作题材,影响了犍陀罗艺术品的具体表现。源于古希腊的戏剧和剧院也因酒神崇拜而得以传入犍陀罗,一方面送来了现实主义精神及“神人同形”造像学理念,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模仿对象,直接促进了犍陀罗佛像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育犹如人所能表现的双重人格,一个是以阿波罗神为代表,体现逻辑、秩序、明晰、适中和控制的原则,一个是以狄奥尼索斯神为代表,体现情感、直觉、自发性、无节制以及反叛的性格。阿波罗源于光明和真理,狄奥尼索斯却是大地或自然的启肇者,她用春天复苏大地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历史教育中的阿波罗是理性的化身,狄奥尼索斯则是纯粹的感性...  相似文献   

11.
论彝族天神     
天神崇拜是古代民族和现代后进民族的普遍信仰行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各个民族天神崇拜的对象、内涵、职能及其发展演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汉族前身——中原华夏族就十分崇敬天神,乃至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亲登泰山祭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纳西、彝、傈僳、景颇、基诺各族普遍崇拜天神,祭仪隆重,直到今天仍保留。彝族的天神崇拜经历了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人格神崇拜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产生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彝族天神     
天神崇拜是古代民族和现代后进民族的普遍信仰行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各个民族天神崇拜的对象、内涵、职能及其发展演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汉族前身——中原华夏族就十分崇敬天神,乃至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亲登泰山祭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纳西、彝、傈僳、景颇、基诺各族普遍崇拜天神,祭仪隆重,直到今天仍保留。彝族的天神崇拜经历了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人格神崇拜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产生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以黔东南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为考察中心,从宗教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基督教在崇巫尚鬼的苗族社区的传入、传播过程及组织形式进行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混沌和互渗走向分化和互动的历史进程.宗教和迷信乃是从早期巫术中分化和发展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尽管都以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为基本特征,但在崇拜的对象、方式、追求的目标等方面还是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科学的萌芽和发展,奠基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巫术文化所提供的经验知识的土壤中,巫术文化对科学的起源和最初发展起着双重性作用.在早期文化图景中,宗教与迷信、科学都存在一定的兼容关系,但这种兼容是与科学同宗教、迷信的斗争连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滇西山地白族古村宝丰,明崇祯二年至民国十八年为云龙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宝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宝丰宗教较为繁荣,佛、儒、道和三崇本主相互交融的现象较为突出,至今宗教文化遗存较多。以宝丰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三崇本主信仰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探析宝丰宗教文化的历史源流、特点及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崇拜战神关羽,实质是对关羽所代表的忠义精神的欣赏,并不是说中国人更喜欢战争;古希腊人对战神阿瑞斯的崇拜时间不长,后来更多的是赞美代表生产和贸易的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和赫尔墨斯,这也不是说西方人更热爱和平。中西方对各自战神的不同态度,源于中西方的战神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人类文明才有可能和谐相处,避免冲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生成的过程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人类的早期的活动都是围绕动物和植物而进行的,并且是建立在对动物和植物逐步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发端,是文化的源头。原始宗教观念也与此有关,它是原始人对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发展,是用已知的知识推演未知的知识而已,宗教产生经过了对动物的崇拜、对半神半人的崇拜、对人的崇拜,然后再到全知全能的灵的崇拜的漫长过程,灵的崇拜是原始宗教观念的质的飞跃,它是现代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道教建筑与风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辛口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情结中形成了广泛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创造了包括苯教神灵、佛教神灵及民间地方神灵在内的庞大的神灵群体。脱胎于藏族神话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在继承吸纳神化,充分汲取藏族神话营养的基础上,又对神话的世界观予以无情的否定,从神话过渡到了人话。  相似文献   

20.
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形态最早、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处具有郊祭性质的史前社坛遗址,是后世南郊祀天、北郊祭地之礼的重要文化源头。在祭坛之上发现的裸女形象神主,应是来源于祖神的天神,其神格兼有天神和祖神属性,而与以往人们所说的属于自然崇拜性质的生育女神或地母等无关。红山文化先民的祖神、天神和地神彼此重合、互为一体的观念形态,正是商周之际以祖先配享天地和郊天祷祖之礼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