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玲  石成 《滇中文化》2000,(1):49-49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汉代班固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积少成多,功到自然成的普遍规律,更指人做事要有恒心。滴水穿石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人们常提示自己,启发他人的名言,是因为它具有极生动和广泛意义的象征性,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带规律性的行为归宿。  相似文献   

2.
临岱赏树     
登泰山,就是为看亘古的神秀,千年的文化。然而,你注意过那些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抬手可触、最平常最奇特、最亲近最深沉、一路相伴而又相别易忘的树吗?从山下到极顶,春夏秋冬无时无处,都有这些千姿百态的树。正是这一片片一层层绿蓬蓬、翠莹莹的树.包裹了大山赤裸冷硬的肌肤,铺展出泰山“青未了”的壮阔,在苍莽辽阔的黄土地上.涌起一汪绿海,卓立一颗硕大的绿宝石,撑起原本混沌的天地,润活万物干燥龟裂的身心。 一棵树,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无名小树,也是一掬绿波.一种神韵,一片云,一首诗,一串说不完的故事。 走下十八盘,让…  相似文献   

3.
两位画家     
两位画家2300年前,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画家,名叫宙克西斯。有一次,他画了一串葡萄,画得非常逼真,连小鸟都从四面八方飞来啄食他画的葡萄。另一位画家帕拉西说:“我要画一幅更好的画。”很快,他给宙克西斯拿来了一幅画。宙克西斯一看到帕拉西的画,就迫不及待地大...  相似文献   

4.
陈翔 《华夏文化》2005,(1):44-46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踏歌的产生时间是相当早的。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踏歌就已出现。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这件彩陶盆,“主题纹饰舞蹈纹,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  相似文献   

5.
简单的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相似文献   

6.
领带的起源     
穿西装都得系一条领带,这是规矩。但人们对领带起源的说法各异。 一种说法是:古代的西方人,特别是常年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日耳曼人,他们习惯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从身上掉下来,就用一根草绳扎在脖子上,这是最原始的“领带”。 另一种说法是:17世纪时,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一支骑兵部队走过巴黎闹市街头,骑兵们个个身着制服,脖颈上还系着一根细布条。法国的部队军官见了,赞叹不已,争相效仿。同时,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贵族子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衣领上系一根布条,这便是领带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是:领带是英国妇…  相似文献   

7.
订婚,又叫“订亲”,也就是将男女双方的恋爱关系公之于世,并用一种形式固定下来,以受到习惯的制约。所以订婚是喜悦的,又是严肃的礼仪活动。俄罗斯人,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感到满意时,小伙子和媒人须带上酒去姑娘家。这天,姑娘家会邀请亲朋欢聚,热情招待。姑娘的父母和亲友们尝过男方的酒,习惯上即订了婚,并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中非有个民族,订婚时,小伙子也必须携带一葫芦酒偕同父母一起去姑娘家。如果姑娘父母都同意这门亲事,先各尝一口酒,之后,递给两位亲家尝一口,再递给姑娘尝一口,最后小伙子本人也尝一口。这样,男女…  相似文献   

8.
明妮从冰箱顶部抓起一袋爆米花,将它放进微波炉内。她将一张DVD碟片放入播放机后,便舒适地靠在克雷格·库克——这个在生活中需要她的男子身旁,观看着电视。几分钟之后,她从微波炉中取出爆米花,撕开袋口。在确信爆米花并不太烫之后,她将一粒爆米花放进库克的嘴里,并且自己也吃了一粒。在他们俩一起观看影碟片的过程中,明妮总是先给库克一粒,然后自己吃一粒。  相似文献   

9.
世间所有事物均可入画。只要画家愿意,一丝风吹草动,一行长空飞雁,一涧高山流水,一沟葱茏树木,凡此种种,皆可落托系绾于心,赋其形神意韵于画布之上。于是,感天动地的艺术之美便生成了。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现在,对于西方艺术批评界、著名的艺术收藏机构和画廊而言,仇德树不再是个陌生的名字。关注东方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将其列入不可忽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名单。仇德树的“裂变”画系,透露强烈的对当下时代的忧患意识,是一种警世的急迫,一种无奈的悲壮,一种洞察的智慧,一种思索的绚烂,一种涅槃式的“伤裂”,一种痛苦自省后的再生。仇德树不仅是性格独立甚至反叛的艺术家,也是具有强烈的公共关怀意识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在泰国吃面     
彭世勇 《世界文化》2008,(12):35-36
十年前我第一次去泰国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泰国的面条。以后每次去泰国,一出机场,我就会直奔街上的面档先吃上一碗面,然后再去酒店休息。当初在泰国吃面,是因为一位当地的朋友要请我吃饭,他问我喜欢吃什么,我不愿他花钱太多,便说吃一碗面就行了。没有想到,就这一碗面让我对泰国产生了难以忘怀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出现一批以“游园”为主题的当代艺术作品,众多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园林。这一现象源于一种重新关注19世纪以前人遗产的情感,游园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特定的美学行为。游园可以代表一种隐喻,如小径,漫游,徘徊,迷宫,恍惚,曲折,以及魂游和“灵知主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顾炎武与人书顾炎武曾在与人通信中说:“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学问,不是一天天长进,就是一天天退步。独自一人,没有学习上的朋友,就会因见识浅薄而难有成就。在.个地方呆得久了,就...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你或许会看到这样一本书,从里面你可能读不到一种故事,读不到在哪片草地上有人放羊,读不到哪个城市正在盖一座大厦,但你可以读到另外一种化气息,读到用抽象的语言符号讲述的一段人类的明史和在这段历史下的艺术家对化本身的思考。旅美画家秦风正在画这样一套丛书。名叫《明景观》。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16.
金岱 《东方文化》2002,(3):21-28
传统封建社会里的人,吃饭的根本,也就是生存的基础,乃是土地。传统社会里其实只有两种人:农和士。所谓三十六行,所谓士农工商,实在是除了农与士外,一切都是枝节与末梢,不足挂齿。而农,亦只有两种:一是有土地的农民,一是没土地的农民,即地主与佃农。士亦只有两种:一为没做官的读书人,一为做了官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做官,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其实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是因为做了官才会有的。  相似文献   

17.
当你步出井冈山宾馆的大门,一座“大市场”古式牌坊就耸立在你的面前。牌坊上有一幅槛联:“江天下客客笑井冈美,集世上物物溢摇篮情”。在这座大市场中,有一条引人注目、小巧别致的仿古街,这就是茨坪美食一条街。这条仿古街建在茨坪一条清澈流水的渠边,黄瓦粉墙,映衬在青山绿水之间。朝街的山墙和坡项搭配得当,重檐和平座栏杆相互交替,构成了美丽的外廓,使街的立面丰富多采;门窗形状各异,檐桥下还采用了倒挂帽子等装饰,施以深栗色油彩,显得古色古香,十分典雅。仿古街全长120余米,中间有一苏区革命历史的见证——新遂边睡工…  相似文献   

18.
酒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学形式。对联与我国饮食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楼开业时,酒家为使酒店增光彩,常常聘请人名士书写匾额,题写对联。酒店前挂有酒联,既是一种门面的装璜,又是一幅生动的酒广告。一幅好的酒联,往往对人有很大的魅力,能招徕许多的顾客。酒楼的对联,一般都紧密联系本行业的特点,以动听、美好的词句争相夸耀其饮品之美。  相似文献   

19.
红军造币厂坐落在井冈山市上井村。从外表看去,无非一座普通民宅,没有围墙,灰色尖瓦顶,一色黄墙壁,传统三进的客家式建筑;就质地而言,就是一所土坯房。其古朴陈旧的大门上方,有萧克将军题写的“红军造币厂”红匾。  相似文献   

20.
全球郑氏家庭中原寻根温新豪1994年,对于全球所有郑姓子孙,对于河南省荣阳县,都将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距郑氏始祖桓公受封立国恰为2800周年;这一年,全球郑氏宗亲代表将从四面八方云集祖地荣阳,共同谒拜列祖列宗在天英灵。这一年,为郑氏家族神往已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