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现代汉语仍存在严重的方言分歧。我国目前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和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并存着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就惠州来说,同时通行客家话、广州话和由客家话、广州话、本地土话混合而成的惠州话。周恩来总理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曾经指出:“我国  相似文献   

2.
广东全省各地方言是很复杂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粤方言的广州话,闽南方言的潮汕话、海南话,客家方言的梅县话.本文所说方音的特点,指的是方音与北京语音对比时显现出来的某些主要特点.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北京语音对比来看,广州话、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大体有下列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普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星子话在目前汉语七大方言中应归属于哪种方言?至今鲜有人做过研究。它与普通话、广州话、客家话在语言系统上有很大的差异,故互听不懂各自的话。本文具体描写了星子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语音特点,为操星子话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一点参考,也为我国的方言乃至汉语史的研究做点铺路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描写广西玉林市北流县新圩镇平安山村合水口欧家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且将它与来源地漳州的音系及周边强势方言白话音系进行比较,必要时参考了周边的另一种语言——客家话的语音。通过详细的比较,发现欧家音里既有传承自本土闽南音的成分,也有在与白话、客家话接触的过程中吸收于白话、客家话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华人,祖籍来自中国各地,他们一向沿用各地方言。1979年,李光耀总理在首届推广华语运动开幕礼上说,“我们所讲的方言可以分成12种以上”。这就是:福建话、闽南话、福州话、厦门话、福清话,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广西话、上海话,再是华语普通话。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华人从入学开始,就要同时掌握三种语言。“儿童在家讲方言,在学校里所学的却是英语和华语。”因此,“负担太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倡华人学华语、讲华语、用华语,开展推广华语普通话运动。  相似文献   

7.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容家人心理有关。“蛇话”与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南宁白话是粤方言7个方言片中邕浔片的代表话,在语音和语法上都与广州话非常接近.在表示持续、进行体的体标记中,南宁白话具有与广州话相似的标记"住"[tsy22].  相似文献   

10.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文从闽西方言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1.
南宁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主要方言,是粤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次方言,与广州话有许多大同小异之处。通过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作出的直观简要的比较描述,可供粤方言研究、教学与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宁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主要方言,是粤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次方言,与广州话有许多大同小异之处。通过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作出的直观简要的比较描述,可供粤方言研究、教学与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冲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2):114-115
从 2 0世纪开始 ,就有学者对客家及客家方言进行研究 ,特别是近 2 0年来 ,世界各地的客家研究机构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更是向纵深发展。客家方言研讨会也多次召开 ,研究客家方言的专家学者 ,也不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面世。但专家们认为 :客家方言的研究 ,比起粤方言、闽方言的研究成果 ,还是落后了。  相似文献   

14.
曹冲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2):114-115
从 2 0世纪开始 ,就有学者对客家及客家方言进行研究 ,特别是近 2 0年来 ,世界各地的客家研究机构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更是向纵深发展。客家方言研讨会也多次召开 ,研究客家方言的专家学者 ,也不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面世。但专家们认为 :客家方言的研究 ,比起粤方言、闽方言的研究成果 ,还是落后了。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词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客家先民由北往长江以南迁徙就进入了百越族群的居住地 ,尤其是到了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后 ,曾与畲族有过一段时期的共处。今天客家话中有些无字可考的语词 ,在百越语中可找到音近义同或音合义通的说法 ,可能是古百越语留在客家方言中的底层成分。而一些有字可考的相同说法 ,则当为少数民族语言向汉语借用的结果。本文在音义论证的基础上 ,考释了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 55条。  相似文献   

16.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17.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广西宾阳县大桥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探寻大桥客家话迁离故土嘉应州后词汇演变的轨迹,并从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宾阳大桥客家话独具特色的词汇,从而检验语言稳定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宾阳客家话在当地称为新民话.语音跟梅州话相同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基本读送气音;假开三与假开二的主要元音相同,都是[a];没有撮口呼;声调6类,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少部分全浊上声今读阴平.跟梅州话不同的是:精组少数字读舌尖中音[tth];心母和部分邪母、生母字读边擦音[f];精见晓匣诸母读塞擦音或塞音的送气音;流开一读[£i];较多的全浊去声字今读上声。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秉塘寨本地话简称为秉塘话,属粤语勾漏片。秉塘话有一部分字音与粤语读法不同而跟客家话一致,主要是匣母读[f],溪母读[kh],假开三的主要元音跟假开二相同,浊入读高调,清入读低调。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局部强势方言的包围当中,双方都在多语人身上零距离接触交融。多语人是语言接触的中介和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