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人物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裁,但越是常见就越是难以写出新意。写人物新闻最怕的就是没有特色,千人一面。要想让人物立体、鲜活、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多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新闻业务层面看,中国新闻宣 传中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令公众不满。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媒体往往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  相似文献   

3.
人物报道,是新闻媒体常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记者和基层通讯员最为喜欢、易于接受的一种新闻体裁。笔者就自己多年来从事人物报道的体会谈谈如何搞好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4.
美与真实的矛盾,是典型人物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矛盾。做记者的普遍有一种感觉,在人物通讯采写过程中,若想将真实与优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并非易事。往往是当你追求优美的时候就失去了部分真实感,而当你追求真实感的时候又缺失了应有的美感。对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众说纷纭,笔者在这里将近两年采写典型人物中的得失,作一次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搞好新闻人物报道,关键在于人物选择:它是决定人物报道能否成功的第一个环节。从人物报道的准备过程来说,一般要做两个“筛选”:一是从对社会的解剖中筛选人物;二是从对人物的解剖中筛选材料。“新闻的人物,人物的新闻”是这两个“筛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说,要通过筛选,将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人物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作为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和所要展示的内容。那么,又该怎么样选择人物报道的采访对象,怎样从对社会的解剖中筛选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6.
倪恩泉 《视听界》2006,(2):96-97
广播人物报道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物新闻,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典型人物;一是人物通讯,以专稿形式报道人物事迹。前者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后者在专题节目中播出。由于用处和采访要求不同,两类人物报道写作的创新突破点也就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就是要“三贴近”。一、人物新闻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总长度一般在20分钟到30分钟,这就决定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3分钟左右时间写活、写像、写好一个典型人物相当难。与人物通讯相比,它就是一个“瞬间的艺术”,通过小片断、小浪花来反映人物,使之成为超越时间、引人思索的“长…  相似文献   

7.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但人物新闻的褒奖过誉现象常常被大家所忽视,以至成为新闻失实的多发地、重灾区。读到这样的人物新闻,常常让人生疑甚至生厌。据笔者观察,其表现有三类: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9.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表面看是一个重复了几十年的老话题,但由于它在运用中所具有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因而总是充满丰富而鲜活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和事业的进步紧密相联。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就表现在它与时俱进的品格上,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灵魂和核心的党性原则也是如此。所以,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越是深入开展的时候,就越是感到高扬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旗帜的重要性。因为,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需要通过对党性原则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坚持,来不断解释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而如何以党性原则为指南,灵敏应对来自…  相似文献   

10.
新闻照片是形象性新闻,具有群众性,最容易让群众所接受,是读者喜欢的一种宣传形式。怎样让群众接受这种宣传形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增强新闻图片亲和力从四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理想是一种精神状态。树立远大的理想,是每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越是敢在理想磨石上磨砺的人,他的生命就越会放出光彩。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通讯有着力刻画的对象是人物,而每一篇人物通讯中的人物,不可能是孤零零地生活在某个角落里,他要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并建立个种联系,作者按照一定的取舍标准,有选择地把中文人物的这种关系记录下来,于是文中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影子人物,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影子人物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迅猛、新闻竞争加剧、读者需求多元、办报环境复杂的当今,副刊需要破解的两个难题是定位和品位:定位问题,并不啻于如何使之适应所属的报纸,更在于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和争取受众;品位问题,则是贵在坚守文化的本质而难在创新。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怎样创建一个崭新的副刊版面体系、探索灵活的编创运作机制,就成了副刊理念创新中值得重视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在10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采写过的一些人物专访,至今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我觉得应注意熟悉采访对象、表现人物个性、掌握报道分寸、展示个体风格等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卫星 《新闻界》2001,(3):38-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战乱不断,搅乱了西方人一厢情愿的和平梦。法国著名社会评论家让·鲍德里亚指出,西方人不但有外忧,国内的问题也不少。令人奇怪的是,大家都感觉到有问题,却又对问题束手无策,因而社会舆论常常处于一种有讨论无结论的状态。媒体越是渲染得厉害,人们越是无动于衷;人们越是无动于衷,媒体越是要请明星出场,以壮声势。这就是当代西方社会在灾难性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怪圈。明星的情绪煽动总体上看,西方社会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非要明星当救星不可,其原因自然在于寻求明星化效应的社会本身。在以正遭受苦难的某一…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除了主人公事迹本身 的过硬之外,就是作者笔法的生动感人了。那么, 作为新闻的采写者,怎样才能“笔下生花”,把通 讯写得一波三折,动人心弦呢?请读读《怎样打 动读者的心——关于人物通讯的创新》一文,可 能对你改进人物通讯的采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事实是新闻的灵魂,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用事实说话,是撰写新闻的基本要求。然而,常见一些作品虽然也在用事实说话,但未能把话说好,结果使读者对所说的新闻产生疑问,甚至是强烈的负面看法。消息《英文村的“战斗堡垒”垮了》(以下简称《英文村》)和新闻图片专题《一个女人和600个孩子》(以下简称《一个女人》)均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笔者以其为例谈谈怎样用事实说话才能可信。一、要具体详实事实胜于雄辩。这个事实必须是具体详实的,才能有坚如磐石的力量。因此作者就必须把新闻中的事实报道得明白具体。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在人物通讯中,“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正确地把握和表现它,对于搞好人物通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何为人物通讯的根所谓人物通讯的根,就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对被报道人物思想行为的心理依据的把握和表达。形象地说,如果把一件人物通讯作品比作一棵树,作品中对所报道人物“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方面的表述,相当于树的枝干的话,那么对“为什么这样做”方面的把握和表述,则相当于树的根。根据作者对人物根的处理方式,可将根分为“明根”和“潜根”。所谓“明  相似文献   

19.
景晓黎 《视听》2016,(12):143-144
人物新闻是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广播媒体对影响较大的先进人物,通常会先报道新闻人物,紧接着围绕人物进行追踪挖掘,做好人物新闻的专题报道。一篇优秀的人物新闻专题应该有温度有灵魂,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善于挖掘讲好新闻故事的力量,提高受众对人物新闻专题报道的兴趣,让他们可以从人物新闻的报道中得到相关的借鉴、启示、提醒和教益,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是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也是较难创作好的。好的人物通讯不光要有事迹,还要有思想,让人物有灵魂、生命。如果说生动的事例和典型的环境是人物通讯的躯体和骨干,那么精彩的细节就是人物通讯的精髓。有了生动、精彩的细节,才能更加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才能让人物"活"起来,从而增强人物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在电视人物通讯中如何用细节来展现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从而去教育人、感染人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