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社科类文章同样具有可以鉴赏的“东风”和“绿水”.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社科文阅读的攻略吧!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10,(7):22-22,36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社科类文章同样具有可以鉴赏的“东风”和“绿水”。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社会各种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社科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4.
科技类文章虽是科学知识,考查的却不是对科学知识的阐释,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能力,只要我们具备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科学类文章同样是可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5.
韩东 《现代语文》2002,(12):37-42
3犤命题特点犦所谓“社科类”文章,是指研究和反映各种社会现象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所谓“科技类”文章,是指研究和反映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反映近年的现代高新技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社科文和科技文,在高考命题中属轮考内容,在第一卷中考查,用客观题的形式,共占12分。纵观近年的题目,两类文章在考查的能力点上,表现出如下特点:1、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包括理解指代性词语和短语在句中指代的具体内容,理解…  相似文献   

6.
9分 社会、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规定为“能理解的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以往“题型示例”的文章都紧扣考点,这也是2013年高考的考查方向。试题类型多为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答非所问、已然未然这四类。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根据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解答此类试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原文意识”——紧紧抓住原文不放,向原文要答案。下面我们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二大题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试题的命制,都越来越趋于理性。从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的“小阅读”看,社会科学类选文和自然科学类选文平分秋色。社科类文  相似文献   

9.
王晓洁 《学语文》2006,(6):6-27
《考试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比较近两年的命题发现,今年命题更突出了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即考查“文章是怎么写的”和“文章为什么这么写”。从题目形式看,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有何用意”的题目较多。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本文试就散文阅读,列举几种类型,剖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归纳一些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选用的社科类和科技类文章有明显的特点:在内容上,每一篇文章都向读者提供新知识,时代感强;在语言上,每一篇文章都强调用语的准确性、分寸性。这两类文章阅读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透彻弄懂相关的科学知识。因此,要让学生适应选文的风格,引导他们在做题时,从语文的角度。依靠选文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近年的高考试卷语料选用,已形成第1卷科技类、社科类轮考,第Ⅱ卷考文学作品的格局。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有何作用,对社会有何意义等。  相似文献   

12.
黑靖 《考试周刊》2010,(47):1-1
高考现代文要求考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个角度进行考查,试题设计比较稳定,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较高,同时也要求学生做到“深入阅读,细致答题”。  相似文献   

13.
常登美 《学语文》2005,(1):24-24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与原文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分为4道选择题,总分12分。因此辨别选项与原文是否相符就成为了做题的关键。要想迅速选出正确答案,就必须了解其设题方法,根据历年来考试的情况,我发现出题者大致从以下几种类型中来巧设错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值、题量、题型、测试材料、考查内容以及命题角度等方面对2006年高考语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作全面分析,重点考查了此部分选文特点以及试题设计,从中归纳命题特征与趋势。选文上,社会科学类文章成为考查重点,取材上注重人文性和地域性,语言在严谨中不乏生动与形象。试题设计上,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仍是共同的命题立意,题目设置在兼顾各考点的基础上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同时,分省命题也凸现了不同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5.
"科学类"文章包括社科类和科技类两大类.近年来,"科学类"文章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从选材上看,命题者对社科类和科技类文章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选材内容广泛;从形式上看,往往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个别试卷有少数主观简答题),考查能力全面."科学类"文章作为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部分,由于其关涉着考生对科学的把握,故在高考中占握着重要的位置,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将依然会对"科学类"文章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6.
《学语文》2005,(1):70-71
现代文阅读,即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学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根据(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七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语学科对“现代阅读”考查的描述,相比较于2006年而言并没有本质变化,还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章和学作品”,还是考查对这类现代的“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这是多年来比较稳定的考查板块。复习备考中,面对纷繁复杂的训练题、测试题,我们应该逐步摸索和总结出适用于自己的解题策略,用实力去迎接高考。下面给出四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文小阅读 现代文小阅读亦称为科技文阅读,它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共涉及到20篇科技文,其中自然科学类文章5篇,社会科学类文章15篇。其考查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刘明彰 《高中生》2011,(2):20-21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题由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演变而来。它考查的文体更多,涉及的知识更广,设题的方式更活。  相似文献   

20.
在考试中,我们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测试主要是通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来考查的。文章对考生来说,比较新颖、比较陌生。这些文章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