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铨 《中国钓鱼》2007,(10):66-68
调目,是在钩坠悬浮状态下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钓目,是在挂饵料之后施钓时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调目、钓目两相配合,才能够分析判断水下钩饵脑线状态,也才  相似文献   

2.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9):26-27
再看看一触一拖状态,两者的灵钝比较。"调4钓2"的一触一拖状态,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2目=8目。"调8钓2",一颗钩饵最小重是2钩重6目+调钓目差6目=12目,当都是最小值时,两种状态的短子线钩饵都不压水底,要使它们离开水底,  相似文献   

3.
张铨 《钓鱼》2009,(17):24-25
饵重、钩重与调目、钓目、漂尾粗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调漂的时候、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钩重和饵重,往往造成调漂或者钓鱼心中无数问题。  相似文献   

4.
尚立和  李安景 《钓鱼》2012,(8):26-27
用1目大的饵不仅调4钓2时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也能使调5钓3、调6钓4、钓10钓8……呈-触-悬状态,只要调钓目差是2目,都能使钓组呈-触-悬状态。最大的饵是“1钩重与调钓目差之和”,设1钩重为3目(下同),最大值就是3+2=5目。当两颗饵团都是5目大时,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全压水底,  相似文献   

5.
任志新 《钓鱼》2005,(17):30-30
设定调目是悬坠钓鱼的第一步,然后再按鱼,情调整钓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钓组中的钩饵在水下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以方便鱼就饵和产生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还是单饵或者是空钩及无钩调漂,钓者正式钓鱼时是把调目与钓目相比较而作出水下的钩饵大致是处于什么状态的判断。当鱼漂有动作而不中鱼时,钓者会调整水线长度即钓目,也有不动插漂座位置而调整铅片大小即调整调目。初学者往往采用前者,功力深厚者却多采用后者,甚至同时更换鱼漂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张铨 《垂钓》2011,(9):24-26
垂钓过程中,通过改变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改变子线和钩饵的状态,去“找”鱼的“吃口”,非常重要。此谓“应变调标”。  相似文献   

7.
张铨 《中国钓鱼》2004,(9):47-47
最理想的调漂方法应该达到两个要求:一是立漂露出水面的漂目能反映出水下钩饵卧底状态及脑线状态,能反映钓组的灵钝状态;二是可以随时方便地调整上述状态以适应不同的鱼情。  相似文献   

8.
尚立和 《钓鱼》2006,(3):15-17
用悬坠法底钓,在同一钓点都调4钓2,因测水深方法及饵重等不同,两个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也不同。在下钩上接铅皮测水深定钓目(以下称“下钩法”),水的深度是从下面的钩饵到钓目点的高度,下钓饵一定落底.上钩饵悬窄;又因饵重不同,  相似文献   

9.
钓零目差     
张炎冰 《钓鱼》2009,(19):15-15
浮标表达鱼讯的方式主要有上升、下挫、起伏、摇晃、颠簸等,这是正常情况,其中能确认为鱼咬钩,并从视觉接受到迅速作出扬竿反应的是下挫和上浮。所以钓常规鱼都是调高钓低,即调目高于钓目,如调4钓2、调3钓1,调和钓相差2目,钓组状态是下钩卧底上钩触底,反应鱼讯既不夸张也不隐蔽。另一点是它可以及时反应饵重变化,即标尖浮至2目就说明钩上没有饵了。  相似文献   

10.
尚立和 《钓鱼》2011,(8):22-24
悬坠钓法,钓组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调高钓低和调低钓高。调高钓低就是调目高于钓目。例如调4钓2、调6钓3、调7钓3等。若调目低于钓目,诸如调1钓3、调2钓3、调4钓4.5等,就是调低钓高(其中的调目,指两空钩半水调目)。调高钓低钓组与调低钓高钓组相比较,用哪个更好钓鱼?孰优孰劣?看似习惯使然的问题,实是具体鱼情具体运用的问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儿,笔者不能妄加评判,只从两者的调钓方法,钩饵状态,饵情反映,灵钝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粗略地比较,并把比较的情况提供给钓友,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尚立和 《钓鱼》2010,(24):20-21
如1颗饵团重为12调钓目差,下钩饵就会全部参加钓组的平衡:它与上钩饵共有2钩的向下拉力(3目)与调钓目差的承载力(2目)之和(5目),正好平衡了无钩调目点与钓目点之间那段漂尾的承载力(5目)。鱼口含任一颗钩饵向上游动,这颗钩饵就不能参加钓组的平衡,只剩下另一颗钩饵参加平衡,从而导致钓组失衡,钓组就会自然而然地随着鱼口中钩饵的升高而同步升高,以减少漂尖的承载力寻求新的平衡,当升高1钩重与1/2调钓目差之和时,新的平衡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文风 《钓鱼》2007,(9X):16-17
悬坠钓法(台钓)中,线组的搭配至为重要,而其中浮漂的调校又是重中之重。在浮漂调校过程中,要区分调目和钓目。通常所说的“调4钓2”,指的是将浮漂 在空钩无饵的状态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4目的位置,具体施钓时,浮漂调整到露出水面以上2目。所谓的“灵与钝”,就是根据施钓时的具体水情和鱼情,通过对调目和钓目的改变,达到最佳的垂钓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尚立和 《垂钓》2005,5(9):45-46
命题中的“钓半调倍”有两个含义:一是首先调浮标的钓目,测好水深后再调浮标的调目:二是钓目高度是调目的一半.调目是钓目的加倍。至于“三同一”是指:调目与钓目的高度差等于长子线与短干线的长度差.它们都等于一颗饵团在半水中压下标尾的高度。这种调标方法快捷、准确,垂钓时标尾能清晰反映饵情和鱼讯.适于使用悬坠底钓法在野外休闲钓。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9):16-16
很多人钓鱼是先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找底确定钓目,在此基础一钓到底。当鱼情发生变化后,不知道适当调整水线,在不改变调目的基础上钓钝或钓灵适应鱼情,其结果是或者浮标的动作很小,不能反应鱼吸饵的信号,或者浮标的信号很大但中鱼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调整钓目,但应该怎样调,钓几目,灵的极限和钝的极限在那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在调整浮标的阶段称出钩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对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最灵最钝点,从而使我们选择的钓目更适应鱼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汤昕东  朱广宇 《垂钓》2010,(3):30-33
问:怎样理解“空钩调目-单饵重目数+单钩重目数=不灵不钝的钓目(即下钩躺底,上钩轻擦底)”的调钓公式?答:空钩调4目时,如果单钩重2目,下钩触底时是6目。如果在上钩加一颗相当干钩重的饵料,刚好是在钓4目时上钩饵轻触底。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06,(4):16-18
采用悬坠钓法的钓友,在初期刚接触于调目为钓灵,并随着钓目的逐渐减少或钩饵在水下才会呈现下钩饵落底上钩饵这种钓法时,很容易在对灵钝认识上、钓调目的逐渐增加,线组的状态趋向于更灵轻触底的状态。因此如果将调目同钓目相组搭配上和饵料物理状态上产生错误认敏;而当钓目大于调目时,将这种状态称等时的状态定义为不灵不钝状态,很显识。回顾本人习练悬坠钓的经历,也曾经做钓钝,并随着钓目的逐渐加大或调目的然,这种定义会使不灵不钝没有一个统一走过一些弯路,将这些东西总结出来,或逐渐减小,线组的状态趋向更加迟钝。的标准(一钩落底一钩离…  相似文献   

17.
梁育民 《钓鱼》2004,(17):19-19
悬坠钓在大陆已开展有十几年了。但是关于悬坠钓的钓目,该咋调咋定的讨论屡见报端,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垂钓运动的普及兴旺,也说明钓鱼人的素质在提高。我的钓龄快40年了,玩悬坠钓也有十几年了。悬坠钓的技术含量确实比传统的卧坠钓高,逼得我必须重新学习,以求识得庐山真面目。悬坠钓的钓组在水中的状态基本上可分二种。一种是钓组在半水中调成平水。此时钓组的比重或密度与水体的比重或密度不等,钓组在水中无剩余浮力,钓组在水中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当延长水线,调成下钩饵刚刚触底,视目杆正好为零目时,这就是人们所所公认的,悬坠钓的极限灵敏点。于是就产生了钓目愈小愈灵,钓目愈大愈钝的原则。我把去掉一个饵后的目数叫单调目,去掉二个饵后的目数叫双调目。单调目及双调目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你就无法随时了解钩上留饵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定龙 《钓鱼》2010,(12):14-15
公式一:正常调目=钓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粒饵的目数 公式三: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 公式四:最迟钝钓目=调目+2只钩的目数 运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垂钓的需要,对浮标的调钓进行钓前设置。  相似文献   

19.
尚立和 《钓鱼》2005,(22):22-22
当双钩挂饵的钓入水平衡时,钓目点到上钩饵的高度等于调目点到下钩饵的长度等于钓点的深度,这样,钓者就能较容易地从标尾露出水面的高度和动作上,看清动静,读懂鱼讯,判定鱼的泳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