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条新闻,说的是婴儿的胎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艾滋病病毒。由此,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联想:能否把胎盘上能够过滤艾滋病病毒的半透膜与血液透析机相结合,把艾滋病病毒从人体中过滤出来?我的理由是,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进行传播、扩散,因此,可以利用血液循环进行体外过滤。此外,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所以不必担心过滤出的艾滋病病毒的处理问题。如果一次不能完全过滤艾滋病病毒,就需要在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周期内进行多次过滤,把病毒完全过滤掉,然后向人体植入新的免疫细胞,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彻底…  相似文献   

3.
郭兴 《百科知识》2012,(24):7-9
尽管导致人类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多变和狡猾,但是如同应对其他病菌一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付HIV的攻击也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领,这些本领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现在并没有被完全认识和挖掘出来。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现在,研究人员已经从基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 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至13年.到了发病期,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产生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性行为、吸毒和母婴感染等,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干嘛慌慌张张的?啊?!他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明天咱们班将来一位特殊的同学,听说他是艾滋病患者!好像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好像非常恐怖。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嗯!还是先请教一下教授爷爷,看看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这些病毒都存在于什么地方?艾滋病病毒这么厉害!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 S”。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发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人的死亡。我们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各种…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80年代初,5例同性恋者死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重视。仔细研究后,CDC认为,这是一种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的新型疾病,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1983年法国学者Mon-tagnier最先发现这种直接损害机体免疫系统的病因是一种嗜淋巴组织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随后将其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迄今确认HIV有两种,即HIV-1和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研究人员"功能性治愈"一名出生时携带艾滋病病毒女婴的消息曾引起轰动。这名现年3岁的孩子已停止治疗18个月,但依然保持健康,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因为这可能彻底改变针对艾滋病患儿的治疗方式。而且,她的免疫系统并没有表现出"精英控制者"的任何特征。所谓"精英控制者",是指极少一部分人免疫系统天生强大,不用治疗也可控制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使用病毒来消灭癌细胞的技术,目前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这项技术使用两种病毒,一种是来自巴西沙蝇并经过改造的马拉巴病毒,另一种则是经过改造的感冒病毒。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约翰·贝尔医生介绍说,两种病毒起不同作用,马拉巴病毒用于杀死癌细胞,感冒病毒用于激发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调动起来后可令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9.
萧纪 《今日科苑》2003,(7):17-17
人体的免疫系统日夜不停地同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各种侵害人体的毒素做斗争,维护人体健康。人的免疫系统是由胸腺、骨髓、白血球、淋巴系统等组成的。以下十个方面要素决定着人体免疫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类与艾滋病的关系就处于这种危险的局面,因为艾滋病病毒(HIV)有很好的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所谓藏身术是指,HIV善于找到人体的许多部位、组织和器官栖身下来;所谓隐身术是指,HIV不仅有地方躲藏,而且还有深藏不露的隐身手段。除此之外,HIV还有另一个绝招,即变异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让免疫系统和药物难以攻击它们。由于HIV有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三种"战术",人类难以发现和消灭HIV。躲在大脑中的HIV尽管人们都知道HIV入侵人体后是躲在人体的细胞中,但是,人体如此大,细胞如此之  相似文献   

11.
HIV分为两种亚型.HIV-1和HIV-2,世界上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是由HIV-1感染的。人体都有一个抗HIV的天然防御系统,不过HIV病毒利用自身的蛋白(Vif)把这个屏障给破坏掉了,所以病毒可以复制。HIV-1 Vif是由保守的Vif基因编码的磷酸化蛋白.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逆转录病毒——人向T淋巴细胞病毒Ⅲ(HTLV-Ⅲ)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的T-4淋巴细胞,从而使细胞免疫机制严遭损害。这种损害常为不可逆性,致使病人对多种条件致病菌易感,又缺乏抵抗力而引起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7,(11):9-9
美国科学家近日首次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同时激活和抑制自然杀伤细胞(NK)的不同免疫响应。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相关论文发表于《临床检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0,(19):13-13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变异的艾滋病病毒HIV-1能够抵抗AZT(叠氮胸苷或齐多夫定,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防护药物),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变异病毒的抗药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4,(7):28-28
继比利时之后,德国汉堡与波昂两所大学的教学医院受国际艾滋病疫苗研发组织所托在德国进行艾滋病疫苗的人体临床试验,这个疫苗试剂的预防对象主要针对在发展中国家感染人数最多的艾滋病C型病毒,在动物试验中这个疫苗试剂有正面结果,因此主持人体临床试验的德国医生Jan van Lunzen对人体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持乐观的看法,这是自去年另一个艾滋病疫苗AIDSVAX失败之后第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个疫苗试剂的主角为tgAAC09,由Targeted Genet-ics公司与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Columbus Children ResearchInstitute研发,tgAAC09是将由腺病毒改造而成之载体病毒  相似文献   

16.
新品浏览     
《科学生活》2007,(12):6-6
飞秒激光可杀灭艾滋病病毒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发明的一种激光技术——飞秒激光,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菌,也可抑制"超级细菌"(抗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扩散,却不损害人体细胞。目前的激光疗法,如紫外线疗法,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病毒和人体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旅美学者冯愈——研究艾滋病获重大突破 中国旅美学者冯愈等人在艾滋病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一种艾滋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细胞所必需的蛋白质。这一成果加深了人类对艾滋病毒生物机理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科技快递     
日本科学家用蚕丝蛋白硫酸化的方法研制出了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物质。他们说,由于艾滋病病毒附在免疫细胞——T细胞的表面蛋白质上不断感染、增殖,致使人体免疫细胞死亡而发生艾滋病。这两位科学家在把蚕丝蛋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可能是目前最让人类头疼的疾病了,虽然医学工作者研究出了各种疗法,比如各种药物混合的“鸡尾酒疗法”,但是依然不能有效地攻克艾滋病。现在,科学家开始考虑用酸奶对付艾滋病了。酸奶中有一种叫做乳酸球菌的细菌,它能够制造乳酸,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制造奶酪和酸奶。利用基因技术,美国的研究者对乳酸球菌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能够产生一种药物。当这种药物的分子与艾滋病病毒相遇的时候,会与艾滋病病毒上的糖类成分结合在一起,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丧失,艾滋病病毒传染的过程就被阻断了。研究人员正在研制含有这种…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无论国家大小,都有一支武装部队,用来保卫国家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人体也像一个国家,体内有一支强有力的“国防部队”来保卫人的生命。在人的一生中,体内常常发生无数次“战斗”,这些战争发生在人体免疫系统与入侵人体的细菌或病毒之间,只是你看不见听不到而已。由于细菌、病毒微小,人们肉眼看不见,直到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才揭开细菌的秘密;19世纪初,魏尔啸借助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病毒的秘密。他创立了细胞病理学,向人类揭开了人体生理病理的面纱,才知道人类体内有这支“国防军”———白细胞“兵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