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甲戌本第一回所提到的五个书名中,《红楼梦》新雅醒目,既照顾了全书的结构,又隐括了全书的内容,较之《石头记》及其他书名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及其它经典名著的兴趣,了解《红楼梦》的大致内容。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3.了解《红楼梦》的思想,理解当下语境下阅读《红楼梦》的意义,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最近大概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组选秀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缘故,各电视台也顺势不断重复播放经典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的人和事总在眼前、耳边萦绕。由于《红楼梦》重拍所引起的话题,使我再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真的人,活灵活现,具有"原生态"意义。破解《红楼梦》中诗词的意义既贵心细尤贵眼明,需要耐心更需悟性。《红楼梦》宴饮活动中的这种文化意蕴不仅仅是为了"烘托"气象。正是饮宴活动才凸显了小说人物性格中的"另一面",让人感到更可爱可亲。《红楼梦》的文化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在小说中的巨大作用。没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就没有《红楼梦》的永恒魅力,《红楼梦》就不会经久不衰,屹立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5.
认为《西游记》和《红楼梦》都受到了"石生人"的神话传说的影响,是按照"石生人"的模式来结构故事的。《西游记》比较严格地套用了"石生人"神话的故事模式,而《红楼梦》则由于创作时间晚,更由于受到《西游记》的影响和其本身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这一故事模式有较多的变形。  相似文献   

6.
张云新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一书引入"经典"与"非经典"这一对概念,对于《红楼梦》与其续书的关系进行了准确定位,又进一步阐述了非经典作品阅读与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以"啃酸果的精神"对《红楼梦》续书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其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与方法多有突破和创新,为《红楼梦》续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红楼梦研究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问。关于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的版本,红楼人物形象塑造,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不同观点的论争,成为红楼梦研究永恒的话题。本刊开辟“红楼梦研究”专栏,旨在促进当代红学研究的深入和普及,配合本校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扩大刊物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娜 《文学教育(上)》2010,(16):102-102
新版《红楼梦》暑期档热播,导演李少红遭到颇多质疑。相比之下,新版《红楼梦》打破经典的东西太多,不被人看好。与此同时,也让我更加怀念李少红导演之前的电视剧作品《大明宫词》。  相似文献   

9.
李岚 《考试周刊》2012,(79):13-13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无限的幸福,也使人为之付出血泪,由此世上多了许多的痴男怨女,也成就了许多作家笔下的爱情悲剧。《红楼梦》与《荆棘鸟》俱为现实主义力作。《红楼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有所谓“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足见其在当时的风靡程度。到了现代,《红楼梦》的魅力依然不减,人们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部古代小说,研究者甚至将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之为“红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就语言的丰富内涵而言,《红楼梦》名列第一。阅读《红楼梦》读者无不赞叹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作者在选词用字方面显示了极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各种词性的词语都用得贴切自然、生动形象,人物语言用词也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在海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上世纪70年代英国汉学家、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大卫·霍克斯与闵福德合译,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在西方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版本的《红楼梦》(ADream of Red Mansions)全书。这两个《红楼梦》的英译本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论语》《孟子》《庄子》三部文化经典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八部文学名著明确列为考试内容。经典名著阅读由此成为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得不正视的热门话题,阅读经典名著的活动也从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在今世传承中被青少年抛弃,面临绝境,原因之一是许多年来它被贴上了不当的"性别标签"。加之社会风气导向的因素,《红楼梦》仅仅活在中老年人的世界里,在青年人群中的现状不容乐观。只要施法得当,有关部门、组织、个人可以重焕《红楼梦》的魅力,让《红楼梦》及类似的岌岌可危的经典名著得以复生。  相似文献   

13.
潘红娟 《现代语文》2010,(6):140-141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因为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红楼梦》的所有精华:文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筑的,医学的——可以说《林黛玉进贾府》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磲堂回放《香菱学诗》教学实录(节选)师:同学们,红学大师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本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走进《红楼梦》,做一次智慧的阅读,一起分享你们初读此文的原汁原味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女儿”与“情”的关系入手,对《红楼梦》“情”的审美文化内涵和意义做了一点粗浅的梳理,以揭示《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博大精深的文化主题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中重要的经典名著,在宏篇叙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改变了传统正面人物都善、反面人物都恶的叙事模式,作品中所应用的诗词对人物形象描写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与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楼梦》,本文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勾勒、人物命运暗喻、人物对照、女性意识展现几个方面对《红楼梦》诗词和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名著《红楼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必讲篇目。以江西省为例,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时,第四册选入《林黛玉进贾府》,第五册设置《红楼梦》专题单元(含《诉肺腑》《宝玉挨打》《探春理家》);目前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仍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独立篇目,且为小说单元首篇,另设有《名著导读》专栏《〈红楼梦〉导读》(明确指定为必讲必考)。  相似文献   

18.
【原著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该书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值得我们含英咀华的经典。书你一定读过,不过可不一定精通哦!快过年了,我们来一趟热闹的红楼之旅吧。先从第一关开始——第一关1.《红楼梦》中金玉良缘象征的是的和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还应汲取已有的经典阅读教学的经验。作为复杂大文本,《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对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授相应的阅读方法,只有在真实的阅读中才能达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宏观与总体的把握,关注通识性与共识性的理解,重在基础,重在常识。在教学上,要尊重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尊重《红楼梦》的文本个性,在满足公共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