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这里的有余数的除法是指除数与商都是一位数而有余数的除法。它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对于除法试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们对有余数的陈法应予以高度重视,务必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余数概念,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规律与方法,能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讲请概念打好基础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一样,都是建立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熟记乘法口诀。不但要会“按顺序背”、“任意指定背”,还要会“拐弯背”。如  相似文献   

2.
<正>"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表内除法"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余数除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学生初次接触"余数",认识竖式计算除法,更是以后学习复杂余数除法的基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教好"有余数的除法"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既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又是各阶段除法计算的基础。由于“余数”是个新概念,试商又比较复杂,因此,这部分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应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效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例1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由能够整除的除法迁移到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准备题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竖式4J8中,除尽后余数位置上的“0”表示什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日常生活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人教版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编排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之后,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法的含义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以及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本质及各部分含义,这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下面根据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编排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及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今后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比,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把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  相似文献   

7.
有余数。除法"是小学数。第。删。内乘。和表内除法(二)冲的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比表内除法难度大,复杂得多,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认真分析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本节教材共安排四个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例题的功能和编写意图大致是这样的:例1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以原有知识(能整除的除法,不给出整除定义)为基础,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建立“余数”的概念,实现由表内除法向有余数除法的过渡;例2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试商方法,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例3…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教材(五年制第三册)40页例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填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9.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在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将有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乘、除法计算穿插编排,既可以使乘、除法计算有比较多的练习时间,又可以突出几种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联系。同时,教材还注意通过“提问题”和“填条件”,初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除法的基础,而且试商比表内除法复杂,所以教材把有余数的除法作为一小节独立出现。 一、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第五册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既是表内除法的发展,又是今后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本单元所学的除法是承上启下的内容。要把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11.
一、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 1.教学重点:表内乘、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6—9的乘法口诀;有余数的除法;“包含除”与“等分除”两类应用题的区别。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①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②熟记6、7、8、9的乘法口诀。③掌握乘、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④理解余数的概念。⑤掌握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⑥掌握“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 ①能正确地、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2页。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联想以往计算除法的经验,引领学生猜想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2.通过研究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3.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除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学关键试商。教具准备根据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7个圆形卡片…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除法试商的方法,并且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则。有效的教学强调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用。通过这部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统编教材三册61页例1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除法。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3.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会确定其商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4.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节教学内容为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115页~116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教材是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计算法则。难点是试商。 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用口诀求商、除法的两种  相似文献   

16.
有余数的除法较表内除法复杂,教学时要注意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用比较熟悉的实物和图形,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在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并牢固地掌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解读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两部分。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把这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这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的除法,教材中先讲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学会试商方法,然后再讲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应用题的学习,是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  相似文献   

19.
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学过表内除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也学过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算表内除法时,已能够用乘法口诀很快地求出商,在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一位的有余数除法时,已能很快地确定应该商几。这些都是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学生进入二年级第二学期,则要求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商,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则要求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三位数的除法。学生如熟练地掌握了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就已经学全,以后算除数是三位以上的除法也完全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是对表内除法的拓展与延伸。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掌握"带余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