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09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租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人人都捧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09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于丹 《小读者》2010,(9):25-26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今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生总希望老师介绍读书方法,更有少数人希望老师能传授读书走捷径的诀窍。其实,一千个人读书,有一千种方法,而且,大都不可移植。如果硬要讲有什么方法的话,那只能概括为六个字———无定规、有原则。我个人的第一个原则,正确理解“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想,他的本意决非叫人们读书可以不下功夫、浅尝辄止,而是叫人们不要读死书,不要钻牛角尖。但凡读一本书,首要的任务是弄清作者的观念、这本书宣扬的主旨,切不可被细节所困惑。第二个原则,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读书,有“翻一翻”和精…  相似文献   

5.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6.
林自仁 《师道》2003,(1):55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辽宁省朝阳市顺兴隆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听张勤同学朗读。听着听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哭了,最后张勤也泣不成声了……高玉宝的童年也太苦了!和旧社会的高玉宝相比,我们在天堂呢!自从学习《我要读书》以后…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堂,新的面貌。课堂活了,学生动起来了,学生亲历学习全过程。张扬了个性。听了不少的课改教学大赛课,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思考。很多课堂上,当学生起来读书时,教师总要让该学生先站一会儿,让其他同学给他提提建议。如:我希望你读得流利些;我希望你读得有感情些;我希望你读正确:我希望你吐字清楚……结果呢?这一折腾,这位同学的  相似文献   

8.
我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没读过大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希望惟一的儿子将来能够上大学、出人头地。父亲不惜卖掉全部家当把我送到省城最好的学校读书。母亲把自己看病买药的钱给我当作生活费.本来我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然而我却总是心神不定.压力很大.害怕自己考不上学。我该如何缓解压力呢?  相似文献   

9.
怪味豆言论     
《小学生时空》2010,(4):64-64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使人温暖。我曾在中国政府网在线交流时说过,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  相似文献   

11.
杨荣 《上海教育》2008,(18):35-35
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聪慧;读书,助人成事。教师,人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当书卷相随,握手经典,让知识如潺潺小溪长流,浇灌新蕾。校长,人称教师的“教师”,必须对话文化,涵养学识,修炼人格,守望教师的成长。读书,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它不断修正我的事业轨迹,涤荡我的教育理想。我也希望我的伙伴们在教书育人的长路上有书相伴,在人生旅程中有书香缭绕。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圆     
给我一个圆,我希望是一艘飞碟。我要去太空游玩,到水星、木星、月球上去看看外星人长得什么样。我要把我看到的告诉我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给我两个圆,我会当它是一辆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我骑着自行车来到小山村,帮助山村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读书游玩。给我无数个圆,我希望是秋天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读书,已成为一种习惯。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而读书给人的享受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15.
    
钟申昌 《当代学生》2011,(24):47-48
我承认自己是个浮躁的人,也承认自己是个粗心的人。古人为读书悬梁刺股,我做不到;古人为读书凿壁偷光,我做不到。我甚至是一个无法始终对读书充满兴趣的人,但我这样的人,也并不拒绝读书给人带来的快乐。我没有古人"一卷书、半盏茶"的闲情逸趣,我耐不住寂寞。我所能做的,只是在兴致高昂的时候,翻开某本书,或靠在床头,或席地而坐,细细品味这字里行间的情趣。也许我会读错字,也许我的理解差之千里,但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童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令我震撼……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7.
王九阳 《初中生》2006,(6):28-29
老爸今天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咱爹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放牛去了,现在,咱爹靠种粮富了。他感到自己读少了书,便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为了让我能好好读书,咱爹晚上也不打麻将了,吃过饭就守在我旁边,看我做作业。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 《中国德育》2008,(10):8-12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9.
《特区教育》2014,(5):52-53
我是狐狸妈妈。我儿子今年8岁。我希望来这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陪儿子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希望大家拿出自己的亲子阅读体验,共同分享。我的邮箱:1733674904@qq.com  相似文献   

20.
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读书之后,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读了更多书之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多读书,读好书,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