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小说《支那崽》、《荣誉与责任》中,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通过辛成功、丁国凡和丁凯三个华人男性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华人男子的睿智、悲怆和勇猛,从而打破了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于华裔男性的种族化表征体系,进而颠覆了以往的有关华人男子刻板印象,有利于华裔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颠覆与重塑——汤亭亭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主流文化中存在的华人刻板形象严重阻碍了华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把抗衡主流话语中对"华人形象"的规约性描述作为其写作的重要宗旨。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以"华裔"为背景,以"女性"为主题,重塑了融合男女性格优势的女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3.
水仙花的作品一直深受评论界好评。即使是今天,在当代文化批评的视域下重新审视这部作品集,大家仍会发现她对华裔题材的选择别有深意:她既未像其他部分早期华裔作家那样自我东方化,也未接受友人的建议将华人继续脸谱化,而是在充分尊重美国白人情感接受的基础之上,抵抗主流文化霸权主义,从华人的视角塑造真实、客观、复杂的华人形象,成为公认的华裔美国文学鼻祖。  相似文献   

4.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描写了若干个懦弱、自私及令人生厌的男性形象,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英勇及高大男性形象大相径庭。本文主要从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作家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在《喜福会》中华裔男性被丑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特定的生活环境使得华裔作家对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反映在作品中常常表现为对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一代移民和完全西化的华裔青年的形象的刻画。在此过程中,作家也加深了对自身华裔族群的文化属性的认识与思考,厘清了族裔文化的独特属性,从而有助于确认族裔集体身份。本文将以华裔作家雷祖威(DavidWongLouie)的短篇小说《爱的痛苦》为例,通过对文中的华人母子形象的分析,找出作家对其对华裔族裔身份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谭恩美作为华裔文学的畅销作家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喜福会》、《接骨师之女》以及《灶神之妻》等作品都围绕着女性的故事展开,其中也不乏对华人男性和美国男性的刻画。但总体而言,谭恩美笔下的华人男性总是以负面的、"恶棍"式的形象展示于读者眼前,而美国男性则多以正面的、"英雄"般的形象出现。从比较文学形象学出发,对谭恩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进行解读,可从"他者"中反观到作者自身。  相似文献   

7.
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华裔是被作为他者进行再现的,其形象具有定型化的特点。美国华裔文学出现后,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华裔文学中华裔形象的再现经历了从自我东方化到对主流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渗透、解构和重建的历程。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再现,揭示了再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再现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华裔文学中自我再现的变化是美国社会各种权力竞争、变动的结果,重建自我是对主流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抵抗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发展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华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华裔的社会地位。从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美国开始到20世纪中期的近一百年期间,在美国的华裔舞台形象经历了智力上被幼儿化、外貌上被妖魔化、文化上被另类化的负面化的过程。这些形象广泛见诸于美国社会。匡正华裔刻板形象的努力是促成美国华裔戏剧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这些负面形象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从历史的视角了解美国华裔戏剧的产生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华裔舞台形象进行梳理和阐释,说明华裔舞台形象的负面化与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华裔戏剧的相关性,并说明戏剧舞台不仅是华裔的表演平台,也是他们实现自己政治和文化诉求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谭恩美作为最成功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华人女性,华人男性只是其中无足轻重的点缀性的角色,但是这些少之又少的男性几乎都为负面角色,他们或者歹毒邪恶、自私自利,或者平庸无能、幼稚可笑,或者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或者碌碌无为、不求上进.本文主要依据谭恩美最畅销的小说《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来归纳整理分析其笔下的华人男性形象,以便更好理解作品及其相关的历史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书写是美国华裔作家表达华人世界的一种手段。从最早的华裔踏上美国的国度起,华裔逐渐被标榜为野蛮、肮脏、劣等和温顺、勤奋、节俭。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汤亭亭、谭恩美、赵建秀等新一代华裔文学家进行英文创作,其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引起中西方文坛的广泛关注。华裔作家在作品中热爱尊重中国文化的积极方面,同时又疏离了含有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这些华裔作家对于中国文化既爱又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其作品中改写中国神话,重建"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从后殖民的视角梳理了美国主流话语中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作品《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塑造的新型中国女性形象颠覆了华裔女性沉默、柔弱可怜的刻板印象,对华裔自身在西方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身份一直是华裔作家关注的永恒主题。谭恩美也不例外。她在作品《喜福会》中对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进行了探讨。本文侧重分析华裔女胜如何在西方文化中沦为“他者”致使身份的丧失及以何种方式达到文化身份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4.
汤亭亭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华裔作家,其作品已进入美国当代文学经典。她的创作将真实和虚构有机结合,富有深度的象征意义。她以自己独特的叙事话语,完成自己及华裔属性的确立。基于这样的前提,从文类角度分析她的传记成分较重的作品,以探讨汤亭亭创作中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5.
The Joy Luck Club centers on Chinese-American mothers' American dreams and shows readers how Chinese-Americans, especially the youth, live a life while confronting the contradictions of a weak motherland culture and a strong American culture through depicting four Chinese-American mothers' illusion and disillusion.  相似文献   

16.
重读女性的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身体写作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土壤上重要的蔚为壮观的文化事象,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论文选取了女性身体的视角。通过对男女身体的本质差异性、女性身体作为异己存在的历史记忆和女性身体自身所蕴藏的文化颠覆性三方面问题的细致探讨,揭示出当下重读女性的身体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女性身体正是女性进行身体写作的物质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历史上,从早期的全面排华到现代华人被称为"模范少数民族",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是各种歧视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简要论述了美国社会对华人歧视的现当代状况,探析了成因及华人如何改变自身处境,彻底消除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鱼璧玉纽巫幽工1塑鱼byAmyT助isoneofth。伪址b.st sel】ing伙拍如in Am州ca in 1989.It tells.涌cing目洒血.conc翻助明奴加甲piness,曲g时,幼.faDdjoyof拓址介口心姻who加吐苗别血to theU苗忱月S栩山韶丘。mC五加aou阮eve oflil比ration and it ab曰d印加招p即chofo颐caibarrieI’s aDd elnotio朋Ic的nicts加tweenmoth.rs曲d山川ght川.Suyu幼Woo 15 the wo刃。an whoc~冲with theidea of se坛恤9 uP Tb ejoy Luckclub,助d的on the ott峪rt知ree Cbinese喇心me。,anin朋面grar血to SanF“口cisco,比甸种叼with加li即明阳rt.Ind幼5 …  相似文献   

19.
旅美作家聂华苓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移民形象,尤其是女移民。如《桑青与桃红》中无家可归、全世界飘零以至于精神分裂的浪子桑青,《千山外,水长流》中到美国寻亲、寻根的中美混血儿莲儿。她笔下的移民形象前后有很大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大环境的变迁、作家身份认同的变化。而作家身份认同的变化与作家在美国的时间长短及写作语言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chools should promote cultural pride and engage students in ethnic traditions is hotly contested. To contribute to this debate,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whether school cultural socialization predicted adolescents' engagement in school over time and whether this relation was mediated by school climate. Data were collected in four waves during a two-year period from 254 African American fifth-graders (53.9% males; Mage = 10.95 at Wave 1) enrolled in three public middle school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frican American youth who reported more school cultural socialization also had greater school engagement over time. This longitudinal relation was fully mediated by youth's perceptions of school climate. Implications for how to promote African American youth's perceptions of schools as culturally sensitive and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