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6月30日,经济参考报走完了她的第一个十年。十年,3247期报纸,把它摞起来高不过57厘米。但它却凝聚着《经参》人十年创业的血和汗,十年发展的苦和乐,十年奋斗的情和爱。在别人看来,它也许只是一堆旧报纸,而在《经参》人的心目中,它却是一个印记、一座丰碑——它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由“浅水”走向“深海”留下的一个印记;它是新华社“探索、丰富、充实、发展经济宣传”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2.
30年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30年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30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神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档案事业在改革的大潮中恢复、整顿、巩固、提高、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期刊的繁荣 是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来,由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新闻事业兴旺发达,新闻专业刊物也呈现出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期刊就有30多种。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先后分别创办了《新闻业务》和《新闻战线》这两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新闻专业刊物;1960年8月上述两家刊物合并,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三家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档案事业不断奋进的3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辽宁档案部门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动自身改革,主动地服务于辽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政冶和经济生活中枢神经的国务院各部委(局)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记者》杂志社为配合各部委宣传部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增强《中国记者》杂志的服务职能,10月20日下午,在新华社新闻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了“各部委(局)新闻宣传工作联谊座谈会”,30余家部、委、局新闻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座谈会。新华社秘书长蔡名照、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许必华、徐人仲参加了这次座谈。座谈会由本刊总编辑余振鹏主持。蔡名照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兄弟单位包括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新华社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中国记者》是新华社领导下的面向全国新闻、宣传界的大型新闻知识月刊。创刊7年来,  相似文献   

6.
十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下,江西在加速发展经济上却迈出了快节奏的步伐,书写出了再度辉煌的诗篇。电视系列片《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简称《源头》),以翔实的资料和无可争辩的事实,再现了这一辉煌。《源头》播出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电视载体全面展现江西  相似文献   

7.
刘美彤 《大观周刊》2012,(34):30-30
一、在现代社会商业大潮中佛教面临的新困惑 佛教呈现出商业化、世俗化的倾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佛教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佛教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制约着佛教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档案事业不断奋进的3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围家档案局的指导下,辽宁档案部门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动自身改革,主动地服务于辽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1986年12月的一天,为新生的《中国记者》准备的20多个封面在新华社社长办公室的地面上一字排开,社长穆青,副社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郭超人等同志及编辑部的几位编缉围在那里,热烈地讨论着…… 1987年1月,经过两期试刊,由《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三刊合并而成的《中国记者》正式面世。 这一年,我国新闻采编人员已达70700人,报纸2191家、电台213家、电视台220家。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激流勇进,对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的报道及其自身发展呈现出鲜明时代特色,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深度报道年”……  相似文献   

10.
伴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新华社在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的征途中,新的事业不断涌现:1980年5月,新华社主办和出版的时事政策性刊物《半月谈》与全国读者见面;1993年1月1日,新华社主办和出版的第一张综合性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创刊发行;1993年10月,新华音像中心成立。作为《半月谈》杂志、《新华每日电讯》报、新华社音像事业创办人之一的闵凡路,抓住了新华社创办杂志、报纸和音像的机遇,谱写了自己的创业三部曲,铺就了一条开拓进取的创业不凡路。他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令同行赞叹,为新华人瞩目。笔者在与他谈及这些创业之事时,他语气平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以经济生活热点问题作为报道重心的经济类报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经济日报》作为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传统经济类报纸,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报道特色。本文从微观操作层面的报道特色入手,分析新版《经济日报》如何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因此,主流媒体做好经济宣传责无旁贷。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专业经济广播,是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先行者。它顺应改革潮流,突破了传统综合广播的模糊定位,首创了大板块互动的崭新广播形式,带动广播走出低谷。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大浪淘沙,全国逐步形成了一支由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和各级地方电台经济广播共同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化经济广播队伍。近年来,各台除出色完成本地的经济宣传任务外,还联合打造合作平台,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诸如配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宣传的《经济新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共享世博盛宴》、百集系列报道《经济转变100问》、纪念建党90周年的重  相似文献   

13.
基本任务与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走过了20年不平常的历程。 1980年1月,新华社党组决定正式成立新闻研究部。1982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撤销新闻研究部,设立新闻研究所。 重视和强调新闻研究工作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早在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成立不久,就在瑞金创办了新闻业务研究性刊物——  相似文献   

14.
一作为编辑,我每天都接触大量稿件;作为读者,我每天都浏览许多报纸。但真正能打动我心、催我泪下的文章实在少见。然而,不知怎么的,一篇我本来不想花功夫细读的长篇通讯——《驶向世界的航程》(新华社1月14日播发,人民、经参等报在显著地位刊登,以下简称《航程》)却抓住了我的心,唤出了我的泪。春节期间回山东,一位在工厂工作的朋友对我说:“你们《经济参考报》前些日子登了一篇长文章,叫《驶向世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期间,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特邀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公益微纪录片及融媒体报道《"移"路同行——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五年间》经新华社各渠道发布后,引发强烈反响,产生刷屏之效。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对新华社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从《出版要为加快改革开放服务》一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出版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肩负着双重的使命,既要为全国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服务,又要加快自身的改革开放。出版工作者需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连电视台《英语新闻》栏目与大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手推出了大型电视报道《大连外商投资企业巡礼》特别节目。特别节目集中报道了近20家投资大连的优秀外商投资企业,报道的企业或是大连市的纳税和出口大户,或是履行社会责任突出的优秀外企,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对大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节目从策划到播出,得到了市政府、企业和众多媒体的关注,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对这一特别节目做了相关报道,中外观众叫好声一片,许多观众还纷纷向栏目组反馈,希望重播这一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竞争形势和新的媒介技术为媒体发展和经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多样的思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发展大潮中。起步稍晚的“中国军团”亦不甘落后,纷纷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为例浅析我国中央媒体的立体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陆峰 《新闻通讯》2010,(11):23-25
当前,江苏经济正处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第三次转型赋予经济报道以前所未有的机遇。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江苏已经历过两次经济转型。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继而向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均围绕当时的乡镇企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热点,推出了一批具有时代色彩的名篇佳作。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新疆经济报》(维吾尔文)创刊20周年,在《新疆经济报》(维吾尔文)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同行共同回顾《新疆经济报》(维吾尔文)20年走过的历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新疆经济报》(维吾尔文)作为新疆唯一一份维吾尔文经济类报纸,见证了新疆改革开放事业最为活跃的20年,为新疆改革开放稳定事业加速发展作出了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