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国的先贤圣哲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与刑事惩罚的关系,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刑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涉及如何确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者倡导的重道德教化、礼刑并用、德主刑辅、慎刑恤刑等一系列刑法思想,对当代中国预防惩治犯罪,构建和谐刑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荀子》中,礼法不仅走向了高度的融合,而且获得了崭新的内涵。荀子吸收了法家狭义上的"法",即"刑",这是礼法融合的第一重内涵;礼法融合的第二重内涵是礼的"法"化,即礼的外在化、规范化、客观化;更为重要的第三重涵义是",礼法"被赋予儒家意义上的道德修养的内涵。通过对法家之"法"的道德化改造,荀子不仅克服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的对立,而且也推动了"道德儒学"向"政治儒学"的过渡与转换。  相似文献   

3.
宋代士大夫所谓的"法"在广义上包括儒家传承之"礼"与律令所载之"法"。由于政治理想与文化属性使然,两宋士大夫认为礼是解决一切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之法。但在政治实践与法律运行中,又不得不依赖律令之法。因此,"先德后刑""明刑弼教"的法律观念必然成为两宋士大夫的主流认识。  相似文献   

4.
儒家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等“礼”的传统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之道和人生哲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在先秦儒家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孔孟荀礼论之差异,逻辑联系及其特点,孔子兼综“德”,“礼”,以“礼”释“仁”,孟子礼,义并论,统合情,理;荀子尊“礼”重“法”,综合“仁”,“义”,“礼”,孔孟荀礼论探究至善,重视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注重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形上意义,它奠定了传统礼教或名教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6.
儒家礼学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它对我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儒家礼学的核心。本文从儒家礼学的视角,就礼学的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三个方面,探析了儒家礼学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分析了传统武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的儒家礼学原因。这对从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来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重要意义,对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熟悉儒家的礼乐传统典籍,对礼的态度与儒家有联系,更有明显区别。其联系在于他并不反对有益于治理社会的礼,其区别在于他主张节礼。他在反思西周礼乐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非乐""节葬"等主张在内的节礼思想。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春秋时期,儒墨两家同样出于现实关怀而反思礼,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儒家力主"克己复礼",回复西周礼乐之大统;墨家则反对一切繁文缛节,主张"背周从夏",走上了"节礼"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孔子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是在强调治民以德礼而不以刑辟,其历史背景应是针对春秋晚期出现的德礼与刑辟之间的争论与抉择而表明自己的立场,其历史渊源则可追溯到叔向那里。叔向和孔子的抉择有着深层的历史背景。《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与"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还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法为参照,先秦儒家之“礼”在总体上就是法;在机制上,“礼”蕴含着“法”(“刑”),“礼”“法”(“刑”)结合是儒家法的运行机制;在原则上,“法”(“刑”)以“礼”为指导原则,“礼”是“法”(“刑”)之理;在内容上,“礼”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各种部门法,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婚姻法、商法等。因此,先秦儒家法实质是“礼”与“法”(“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法系在中古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夏法律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西夏刑事法律制度借鉴了儒家“德礼为刑罚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礼刑观,在罪名设置上严惩“十恶”及其他有损伦理纲常的犯罪,并通过限定亲属犯罪来维护家族伦理关系。在刑罚的适用上,强调“明德、慎刑”试图通过恰当的教化使民众服从;在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上,亦遵循儒家一贯的“士庶有别”的等级观念制定特权法。西夏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吸收借鉴以“礼”为核心的法律文化与自身法律文化相融合,从而成为中国法制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