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生平治学重在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义假借,且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其著述总编为《春在堂全书》,共约500卷。《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10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结合晚清文化和学术之思潮,首分10类,条分缕析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揭橥了其在晚清杂著类笔记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3.
姚锡光是晚清政坛经历较为复杂的封建官僚,政声、业绩虽不能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中兴名臣相比肩,但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东方兵事纪略》(以下简称《纪略》)、《东瀛学校举概》、《筹藏刍议》、《筹蒙刍议》、《姚锡光日记》等,这些著作对军事、教育、民族问题都有不俗的见解。由于晚清人物众多,学术界尚无人对其做专门研究。本文拟对姚锡光的生平做初步的梳理,重点研究《纪略》的思想内涵、编纂特色和学术影响。一姚锡光的生平姚锡光(1857—?)字石泉,又作石荃,江苏丹徒人。1877年1月至1882年2月,由李鸿章举荐,随首任驻日公使何…  相似文献   

4.
傅云龙是晚清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贡献卓著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他的形迹渐被尘封,著述渐被遗忘,其人其事已鲜为世人所知。本文拟就傅云龙入仕游历及其《游历图经》做一简单梳理勾勒,以期有裨于晚清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傅云龙是晚清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贡献卓著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他的形迹渐被尘封,著述渐被遗忘,其人其事已鲜为世人所知.本文拟就傅云龙入仕游历及其<游历图经>做一简单梳理勾勒,以期有裨于晚清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徵著述考     
晚明会通中西的天主教学者王徵,一生著述很多.根据他的七世孙、清朝嘉庆年间的王介所记,"有数十种,累百万言".王微著述在王徵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文献交流史、中国科技史、中国语言学史等领域的学术价值很大.因王徵忠于明朝的立场,决定了他的著述遭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查禁、损毁,加上历史上的损佚,其著述所存仅十之一二.但历代学者对于王徵著述的搜集和整理却没有间断过.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全面梳理王徵著述,以飨学界.  相似文献   

7.
扬州图书馆藏清抄本《同光年间扬州名人文稿》辑纂人未署姓名,据书中三则批语,可知为甘泉胡文渊抄存。该书收录求声社20位学人,于戊寅正月至己卯正月逐月会文所作。总计存录20家文42篇,诗54首,以及拟题二百余条。因诸家著述罕有传本,《文稿》所录为硕果仅存。诸家所作及拟题,以“通经考古”为重心,表明扬州学派学术传统在同光之际的延续。拟题多而成文少,折射出治学环境恶化对学术的冲击,从中可见扬州学派在晚清已呈颓势。  相似文献   

8.
岑映  方芳 《图书馆杂志》2023,(5):128-134
本文以建立定海黄氏特色馆藏资源为目标,通过数据库检索、实地走访、学者交流、文献研读等方式对定海黄氏著述版本及研究成果进行调查,进一步提出从文献资源规划、采集、共建共享、数字化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旭敏  邓明 《档案》2023,(1):42-47
文章在考述晚清进士王烜的家史、师承、从政、赈灾、史志研究、著述存佚等方面的同时,还探讨了其诗文的思想性、艺术性,从中不仅可以窥视王烜的生命轨迹,还可以了解到晚清以降的陇右历史、人文和社会情状等。  相似文献   

10.
手工作坊式的出版方式,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文不苟作"的著述出版观念和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晚清报人通过"报"附于"史"、"报"高于"史"和"报"异于"史"的逻辑进路,颠覆了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和"文不苟作"的著述观念,论证了报刊的新闻性,标志着近代新闻意识的觉醒.晚清著述出版观念转型和新闻意识的形成,既意味着读报时代和大众社会的来临,也意味着文化权力由超越性士人向职业化报人转移.  相似文献   

11.
黄丕烈是清代乾嘉时期苏州的著名藏书家,所藏皆为善本,同时他还刻书、校书、赏鉴书,并写作了大量极具价值的题跋。姚伯岳撰写的《黄丕烈评传》是第一部完整地反映传主一生事迹与思想面貌的人物传记,不仅全面地写出了这位藏书家在藏书以及在版本、校雠、目录学等领域的创造性成就,同时更刻画出他对于古书如魔似痴的心灵世界,让人对这位传统文化的赤诚护卫者、传承者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2.
黄萱因"门风家学之优美",被选聘为陈寅恪的助教,帮助他学术研究14载.期间,她购买了大量书籍,逝后,藏书被无偿赠予厦门市图书馆.探析其藏书风范和特色、藏书思想及价值,可知黄萱藏书是研究陈寅恪后期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典籍日就澌灭,诚乃“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清朝定鼎不久,文教大兴,与以黄虞稷为代表之众多江南藏书家彼此频繁往还,艰辛地聚书、刻书以保存图籍、播衍学术、陶铸学风,从而使传统文脉绵延不绝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14.
逐一甄别苏州大学图书馆馆藏几十种黄裳藏书,从中选录集部古籍题跋九种,并加以浅释。因所录诸条多是首次发表,故对黄裳的藏书题跋以及对明清集部古籍的研究多有帮助,从中也能看出黄裳的藏书观。  相似文献   

15.
《皇舆表》是清康熙年间奉勒编纂的一部重要地理著作。该书的初修、增修跨越了二十五个年头,先后两次开工刊刻,皇帝为此书两次作序。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该书可作为图书馆古籍编目人员宜重视考订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6.
黄本骥是清代道咸年间一位重要的湖湘学者,但目前关于其家世及生平的研究尚存在不少空白。本文以《宁乡田心黄氏四修支谱》为主要材料,略述其家世背景,并结合黄氏著述,考辨以往研究中对其生卒时间、出生地点、求学应试及师友交游等方面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交流论”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主要贡献者之一黄纯元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界的一颗流星,璀璨可惜短暂。文章回顾了黄纯元先生的学术生涯及“知识交流论”的核心理论主张,指出“知识交流论”是在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下争取图书馆学学科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图书馆学知识生产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堪称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作品,总集的编纂也是清代学术风尚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总集均有著录,从其对总集的定义到各总集的著录,凸现出了批评意见,即批判真赝错杂,批判先自表彰,批判互相标榜,批判略远详近,批判兼收滥采。  相似文献   

19.
扬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徐公文集》一部,为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之诗文集。此本经明末清初著名收藏家朱之赤批校,内附手书题跋七则,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经考辨,此抄本之祖本为宋明州刻本,现为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国内各大图书馆所藏《徐公文集》清抄本皆属此抄本系统。另陆心源旧藏影宋抄本所据之祖本与此宋本不同,属另一抄本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珍藏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为依据,以“黄丕烈题跋”为讨论范围,旨在对黄丕烈是书题跋进行梳理,搞清楚《穆天子传》所载黄丕烈题跋情况,还其题跋旧貌,为学界提供完整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