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A2):121-122
现在的体育教学应将重点放在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建设上。在我看来,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活动就会进入科学、自觉、愉悦的状态。本文结合实践对初中生体育意识素养的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学生长远素质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指学生在体育学习或体育锻炼中所应具备的,符合终身体育锻炼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内容包括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素养;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相似文献   

3.
林炳利 《教师》2020,(8):71-7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就初中体育学科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在准确预估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努力调动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加强运动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培育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注重通过体育课教学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此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深入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以游戏创新学习方式、以鼓励性评价为导向、以丰富教学方法为依托、以亲身实践为重点等科学有效的策略,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掌握最起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才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责任素养和创新素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林永宏 《成才之路》2023,(6):101-104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评判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准确性。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从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概述出发,对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作用,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孔秋梅 《成才之路》2022,(13):95-97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文章从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增强学生体育体验,开展课外延伸活动、拓展学生运动视野,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树立体育品牌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新时期提出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努力实现小学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在需求。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也是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实际要求。在充分尊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如何用核心素养理念,打造体育新课堂,让教学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赖华欣 《成才之路》2022,(5):139-141
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提升体育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文章重点探究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初中生健康意识培养策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体育教学模式,融健康理念于日常教学中;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抗压...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体育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要,这一核心素养强调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教师应重视小学体育教育,并结合课程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伴随新课标的发展与引导,在现代有关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有关教育部门和家长们的重视。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养成学生意志的主要有关场所,在核心素养下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更有助于学生健康意识的提升、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的养成。本文将以小学体育为基本出发点,围绕有关核心素养对有关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体育以及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所习得的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主要由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德、运动技能与习惯三维度构成。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长期培育、三维度协同发展的过程。要以学校体育课堂为主要阵地,同时充分发挥课余体育锻炼、家庭教育等在落实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88):122-123
作为学生发展必备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既是当下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的一个热门课题。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把握体育核心素养这一基本原则,不断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并通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增强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初中体育课程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之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要转变原有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意识,着眼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和素养,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学习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初中体育课程的精彩魅力,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初中体育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紧扣学生、教材和教学的特点,优化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等环节,着力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有效提升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施,使得体育教学由素质教育朝核心素养教学方向不断转变。初中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指体育健康意识、体育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体育品德,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但是,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体育教学创新刻不容缓,文章从核心素养角度,就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大背景之下,以中学生为对象,综合运用了特尔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科学方法构建新时代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在校中学生600(男女各300)名,以此评价体系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发现其中体育保健、运动损伤、信息技术应用三方面得分较低,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层不重视、体育教师不思考、家庭体育意识不足造成的。以提升中学生体育素养为目的,围绕体育课堂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和课余体育管理三方面开展工作,其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完善中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和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当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体育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论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体育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8):124-125
伴随核心素养教育如火如荼的推进,初中体育学科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也日渐提升。教师把核心素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形成终身健身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体育的学科优势在于重视对学生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及运动能力的培育。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如何通过引导探究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认知,由认知上升到实践,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自主实践中增强运动能力,在循序渐进的运动中锻炼心理素质,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深化培育。  相似文献   

19.
“体教融合”政策的全面实施,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指引。以体教融合为研究背景,采用文献综述法与逻辑推理法,总结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局限,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为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结合体教融合,提出以下解决路径:以丰富教学活动为核心,以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和完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育体育德相结合为目标,来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高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从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出发,分别从大纲修订、教学内容遴选、教学过程把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重构四方面探讨了课程改革问题,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