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物理中有些问题涉及的物体运动具有周期性或对称性(例如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而题中又没有对某些条件进行限定或约束,使它成为一种多解类的问题.这类题的难度不一定很大,但如果答题者不够细心,往往只按特殊情况来处理,而忽视一般情况,导致解题结果只是一个特殊解,造成丢解.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中有些问题涉及的物体的运动具有周期性或对称性(例如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而题中又没有对某些条件进行限定或约束,使它成为一种多解类的问题,这类题的难度不一定很大,但如果答题者不够细心,往往只按特殊情况来处理,而忽视一般情况,导致解题结果只是一个特殊解,造成丢解。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中,会遇到很多关于周期性的问题,如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波动、交流电等.解这类问题在没有约束条件时,均有无数组解,这类问题在高考中也时常出现,但由于周期性会造成多解,所以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漏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多解问题.要解答好多解问题,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类问题是高考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多解问题,提高考生对这类题的解题能力,提高考生的高考得分能力,对广大高三师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造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多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电性不确定造成多解; 子运动的周期性造成多解.  相似文献   

5.
已知机械波在2个不同时刻的波形及某些物理量可求另一些物理量. 解答这类问题应注意两点:1.波传播的双向性;2.波动的周期性.由于这2个特点;故这类问题通常有多解.有时根据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得到问题的特解.  相似文献   

6.
已知机械波在2个不同时刻的波形及某些物理量可求另一些物理量.解答这类问题应注意两点:1.波传播的双向性;2.波动的周期性.由于这2个特点,故这类问题通常有多解.有时根据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得到问题的特解.  相似文献   

7.
赵平 《中学文科》2009,(8):90-91
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周期性,即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空间位置具有时间上的重复性.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有些圆周运动问题的解不是单一解,而是系列解,也称为多解.因此在分析圆周运动与其他运动相联系的问题中,首先必须根据圆周运动的这一特点判断其是否是多解问题.如果是多解问题,必须寻找各种可能解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而得出通解的一般表达式.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学生参考,以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振动和波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解问题。可在求解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常常会漏解,这正是振动和波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振动中产生多解问题主要是因为振动具有周期性,振动物体达到某一位置可能有不同的时刻;在波动中,波形的周期性变化和同相质点振动的一致性是产生多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成 《考试》2000,(10)
在振动和波的有关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多解情况,这也是振动和波的内容中的难点。振动中产生多解问题主要是因为振动具有周期性,振动物体达到某一位置可有不同的时刻;而波动中,波形的周期性变化和同相质点振动的一致性是产生多解的主要原因。基于以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波动问题的周期性及多解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复习的难点.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周期性、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以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不确定性都是形成波动习题多解的主要原因,解题时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漏解.现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匀速运动方程s=vt中,将t视为自变量,s为应变量。这样,t与s就满足以v为斜率的线性关系。在TOS平面上就可以作出它的图象来,它是运动中每一个时刻t,所对应的点(t、s)的集合,我们称它是运动位置图。而二个运动的位置图所得交点(t、s),表达了行程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某些数量关系。这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可转化为解  相似文献   

12.
带电粒子只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多种原因会使问题形成多解,如:带电粒子的电性不确定、磁场的方向不确定、初速度的方向不确定、临界状态不唯一、运动的周期性、初速度的大小不确定等等,下面分析几个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13.
点评 在中学阶段,一般只讨论机械波沿一直线传播的简单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波的传播方向有两种可能,这就是波传播的双向性,常会导致机械波问题的多解.此外,波源振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波的传播则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也会导致多解问题.因此解答上述多解问题时需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漏解.  相似文献   

14.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由于交变电压做周期性变化,所以粒子的运动及相关的物理也做周期性变化,解答这类问题,若审题不细,把握条件不严密,分析物理过程不全面,则往往导致漏解或错解.现先以例(1)为例分析这类问题中存在的一些关于是否有漏解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一、波的空间周期性形成多解 由于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具有周期性,某一时刻具有相同振动特征的质点可能存在多个,在只知道某两个(一般提供两个)点的振动特点时,其间的波形可能有多种,故形成多解。  相似文献   

16.
由于介质中各质点的周期性振动,导致波也具有周期性.某段波形的反复出现,使得问题复杂化, 出现多解.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质点振动方向的不确定导致的多解[例1]如图1为一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图中P点为介质中的一质点,此时刻恰好过平衡位置.已知其振  相似文献   

17.
波动问题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波动的多解问题,更使学生难以掌握。波动的双向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是出现多解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在解题中就会造成解答不完整,或用特解代替通解的现象。 1 波传播的双向性导致多解 若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波的传播方向或者质点的振动方向(对给出的波形图),就会出现多解,但是,学生在解题中往往凭着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地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  相似文献   

18.
一、波动多解成因波动图象的多解涉及有:波的空间的周期性;波传播的时间的周期性;波的双向性;介质中两质点间的距离与波长关系未定;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未定等.  相似文献   

19.
王忠明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2):30-31,33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难 ,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造成 :(1)机械波研究的是多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 ,它要求学生能从空间和时间上同时考虑某一个问题 ;(2 )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中本身是一个难点 ;(3 )造成机械波的多解问题的物理情景比较多 ;凡此种种造成机械波的多解问题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下面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讲解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一 由于波的传播方向不同造成的多解问题例题 1 在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个质点 ,ab间距为L。某一时刻 ,当a点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时 ,b点刚好在平衡…  相似文献   

20.
邓革周 《初中生》2018,(3):28-30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还具有旋转不变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与圆相关的某些问题会有多解.请看下面的例题. 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不确定产生多解 例1一个点到圆上的最小距离为4cm,最大距离为9cm,则圆的半径为____cm. 解:该点不在圆上,但没有确定在圆内还是在圆外,应分点在圆内和圆外两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