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个性说     
个性是宝贵的,共性孕育个性,个性又超越共性,升华共性。个性使大自然千姿百态,神奇无比;个性使大人间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大自然有个性,故能产生天下奇观:奇花、异石、流泉、飞瀑、名山、大川……大人间有个性,故能造就天下奇才:独特的思维、独特的发现、独特的发明、独特的创造……个性即锋芒。没有锋芒的思想,是浅薄的思想。个性即风格。没有风格的艺术,是平庸的艺术。个性即神韵。没有神韵的作品,是苍白的作品。个性即创造。没有创造的生活,是贫乏的生活。泯灭个性的文化,不可能有文化的振兴;泯灭个性的科学,不可能有科…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存在着同一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同一性即文化共性,差异性即文化个性。具有地域性或世界性的文化共性总是通过民族性的文化个性反映出来的。本文拟从归化的角度,谈如何在译入语中转换原语形象,再现民族文化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也是两种文化的大接触。不同文化在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这种共性与个性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即表现为语言运用的异同。文章通过对中西方语言中颜色词词义联想异同的比较分析,说明语言的理解与翻译离不开对文化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与翻译相对等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或特性。共性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而个性在构成翻译必要性的同时,也造成了翻译中的障碍。个性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翻译中的不完全或无对应现象;翻译等值只能是相对而言。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即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来探讨翻译相对等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积淀和培育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文化形态.民族院校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彰显个性,还要强调德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的共性基础及个性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共性是英、汉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根本保障,而文化个性则是造成英、汉跨文化交际之冲突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模仿作为山寨文化生产的主要手段,既具有一般模仿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即平民性、形似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文化在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这种共性与个性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即表现为语言运用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表示颜色的词语,但是颜色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又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来避免在语言交际中因文化传统不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促进跨文化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开发教学资源和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就阅读教学而言,目标的确定有其共性和个性,共性即《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个性即每组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共性要求教师从学段目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共性与个性相互依存的艺术生命体。其共性体现在美学特征和多种表现手段上;其个性则由类型化个性尤其是个体化个性等多种因素构成。缺乏个性的音乐必然一般化、公式化,没有感染力;缺乏共性的音乐则易出现“非音乐化”倾向,也难以为听众所接受。因此,音乐家必须努力寻求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共性又要彰显个性。共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本的始终要坚守的刚性的确定的培养目标,坚持共性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展开;个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差异实事求是的体现,彰显个性要围绕“怎样培养人”来展开,要以权利为核心培养法治意识,以实践为核心培养创新意识,以讲效益为核心培养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3.
假日时光     
拓欣 《海外英语》2011,(9):34-35
漫漫长假总算过完了,一定有很多精彩故事发生吧。有没有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出去游玩呢?看看老外朋友都去哪儿玩了,你的精彩出行经历也欢迎与我们分享哦。  相似文献   

14.
动物习语是人类文明和语言进化的标志,是各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积淀。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英汉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内涵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和不对称性。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通过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对比,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析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纯粹审美判断虽然没有概念的客观有效性,但其存在情感的主观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对这种普遍性要求进行演绎。对纯粹审美判断进行的演绎,既要探寻其主观的根据,又要阐明其客观上的表现及其可能性条件。鉴赏判断的特性为普遍性与个别性;鉴赏判断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就是鉴赏的原则,即必须以鉴赏判断在逻辑上的形式特征为指导来进行,而不能从经验中去寻找,因此,这种原则只能是主观原则。  相似文献   

16.
熊十力哲学将真实存在归结为“本心”或“实体”。而本心或实体有两个维度的含义,即个体性与普遍性。在两个维度之间,熊氏哲学表现出从突出个体性滑向强化普遍性,并陷入普遍主义立场的取向,从而消解了个体性。  相似文献   

17.
傩、道两者之间互融互补。由于地域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道教之于傩的影响必然受其制约与再塑造,形成拥有其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本地域宗教文化,形成傩文化与道文化传承发展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的完成是一种压缩式的现代化。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第二次现代性下的风险社会的特征也在中国表现出来。风险社会催生了中国的个体化,同时个体化也是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在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下,中国个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民众的个体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推动有着自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重新研究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特点是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哲学思潮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儿童观,以进步性、普遍性和规律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思潮导致人们把儿童看作“贫穷”的个体,而崇尚差异性、多元性、特殊性和无序性的后现代思潮则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到儿童的“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