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发校本课程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宁都是早期客家文化的摇篮,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现象并传承了明显的客家文化特质及精神。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利用宁都丰厚的客家文化来构建校本教材而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看,宁都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宁都客家文学有悠久的历史,创作成果丰富,客家文学品质纯净,出现四次创作高峰,并呈现独特的客家文学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赣南客家聚居区保存着种类繁多的礼俗仪式,这些仪式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近年,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下,一种为国家权力所操控的现代"文化展演"运应而生,并在形式上重现了村落中的民俗礼仪。以宁都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为例,通过文化事项在仪式与展演两类场域的比较,阐明赣南客家文化在仪式与展演的相互转换中,逐步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4.
宁都客家话的疑问语气系统包括疑问句式、疑问代词和疑问语调。其中正反问句疑问句式类别繁多,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表疑问的合音词。有些疑问句式、疑问代词等具有过渡性质,也见于赣语中。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又因其发展的地域性显示出独特的多样性。论文在岭南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重要源流的基础上探寻两者的关系,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相似性,以“客家古邑”河源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对于今天保护客家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扩大客家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推动客家音乐文化的动态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推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构建政府政策式传承、教育研究性传承和市场经济化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6,(6):17-22
构建客家学教学研究信息支撑体系,彰显客家学学科的功能与价值,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路径是:客家的界定→客家学的确立→客家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客家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客家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客家学特色资源的识别和挖掘→客家学特色资源的汇聚、标引和整合→对接特色办学和创业教育的需要建设客家学课程体系→通过客家学的教研与实践传承、弘扬和创新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产业化和客家产业文化化,实现客家学教研与创新实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杨义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1):108-110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山地文化——客家文化 ,1 9世纪后期 ,逐渐形成了“新客家文化精神”。黄遵宪和丘逢甲可以说是客家文化在近代中国发愤图存中的双璧 ,而林风眠、李金发则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客家文化的诗与画的双璧。  相似文献   

12.
客商教育具有劝勉后学、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崇文尚武、致富兴教等特征。其根源是客商流离失所艰苦环境的造就,是客商强烈危机意识的反映,是客商对传统华夏文化精神的吮吸与沉淀。现代教育的全民性、终身性、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等特征,与客商教育形成了种种冲突。两者冲突的结果形成一种融合的趋势:读书礼仪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科举教育演变为全民教育,客商教育逐渐与社会生活融合,光宗耀祖逐渐与国际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现代条件下 ,它唯有放弃原有的文化优越感 ,才能找到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交流的契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与区域性的客家文化存在着矛盾冲突 ,但也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和内在需要 ,通过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客家文化必然能创造出一种既具有传统优势 ,又具备现代性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资平作为一个客家文人 ,客家文化在他身上印上了深深的烙印 ,影响着他的一生。客家文化中的儒家教育为他打下了文学根底 ,但其中的功利主义观念又促使他走上了汉奸和文痞的道路 ;客家人的开拓精神使张资平成为创造社元老 ,还使他在情爱小说创作方面“开风气之先”;他的宗教观基本上是建立在客家传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 ,时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 ;客家的风俗习惯也往往成为他小说的重要背景和情节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哲学意义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生态民俗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均有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客家生态民俗文化是儒家"天人合一"观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继承与发展,并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而言,包括客家生态民俗文化在内的土著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保护和发扬土著文化最关键的是要坚持文化多元化的方针,坚决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我们需要对客家文化进行市场化移植,从而使客家文化真正走向市场,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对客家文化市场化移植的现状、时代要求和形式进行探讨更有助于为客家地区带来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17.
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源自北方、曾盛行于黄河流域的萨满文化、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融合客居地崇尚巫鬼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对客家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存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和主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中原文化多次南播,将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内涵的文化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并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起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客家研究的实体资源为基础,依托CNKI系列数据库、全球案例发现系统及其他各类型数据库和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检索、类集和分析众多的客家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案例,构建高度契合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学界和业界需求、虚实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对客家研究信息资源和服务进行高度的集成与整合,构筑嵌入式、一条龙的学科化信息服务新体系;深度研究和探索客家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发展规律,指导业界突破制约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客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值。  相似文献   

20.
客家族群是台湾的第二大族群,拥有极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本文通过整理台湾客家族群的日常食俗和年节食俗,具体分析了咸菜和粄这两种典型食物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弘扬并传承台湾客家饮食文化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