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是以人管人,校长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管理的随意性很大,也造成了很多不透明和不公正,现在依法治校讲究的是用制度管人,以人为本,不管换了哪个校长都要按规章、条文办事,杜绝了随意性,也使被管的人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2.
正气。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现代校长尤其是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应讲正气、讲政治,光明磊落,诚信正直,以自身正气感染熏陶师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一正压百邪”,“身正不怕影子歪”。校长的人格、品质、修养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行为习惯、工作作风,并由此形成校长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正>校长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位置。有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要当好一个校长,必须练好内功,抓住关键,树立正气,凝聚人心。要重视素质的培养和我们传统印象中对校长的要求相比,现在对校长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更高了。我认为一个好的校长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非权力因素,主要是指校长的威信、人格、才能和学识、情感等,它是一个使他人产生自觉追随和服从的能力。一、校长的威信、人格因素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重身教是校长重要人格的体现。李瑞环同志赞扬陈毅的人格时曾说:“做人的工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校长做的是人的工作,要做好工作,就必须靠真理,靠人格,而不是靠权力。公正生威,廉洁生威。一个公正、廉洁、勤政的校长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无疑是教师信任和爱戴的主要因素。今天的校长不仅要懂教育,而且要学会经营。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和各种人打交道,经常会碰到许多与金钱和物质有关的敏感问题。能不能洁身自好,经得起考验,做正人君子,做社会贤达,不仅为教师看重,而且也是社会所十分关注的。教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交流过程,身教重于言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并且经常告诫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必须带头先行。而校长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品位,就必须树立一个勤政廉洁、乐于奉献的形象,树立一个公正开明、诚实可信的形象。因此,校长首先必须淡泊名利,以奉献为乐。其次,校长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既然当了校长,就要心平气和地干工作...  相似文献   

5.
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修身。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修身养气呢?笔者认为,应该去六气,养六气。一、去邪气,养正气当前,一些校长邪气太重。有些校长俨然是一所学校的霸主,话如圣旨,说一不二,不可更改,  相似文献   

6.
钟丽 《河北教育》2011,(5):25-25
端正自我树正气 “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这一点往往被很多校长忽略。教师时时刻刻都会注意校长的一言一行,校长只有自己做好榜样,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才能够底气十足。因此,校长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克服缺点,加强品德修养,做到律己服人,身正带人。  相似文献   

7.
胡海毅:在校长公选中,教育局局长的角色充其量只是组织者,我们搞校长公选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出学生、家长、社会都认可的校长。被公选上的校长不但要管好学校,而且要会经营学校。  相似文献   

8.
作为园长,要调动教职工积极因素,提高管理效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实事求是、办事公道。幼儿园里园长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公正、不徇私,威信就高,不公正的领导业务水平虽高,威信却很低。坚持实事求是,园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以抓教育教学为主,对各项工作要深入调查,不要只听个别人的反映。出现问题先检查自己工作做得怎样,再启发教职工认识问题,共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有利于教职工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园风。园长要组织各部门每月进行工作小结,把工作中的问题从正反方面加以总结,肯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出色的副校长应做到:揽事不揽权;做事不争功;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陪同不炫耀;上下要搭桥。这样才能当好副校长,才能让遗憾远离身边,让合作走到中间。否则,就是失败的副校长。具体可归纳为:掌握四个原则,发挥五大作用。四个原则1.服从原则校长和副校长都是学校的领导,但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在行政关系上,校长与副校长是上下级关系,副校长接受校长领导,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校长有最后的决定权,而副校长却没有。因此,副校长必须具有服从意识,懂得按组织原则办事,尤其要做到三点:一是执行。对经过集…  相似文献   

10.
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修身。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修身养气呢?笔者认为,应该去“六气”,养“六气”。 一、去邪气,养正气 当前,一些校长邪气太重。有些校长俨然是一所学校的“霸主”,话如“圣旨”,说一不二,不可更改,做出的事情不容置疑,错误地把自己凌驾于广大师生之上;  相似文献   

11.
校长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到一个地区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对促进一个地区学校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发挥着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评价要真抓实干,不流于形式,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高中校长校园管理,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专家型”和“杂家型”兼具的校长观、公正客观的评价观、高远创新的发展观;其次还要严抓质量,从教学、教师、德育、学生管理几个方面,提高教学效率;校长还要注重科学管理,切实从本校实际出发,以制度为保障,以师为本,并与他校建立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校长作为一校之长,要有威信,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所谓威信,简要地说就是威望和信誉。德才兼备是树立校长威信的基本条件。 德,要求校长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忠诚老实,为人公正,关心爱护师生员工。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要率领全校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为四化培育人才,因此,校长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要为人师表,要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校长的品德修养对形成坚强团结的学校集体,对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具有很强的向心力。 才,要求校长掌握普通教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
"德服为上,才服次之,力服为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丰而耻智之不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用这几句古语来阐述校长一职。校长的感召力不能仅靠权力来树立,一位校长的人品、才能、学识、智谋等素质决定其魅力,魅力决定其威信,威信决定其感召力。河北省巨鹿县  相似文献   

15.
作谦和待人公正办事———浅谈校长协调下级关系艺术谢述飞为校长,拥有管理下级的许多权力:指挥下级行动,约束下级行为,判定下级优劣德行。一般来说,在校长与下级关系中,校长在多数情况下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由于校长所处的特殊位置,要处理好关系,校长需要更主动一些。很显然,尽管下级通过各种实际行动以求密切和改善关系,手握决策大权的校长却无动于衷,对他们不理不睬,或官气十足,颐指气使,置下级友善亲近的表示于不顾,那么校长与他们的关系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搞好的。要使下级工作按你的要求运行自如,先得使下级不仅服你,而…  相似文献   

16.
惩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在引导,而非罚则,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充分关爱学生的同时要对事不对人,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实施准则下,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惩罚,并树立改过迁善的信念。  相似文献   

17.
传统伦理的失灵,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不是以公正为本位的伦理。以公正伦理为本位,审视现存的校长职业道德要求,存在着公利、他利和校长个人利益分配不尽公正和合理的问题。公利、他利的实现是以校长个人利益的牺牲和摒弃为代价的,有悖公正的原则,亟待转型。从道德取向角度,校长私利与公利的关系应从“公而忘私”向“公私兼顾”转化,校长私利与他利的关系应从“绝对利他”向“己他两利”转化;从道德层次角度,校长职业道德应从“圣贤道德”向“先进性道德”转化;从道德范畴角度,校长职业道德应从“私德”向“公德”转化。  相似文献   

18.
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校长要管好学校必须树立民主思想,发扬民主作风,依靠教师群策群力,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学校管理“机器”能够围绕预定目标运转.校长要树立依靠教师的民主观念.从学校的管理要素来说,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师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要管好学校,校长必须在思想上树立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民主观念.一个学校办得如何,校长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个人的时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构建和谐社会和赢得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校长要有为员工服务的意识。校长应多方位地关心教师。校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校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校长在工作中应充满激情。人情味原则。精心挑选、培养得力助手。与下级保持一定的距离。心胸开阔,得饶人处且饶人。善于沟通、疏理感化。和谐教育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真正的认识和感悟,校长应走在教师的前列,不断地摸索和寻求,引导教师从和谐教育走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公正面临着三大困境:首先,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正和消费不公正现象;其次是政治生活中权利不公正现象令人不安;再次,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机会不公平现象也十分突出。当前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应遵循保证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劳分配原则、调剂补偿原则。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