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厂镇距祥云县城东32公里,属坝区,海拔1960米;北至禾甸乡,南通下庄镇,西通云南驿镇、祥城镇,东至东山乡,为乡镇级的交通枢纽.在1964年,云南省博物馆清理发掘了刘厂镇大波那村北约1公里的战国早期木槨墓,出土了铜棺、铜鼓、编钟等近百件器物,1977年又在距"铜棺墓"约1公里处发掘了一座槨墓,出土了铜剑、铜釜、铜锄等40余件青铜器和锡器.大波那,当地白族语叫做"岛富脑",意为大老爷.  相似文献   

2.
<正>因南水北调工程将影响位于荆门沙洋县后港镇严仓村的严仓古墓群,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对这座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2010年1月20日上午,严仓墓地一号墓出土一批珍贵文物,主要有铜矛、铜箭镞、金镶玉制  相似文献   

3.
赵崇祚为五代后蜀人,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的编纂者。本文在勾稽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赵廷隐墓考古发掘的成果,对赵崇祚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望丛古韵     
吴德翔 《寻根》2005,(6):95-97
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已定居于成都平原。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郫县曾是古蜀国的都邑,郫县的西南郊至今尚有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鳖灵的陵墓和专祠。宋陈皋《杜宇鳖灵二坟记》称:“杜宇、鳖灵墓,在郫县南一里,二冢相对峙若丘山。”为川内最古老的帝王陵墓。  相似文献   

5.
宋王山宋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张店村。2004年发掘的三座墓皆为长方形单室砖墓,为湖北武汉地区北宋时期较流行的墓葬形制。三座墓共出土器物17件,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和较多铜钱。瓷器中特别是两件影青瓷薄胎高足碗和一件莲瓣纹影青瓷高足碗,代表了北宋影青瓷的较高水平。三座墓出土的北宋时期的铜钱14种,共计85枚,为判定墓葬的下葬年代提供了参考。此次发掘对研究本地区在北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习俗有一定价值,充实了本地区的宋墓资料。  相似文献   

6.
凉山大石墓主要集中在西昌、德昌、冕宁,又以德昌六所村居多。大石墓中出土文物主要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饰品。有的墓里发现了稻壳的痕迹,可见大石墓的主人已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西汉末到东汉初,大石墓出土文物有铁刀、铁器、铁削、钱币,还有一些漆器和漆器附件。大石墓的主人是古代邛人,应用了物理学的"滚动代替平移"实现远距离运输巨石的。修建大石墓的目的,体现了自然崇拜,大石崇拜的风俗,也有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寓意。  相似文献   

7.
前蜀永陵     
前蜀水陵是中国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前蜀国(907-925年)开国宝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民间习称“王建墓”,位于中国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市中区西北部。前蜀永陵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墓室建于地面的地上陵墓,圆形墓像直径80米、高15米。基球以土垒筑,曾被民间误传为西汉时期人文豪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旧址而被称为抚琴台。1942年经著名人类学家、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鹦教授等考古发掘,据出土文物确认为前蜀永陵。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该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期一位杰出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林港村在修建村公路王子恩湾路段取土时发现一座明代砖石结构墓,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土随葬品3件,有釉陶罐、青花瓷碗等。此墓系砖石结构,在江夏尚属首次发现这样结构的明墓,对研究本地区埋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1984年,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前蜀王建墓维修保护中,有很多考古新发现:一、在王建墓周围发现大量墓葬,出土文物多件;二、发现规模宏大的王建墓外部建筑遗址及大量建墓材料;三、通过航拍,对王建墓周边环境及历史演变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发现,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
殷陵馆记     
殷陵馆内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的一个部分,坐落在安阳市西北约ZQ里殷墟王陵区的东区.1081年建成。殷陵馆内保护和肩而了一部分殷代的王陵大墓和祭祀坑,还有两座车马坑。走进殷陵馆、仿佛使我们回到了3(八)()年前的殷代社会。王陵大墓与一般的墓葬区别反著。王陵规模公伟,都自“墓道”与相持,最等的带有四道,少的也有一道。可惜的是,王陵大墓被盗严重一十室九空,但从盈余Z物仍可看出王陵随葬之丰富。据传说。1939年,当地农民就是在馆西南侧一座带一条墓道的大墓里挖出了国戊大方鼎。馆的北侧,有两座大墓,即M1400)与武宫大墓…  相似文献   

11.
1972年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考古发掘证明,马王堆是西汉早期长沙国丞相、 侯利苍家族的墓地。2号墓是利苍本人的墓(公元前186年),1号墓是利苍妻子的墓(公元前168年以后数年),这在学术界已得到一致认同。但是对于马王堆3号墓(公元前168年)的墓主是谁,存在很大分歧。一说是第二代 侯利 的墓,另一说是利 兄弟的墓,已争论十余年。最初《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中提出马王堆3号墓的坟“是利 的兄弟”①;《马王堆汉墓》的作者也认为:“三号墓…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港区指挥部在配合"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征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明代双室劵顶砖室墓,经抢救发掘清理,此墓中出土陪葬品8件,有釉陶器、瓷器、灰陶地券等。地劵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籍贯、地点、生死年代等,是一座明代嘉靖年间的墓葬。此墓的发掘清理,为研究武汉地区明代墓葬的形制、葬俗及校勘地方文献史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寻根》2017,(6)
<正>纣王墓位于淇县淇水河畔,由县城的云梦大道东行约8公里到达淇河桥便可看到。冢呈长方形,高12米,长50米,宽25米。墓前有一通巨碑,碑上有"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在1987年题写。纣王墓的北边几十米处,有两个小型墓葬,分别是姜皇后墓和苏妲己墓,三座坟墓呈南北排列。历经三千余年,纣王及姜王后、苏妲己的墓葬还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2008年公布的第五批河南省文物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1982年春天在江陵马山砖厂取土场,发现一座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长4米、宽2.5米、深5.5米,为一椁一棺墓。椁室由头箱、边箱和棺室三部分组成。棺置于棺室正中,上面覆盖竹席。墓内出土大量的丝织品,丝织品上刺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这就是被誉为“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根雕。这件根雕被称为木辟邪,置于墓葬头箱的正中,用树根雕成,虎头、龙身、四足。出土时头向南、尾朝北,前肢立于竹笥之上,后肢立于椁底板。头上扬,嘴微张,露齿,腰微低,短卷尾,作行…  相似文献   

15.
1986年至1987年發掘的湖北荆門包山2號墓,報告《包山楚墓》已于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墓中大量竹簡引起學術界的重視,特别是簡文的紀年,有不少不者討論,發表了一系列意見。這些記年的最後一個,是"大司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歲",墓主左尹昭(?)卒葬即存該年,因此與墓  相似文献   

16.
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华山万松岗,有一座集地方民族特色、石刻艺术、历史事实为一体的墓,该墓的墓表上刻着"百战之功光祖国,千秋不朽伴名山.""古剑藏山龙化去,长松映月鹤归来."这就是被石屏袁嘉谷称为:"文而能武,国而忘家,纵横扫荡于数千里之邻省.功赫赫,名巍巍,仍不失儒生面目"的杨益谦先生墓.……  相似文献   

17.
《寻根》2020,(3)
正2002年以来,四川泸县境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南宋石室墓,出土了丰富的、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这些宋墓石刻从种类、数量、雕刻艺术水准等各个方面,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视觉文献,泸县宋墓石刻也因之蜚声海内外。泸县宋墓石刻被列入2002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无独有偶,川东及重庆市辖区内的宋墓石刻,也在泸县宋墓石刻发现之际逐渐浮出水面。从2005年开始至今,重庆市合川境内的宋代石室墓因施工偶然  相似文献   

18.
田建文 《寻根》2004,(6):115-119
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3、1978、1979年,在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马村进行勘查和发掘工作,发现14座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雕墓,清理9座,编号为墓1~墓9,座座精美,难以方物。加固保护并修筑参观地道后,1996年成立山西省金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当地的游览胜地。2001年6月25日,马村  相似文献   

19.
王志强  张化雨  何梦嘉 《寻根》2015,(2):119-128
张良,字子房,汉时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死后,吕后想起用张良辅佐新主,他却借口考虑考虑,一去无踪。张良死于何地至今难以确切考证,据说吕后曾下旨追杀他,国内一夜生出八百个张良墓,有"一夜造八百墓"之说。现如今全国各地仍有不少张良墓、张良庙、张良祠等遗迹,然而据考证,其大多是后人为敬仰其精神所建,或根本无实地可考。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德州陵城区有座古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傍内护城河,直径十数米,近人新堆的封土高四五米,墓前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陵县知县沈重立的墓碑:"平原君墓"。1976年,疏通护城河道时,墓前地下出土了石镇墓兽,镇墓兽底座70厘米见方,厚38厘米,上面卧一石兽,由此看此为古墓无疑。可是墓主人是谁?这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猜测和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