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但是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却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参中均没有详细探讨。教材中只谈了两点 :一、要在物质右边的括号里注明固、液、气等物质状态。二、要注明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另一个问题却一直为大家所忽略 ,即热化学方程式中是否应注明反应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 ,教材中也是模棱两可。如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 (以下简称教材 )第一册第 5 5面上有热化学方程式 :C(固 ) O2 (气 ) =CO2 (气 ) 3 93 .5 k J2 H2 (气 ) O2 (气 ) =2 H2 …  相似文献   

2.
盛国定  韩颖 《教学月刊》2003,(10):32-33
在化学反应中 ,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来“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1]《高中化学第三册 (试验修订本·选修 )》教材中采用了1977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物理化学分会推荐的单位表示方法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与1995年以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相比 ,新教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吸放热的“ +”“ -”符号规定以及ΔH的量纲 (kJ·mol -1)表示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旧教材中表示为 :2H2(气 ) +O2(气 )=2H2O(气 ) +483.6kJ在新教材中表示为 :2…  相似文献   

3.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有两种表达形式,如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下列Ⅰ和Ⅱ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中化学解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焓变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盖斯定律,下面就来谈谈利用盖斯定律求未知焓变的方法。1.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求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一般要经过以下几步:(1)观察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2)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过行相应的处理,先调整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盖斯定律对已知焓变进行相应的运算,即可  相似文献   

6.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2006年高考大纲新增了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条文,回顾2005年高考大纲新增了“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条文,在全国理综Ⅰ卷、北京理综卷、天津理综卷、广东化学卷、江苏化学卷等多套试卷中同时出现了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试题,可见新增考点是当年考试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年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方式将以何面目出现呢?  相似文献   

8.
关于热化学的内容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通观近三年的《考试说明》可知此内容考查的层次逐渐提高。如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2003年版《考试说明》其属于“了解”层次,要求“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005年版《考试说明》其属于“理解”层次,要求“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含义”。由此预测今后热化学高考考查的难度有所提高,内容也会有新变化。笔者结合近年来热化学高考命题分析热点问题,把握命题趋向。1 规范、准确地书写给定条件下的热化学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化学试题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成了必考题型,而且高考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并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本文就高考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作简要的分析.一、热化学方程式基础知识回顾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  相似文献   

10.
通观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可知,关于热化学内容考查的层次正在逐渐提高.例如,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2003年版《考试说明》中它属于“了解”层次,要求“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005年、2006年版《考试说明》中它属于“理解”层次,要求“掌握热化学方程式含义”,由此可预测今后热化学考查的难度还会有所提高,内容也会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1):3-4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懂得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方法;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利用它来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教材上册,有这样三道热化学方程式: C_((固))+O_(2(气))=CO_(2(气))+393.5千焦C_((固))+H_2O_((气))=CO_((气))+H_(2(气))-131.3千焦S_((固))+O_(2(气))=SO_(2(气))+296.6千焦笔者认为这三道热化学方程式不严密。因为碳和硫都有同素异形体,方程式中的碳和硫没有注明它所属的晶型。因为反应热不仅与物质有关,还与它所属的晶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人们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旧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是这样表示的:C(固)+O_2(气)=CO_2(气)+393.5 kJ上式表示在101 kPa 和25℃的条件下,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氧气反应生成1 mol CO_2气体时放出393.5 kJ 的热量。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写法直观,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主要有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或给出已知条件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比较不同状态时热量的大小、反应热的计算等.  相似文献   

15.
李占军 《中学理科》2007,(9):101-101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从综合能力考查出发,针对反应中能量变化及物质变化来命题,考题常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应用的形式出现,最近又出现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005年《考试大纲》中增加了“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内容,2006年《考试大纲》又增加了“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可见,有关反应热的试题,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就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作一浅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刘 《新高考》2008,(2):20-22
高考化学大纲新增加的一条明确指出,“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因此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是近三年来高考的一个新热点,在多套化学试题中出现,特别是现在已经实行新课改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的2007年高考试卷中,充分印证了高考化学大纲的变化,体现了“热化学方程式”要求的“掌握”层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考可能会从以下方面联系“嫦娥一号”命题: (1)探测月球表面氦-3:链接同位素、晶体与化学键、化学变化与能量等命题。(2)燃料线: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等命题。  相似文献   

18.
李宏华 《高中数理化》2014,(13):103-105
化学反应与能量高考命题主要考查以下5个方面:(1)根据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2)通过计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并结合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4)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与反应热的计算等;(5)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突破以上知识点分以下几步走.  相似文献   

19.
王立超 《化学教学》2005,(11):43-44
2005年高考,涉及化学科试卷有全国高考理综Ⅰ、Ⅱ、Ⅲ卷、北京理综卷、天津理综卷、广东大综合卷、辽宁大综合卷、上海化学卷、广东化学卷、江苏化学卷共10套(上海理综不设化学专题)。今年高考化学大纲新增加一条,明确指出:“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在今年多套高考试题中出现,以下对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试卷试题作统计(见表1)和解析。  相似文献   

20.
热化学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因此搞好热化学高考复习,至关重要.热化学主要考查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等基本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误判断、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笔者对各个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