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兴 《百科知识》2012,(20):13-15
正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人类的功能基因只有2~3万个,数量只有人类基因组的1.5%,其余98.5%的大量基因目前还不  相似文献   

2.
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图绘制成功就像绘成了一张详尽的世界地图。人体大约有4万个基因,基因组序列破译后,人体将不再是一个奥秘。因而,完成了测序工程,就等于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均在从事“后基因时代”的研究。人类的基因类型和治疗因人而异,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就要先了解各类人基因组的不同,知道了这些差异,将会促进最新药物的研制,改善诊断疾病的技术。2001年10月10日,重庆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在基因实验时利用酵母双…  相似文献   

3.
2月12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只有3-4万个基因,远比过去预测的10万个基因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研究人员对基因的估计只是一个大概的预测,它反映了基因和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低级到高级。其实,基因数目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早就在开始“缩水”了。1999年12月1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第22号染色体被全部破译。第22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这是继进化论、相对论、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又一项伟大创举,是人类认识自身、解读生命奥秘、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里程碑。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人类10万个基因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基因种类,才使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缤纷多彩。●懒惰基因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在研究某种果蝇时,发现部分“好静”者拥有“懒惰基因”。因此,那些不愿运动的人可能不必再寻找各种借口赖在家中了。研究人员相信,可以进一步创造出刺激运动欲望的特殊疗法,使因少运动而体弱多病的人恢复健康。▲外遇基因据澳洲一项最新…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8,(4):50-50
美国科学家2月28日在华盛顿宣布,他们成功测序得出了玉米基因组的草图,这是人类成功测序的第二种农作物基因组,第一种被测序的农作物是水稻。科学家们以代号为B73的高产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完成了约95%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结果显示,玉米基因组的基因数量为5万至6万个,碱基对数量大约为20亿个。相比之下,水稻基因组的规模要小得多,仅有大约4.3亿个碱基对。今后科研人员就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研究玉米的基因组,培育玉米新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增强玉米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玉米基因组测序项目始于2005年,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农业部、能源部为这个项目提供了2950万美元的经费。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最终完成,花费了全球6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们10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30亿美元的财力。虽然不断有科学家报道他们关于治病基因的发现成果,但是含有30亿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数量太庞大,基因疗法距离实际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  相似文献   

7.
水稻基因组的奥秘被初步揭开。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约两倍,这打破了过去公众潜意识中存在的“生命越高级,基因数越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详尽分析,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水稻基因组中基因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并基本确定了其中一万多个基因的功能。水稻基因总数几乎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两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王刚博士说:“我们津津乐道于人类自己基因组的优越时,可至少在基因数目上已输给…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医学在前二三十年可望达到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定在2005年9月30日12时全部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图谱。这一计划是将人的DNA中的10万个功能基因定位和定性,此外也将破译人类基因中30亿对碱基构成的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4,(8):51-51
基因个体差异使每个人的体貌都不一样,如何从分子层面上认识这种差异?人类和黑猩猩的DNA序列差别很小,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呢?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离攻克医学上的疑难杂症还有多久?一个个问题,摆上了正在柏林举行的2004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讲坛。 据新华社柏林4月7日电,这次会议上,科学家对基因组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主要涉及基因组研究方向、比较基因组学、基因  相似文献   

10.
白琴 《科教文汇》2005,(9):19-22
一、国际上基因检测的进展 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医疗实践 多国科学家经过1~3年的努力.已于2003年4月提前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目前,各国科学界正在加紧进行将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的工作。在2003年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600多位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讨论后基因组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设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将人类基因组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11):8-8
科学家们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耗费了30亿美元的费用。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和其他技术进步的影响,目前一般实验室的基因组测序还是要经过长达6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整个工作需要10万到30万美元的资金。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23日说,他们已完成了牛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生产质量更好的牛肉和牛奶。 在美国农业研究局和贝勒医学院的领导下,来自25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以海福特牛为样品牛,历经6年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24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将刊登相关论文介绍这项成果。研究人员发现,牛至少有2.2万个基因,其中80%与人类共享。牛在遗传上与人类的相似性远远超过老鼠。这也意味着,牛可以替代实验鼠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人类基因图     
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著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悉,“作框架图”的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不仅覆盖了百分之九十七的基因组,而且百分之八十五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序列接近完成图标准,百分之二十的序列已经达到完成图标准,已有数千个基因被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  相似文献   

14.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春天,一些基础分子生物学家互相打赌,试图预测DNA测序完成后在人类基因组中所能发现的基因数目。那时估计的基因数最高达到15.3万个。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人类要产生大约9万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因此我们需要至少同样多的基因来编码它们。并且考虑到我们人类的复杂性,我们应当比只有1,000个细胞的圆形蠕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有19,500个基因)和玉米(有40,000个基因)具有更庞大的基因分类。  相似文献   

16.
彭文 《百科知识》2007,(12S):17-17
美国科学家绘出了家猫的基因组草图,这一成果对寻找治疗某些人类疾病的新疗法可能会有所帮助。科学家初步完成了对一只4岁阿比西尼亚猫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的测定,这只名为“辛纳蒙”的猫的族系可追溯到瑞典。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家猫基因组与近两年绘成的人类、黑猩猩、鼠、狗和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组存在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正>人的身高是生物学性状之一。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身高主要是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在人类认识了基因的作用后,开始认为基因在决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于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开始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并获得其与健康、疾病等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寻找身高基因世界约300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25万人的基因组进行研究,于2014年10月初步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关于人类身高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项目,研究成果由美国最大的人  相似文献   

18.
科苑集粹     
人鼠原来是“兄弟” 表面上,人和老鼠差别大得很。老鼠大多体格瘦小,身上毛茸茸的,用四只脚爬着走;而人身躯高大,直立行走。但科学家最新破译的老鼠基因组清楚地表明,人和老鼠在基因上的差别小得出乎意料,说这两者是“兄弟”都不为过。  人类与老鼠的基因数目大约都是3万个,其中只有约300个是各自所独有的。人类23对染色体上的29亿个碱基对与老鼠20对染色体上的约25亿个碱基对相当接近,脱氧核糖核酸(DNA)链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空白”片断也非常相似。老鼠和人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其中包括与尾巴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1100多公斤?为寻找确切答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 于去年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到了一起。 截至2000年底,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科学家共测了近5亿个碱基对,找到了 352个与抗性基因相关的位点、2269个与蛋白受体激酶相关的位点、2263个与激素代谢相关的位点。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还发现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位点,而光合作用与超高产密切相关。 科学家的目标是获得90%覆盖率的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建立我国杂交水稻的基因表达图谱并鉴定其重要和特有的基因,建立我国水稻的遗传谱系和杂交水稻种子基因库。 科学家们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从水稻基因组研究到分子育种甚至大田种植,闯出一条从基础研究到规模产业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9-I0020
转基因食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转基因”的背后,首先需要人们找到特定的基因,才能对基因组进行“改造”。但是,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精准、快速地帮你找到特定基因,科学家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甚至事半N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