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Flash3D技术开发三维虚拟实验平台具有技术难度适中、功能易于扩展、浏览器插件安装方便且使用普遍等优点,但是已有的三维虚拟实验平台较少采用Flash3D技术。文章首先从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虚拟实验过程设计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基于Flash3D技术的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案,然后阐述了该平台的功能,接着从三维虚拟实验场景中的交互、化学实验现象的模拟、数据通信等方面提出了该平台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运用Flash脚本语言Action Script和3ds Max、AutoCAD、Photoshop等技术,开发会议场景布置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不同会议形式的场景布置的三维虚拟呈现,运用三维建模及Photoshop图像软件来处理各种素材和Flash脚本语言Action Script来创建系统平台,从而实现会议布置要素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虚拟实验技术应运而生。利用CATIA软件建立三维模型,3DMax软件进行材质渲染,Unity3D引擎创建三维虚拟交互环境,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控制脚本,开发了汽车起动机虚拟拆装实训系统。系统通用性强,可方便拓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Shockwave 3D三维动画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华 《化学教学》2004,(11):38-40
本文描述了用Director中的Shockwave 3D技术,如何建立三维模型、动态地控制三维模型,从而形成灵活、交互的三维动画。在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可形象地模拟化学教学中的晶体结构、有机分了结构及反应机理等进行动态展示,有利于化学中微观方面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6.
刘梵均 《考试周刊》2011,(36):206-208
Web3D技术是一种网络技术和三维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对美术教学而言,引入Web3D内容必将达到很好的在线教学效果。作为一种Web技术,Web3D技术对教学系统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了扩展,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瓶颈,更易于建立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虚拟社区和虚拟教育系统等虚拟学习环境。作为一种计算机三维技术,Web3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空间有关的知识,特别是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电脑实践课、音乐鉴赏课等。与传统的美术教育相比较,三维虚拟互动课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可对学习研究对象进行三维交互,便于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三维互动课件。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147-151
利用Unity3D和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一个用于产品虚拟展示的网上三维交互平台。使用Creo、Rhino等主流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若干个典型产品模型,用C#语言编写动作脚本,实现了交互操作,合理配置IIS7.0服务器并实现内网穿透功能,在B/S结构下建设了平台发布网站。该平台作为学习平台,可供用户自由浏览和拆装产品三维结构模型,学习产品结构和工艺知识,也可作为广告平台为企业和商家宣传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8.
服务于实验教学的虚拟实验平台既要求开发成本低,又要求逼真细腻的效果,还需要灵活多变、易于升级,同时,还应有智能知识库及智能交互功能.为此,采用了Flash和用软件工具处理过的照片进行设计,并在实验指导、实验考核中融入专家知识和智能交互逻辑.该文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对智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探索性开发,形成了一整套涵盖教学、实验和考核等重要环节的智能虚拟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化工安全实践教学中培训内容枯燥、安全性差、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同时结合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经验教训,该文以柴油催化加氢小型实验装置为仿真对象,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和Unity3D引擎设计了虚拟孪生模型、仿真交互组件和工艺机理算法,开发了一套柴油催化加氢实验场景的仿真培训系统,实现了动态交互操作、实验模拟和风险辨识信息展示等功能。该系统为安全系统工程、工业流程仿真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支撑,并为实验培训人员提供了高保真度、强沉浸感、高安全性和可动态模拟的培训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湖南省衡阳市石鼓书院的湖湘文化景区进行了虚拟再现。通过使用3ds MAX和Zbrush软件以及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建设具有漫游和交互功能的景区虚拟旅游系统,其中重点对石鼓书院的禹碑亭长廊、石鼓书院大门、李忠公祠、武侯祠、大观楼和合江亭进行了详细的三维建模和Unity3D建筑可视化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1.
输油泵为炼化企业流体输送与转运主要设备。基于Pro/Engineer建立了输油泵的整体和所有部件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在3DS Max环境下制作其动态装配动画仿真及渲染输出,最后在Adobe Flash CS4中进行动画的剪辑和修饰;结合AutoCAD绘制二维图形库,并以在PowerPoint界面建立超级链接的形式进行图形调用。综合以上技术开发了一套输油泵计算机三维仿真系统,包含输油泵主要零部件的三维模型、部件装配、整体总装配以及设备运行过程的动态仿真等内容。通过对输油泵的组装过程动态仿真,较好地展示了输油泵整体及部件三维立体动态装配、各部件动态关系等,演示了输油泵的结构和组装过程。在输油泵运营管理和教学培训等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虚拟实验凭借其逼真的演示效果,灵活的交互性逐渐成为解决网络实验难的突破口,为了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设计了电磁学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结构图,并利用Cult3D、Flash、ASP等技术开发制作了电磁学网络虚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平台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研究平台的新的设计策略, 简述了其系统的设计框架, 详细描述了其中重要的核心技术. 利用八叉树数据结构构筑虚拟仿真环境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采用Delphi OpenGL 3DS MAX对从机器人及其环境进行可视化仿真. 并采用摄像修正法修正虚拟几何模型定位偏差和建模误差. 所实现的研究平台软硬件设备成本低, 主、从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及系统中所有软件均由本课题组设计、研制, 系统性能达到了研究所需要的水平, 为虚拟现实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实验床.  相似文献   

14.
三维虚拟仪器的制作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3Ds max、Cult 3D软件制作三维虚拟螺旋测微器的过程,并与二维虚拟实验课件进行比较,论述虚拟仪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服装电子商务平台的三维化和信息化是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Web维建模技术可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中三维试衣系统的人体模型编码和设计。X3D虚拟人动画节点设计执行了H-Aaim标准,通过对不同节点定义以及代码编程,来完成人体模型的建立。采用X3D的虚拟现实技术,能满足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和沉浸感的要求,弥补了服装电子商务不能进行试穿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虚拟现实构建软件实现摄像机展示系统的完整过程,详细描述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摄像机模型,在Cult3D实现虚拟环境下摄像机的虚拟操作,并探讨了3D MAX与Cult3D的接口,以及Cult3D文件进行网络发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维模型的图元文件.wmf可以在AutoCAD中创建,将其导入Flash中进行编辑修改和润色,可以成为具有三维视觉效果的图形。运用Flash动画制作技术可实现三维效果的动画,这是一种高效、简便地制作三维动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模块化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运用SolidWorks软件实现三维实体建模、虚拟装配和动态仿真,能使学生对模块化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有更直观地认识,也为后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维图书馆可视化馆藏文献信息查询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分析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结合信息检索和Web3D的相关技术,介绍了可视化信息检索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实现动态的三维漫游和三维场境图书数据查询功能。该系统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范围都更加多样化,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s have created a software system called the CAVEman, for the visual integ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heterogeneous anatomical and biomedical data. The CAVEman can be applied for bo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ask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a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atlas of the adult male human anatomy,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the nomenclature of Terminologia Anatomica. The underlying data‐indexing mechanism uses standard ontologies to map a range of biomedical data types onto the atlas. The CAVEman system is now used to visualize genetic process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human anatomy and to facilitate visual exploration of the data. Through the use of Java? software, the atlas‐based system is portable to virtually any computer environment, including personal computers and workstations. Existing Java tools for biomedical data analysi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 The affordability of virtual‐reality installation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This creat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educational scenarios that model important processes in a patient's body, including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metabolic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such as drug treatments, and eventually surgical simulations. Anat Sci Ed 1:10–18, 2008. © 2007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