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学文本对地域形象的塑成和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载体.对本区域内的作家而言,这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塑造,而从域外作家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他者"形象.河南人形象在不少外省作家作品中多有呈现,在三秦作家的文学实践中,突出地表现在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的作品中.在其文学想象里,河南人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老百姓,一类是兵匪形象.尽管作家们所塑造的地域形象是一种关于"文化他者"的幻象,是他者想象与他者书写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是现实本身,但一定是所描写的地域人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青丹丹 《海外英语》2020,(7):130-131
石黑一雄作为日裔英国小说家,其在小说中如何以"自我"视角叙述中国"他者"形象,作者笔下的中国战时小说对于读者了解战时历史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石黑一雄的When We Were Orphans的中译本,该译本由陈小慰翻译.该文主要运用蒙娜·贝克的叙事翻译理论,分析陈小慰译者在回译展现中国战时历史文本《上海孤儿》的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使用"他者"源语呈现的"自我"形象的翻译叙事,以及如何建构原文中的中国史实性与中国形象,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叙事实践中还原历史事件,以期让读者参与公共叙事中,从而探寻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对英美文学中中国形象探讨的实践操作性与可行性,以期对译者在翻译时还原历史真相、构建中国形象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3.
《法华经》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学者对其英译本的研究则寥若星辰。苏慧廉是英国循道公会的传教士,同时也是山西国立大学西学总教习。兼具"传教士"和"大学学者"双重身份的苏慧廉在处理这部经书的翻译时必定有其独有的特色。本文以"自我"与"他者"为视角,对《法华经》的不同英译版本进行研究,进而揭示出"自我"重在守护自我,否定他者文化;而"他者"则更倾向于尊重他者,回归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比较教育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认同"问题结下不解之缘。文化认同中"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关系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变迁反映了"自我"对"他者"态度的变化。根据取向的不同,认同分为自我取向和他者取向。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我国比较教育学者易陷入他者认同还是自我认同的两难困境。开展平等对话,进行"脉络化"的研究才是确立自我身份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5.
鲁迅《伤逝》与东西《后悔录》的忏悔叙事以独特的话语结构显现着中国文学叙事伦理的结构形态及其建构的历史轨迹。从《伤逝》真诚忏悔的悲壮到《后悔录》无奈后悔的荒诞,忏悔叙事的现代嬗变在两部作品之中建构了不同自我与他者关系,形成了文学书写的不同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英国作家托马斯·潘瑞格享有"南非诗歌之父"的称号.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作家的生平,运用后殖民主义中的"自我"与"他者"理论,分析他和他的诗作,以及其对南非文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形象学关注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关系.自我在言说他者形象时,也言说了自我的思想及文化.他者的"在场"与"缺席"和创造者对他者的狂热、憎恨都体现在两者的关系之中.如今我们要建构两者的深层对话模式,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者,审视他者的同时也审视"镜像化自我",并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态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翻译家、哲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nie Berman)提出了"翻译伦理"的概念,并认为翻译的伦理就在于在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中"把‘他者’当作‘他者’来承认和接受"。"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翻译的高潮时期,西方文学作品充当了"他者"的地位,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而大量介入,他们在承认和接受西方文学的同时填补了中国文学的空白,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本文旨在从翻译伦理的角度,以"五四"时期西学翻译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肯定并巩固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我"意识之觉醒是当下的普遍追求,"自我"的存在论根基在于在"对象性"活动中自我与他者的积极呈现,"自我"之觉醒目的在于"自我"与他者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1.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思潮来质疑现代文明的现状,要求返璞归真。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排拒城市文明的侵扰,把湘西文化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他在文字世界中构筑了一个"中国梦",其书写行为正暗合了西方社会重新寻找文化"他者"、把"他者"文化作为反观之镜来实现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两者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2.
郝美玲 《文教资料》2012,(23):17-18
残雪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派"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呵护者,纯文学的守夜人,被誉为东方的卡夫卡。她作品里的自我,是哲学与心理学自我的文学呈现,并且在对自我的孤独、失落、失望与虚无的呈现中,表现了对自我的绝望内涵。本文就残雪小说中隐含的生死观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粱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维度"是21世纪以来英国推行全球素养教育的一大特色理念"。自我—他者"关系,是"全球维度"本身蕴含的一个重要议题。英国全球素养教育在政策、课程、教学层面分别体现出三组"自我—他者"关系:在宏观政策层面,体现为作为民族、国家的"自我"与作为区域、世界的"他者"之间的关系;在中观课程层面,体现为学科内"自我"与学科外"他者"之间的关系;在微观教学层面,体现为学习者"自我"与教育者"他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组"自我—他者"关系虽表征各异,但均呈现出从对立到融合、再到共生的发展趋向,也凸显了全球素养教育从互识到共识、从同化到共生、从解读到解放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6.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也是1 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两位女性爱米莉亚·赛德立和瑞蓓卡·夏普的命运,折射出从摄政王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英国上流社会生活、思想、风貌的宏伟全景,揭示出英国社会"名利场"的实质。而小说中表现出的殖民意识也格外引人注目,他者在小说中若隐若现。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术语。在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人则是"他者"。他者的概念实质反映了西方人那种欧洲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意识形态。后殖民  相似文献   

17.
论文由分析《今天》如何想象"自我"为"悲剧英雄"、如何指认"世界"为"他者"入手,描述《今天》的文学立场与文学主张.在此基础上,把《今天》纳入"新时期"的文学格局之中,梳理《今天》作为"同人刊物"如何应对自身的规范化、秩序化,如何面对"伤痕文学"这一新时期"第一个重要成规",如何应对主流文学规范.以《今天》为中心,从这样的三重规范入手,深入新时期文学话语秩序的内部,尝试着还原"新时期文学"如何建构与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他者"作为当代犹太裔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5-1995)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中地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与他人问题的思索。根植于多元族群国土的马华文学,有不少作品皆以"他者"——弱势民族为书写对象,除了表现从边缘中发掘人类的困境与现实关怀,更有反映个体与族群等错综纠葛问题之意图。本文在此归纳出几种马华文学中常见的书写"他者"模式,并以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进行分析与论证,从伦理重建的视角重新阐释这些作品如何体现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  相似文献   

19.
华人新移民是当今飞散人群的一部分,华人新移民文学也是一种飞散文学。飞散人群的民族文化记忆与新的异质文化时常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这种冲突往往就体现于飞散者对文化认同的确立上。飞散作家在文化认同上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与他们如何建构自我身份和他者身份是密不可分的。《混血亚当》折射的就是飞散者的一种文化想象性满足。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