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开放大学举办的社区老年教育既具文化传承职能,又有广泛的社会学员基础,在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文化传承、做好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及巩固社区治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辽宁开放大学多年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实践来看,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数字化课程平台都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时要做好教学课程设计,选育优秀师资队伍,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多方合力做强社区老年教育,使之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张鑫 《中国德育》2014,(24):20-23
正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关爱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社会关爱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途径和重要体现,需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加强。一、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对于加强社会关爱教育,帮助青少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  相似文献   

4.
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仪式教育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体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仪式所具有的道德教化、组织凝聚、文化传承等功能,能够将其本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对其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提升中华优秀传统仪式教育的育人成效,要挖掘传统仪式教育的内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加活动的深度;要丰富传统仪式教育的内容,发挥参与主体的自主性,增加活动的体验度;要创新传统仪式教育的形式,与时俱进进行转化发展,增加活动的时代感;要拓宽传统仪式教育的载体,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增加活动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源头上具有共通性和共融性,积极探索如何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当中,不仅具有理论依据,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对该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探究,总结该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6.
欧阳娟蓉 《文教资料》2021,(2):46-47,6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主体。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纯粹的自我价值追求;推动大学生进行自觉自信的文化理性塑造。基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为理性传输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传统文化传递方式,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实践感知。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养料。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让它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和生活实践,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张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更好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明确培育成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其次要探析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具有深远的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成为新形势下社会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石。文章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动力,是青年教育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指引当代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  相似文献   

11.
王莉娜  杨克  白地动  宋伯虎 《教师》2019,(17):17-20
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引。当今思想文化激荡碰撞,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大学生思维活跃,掌媒时代形成了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如何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14,(4):1-1
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精髓,文化与价值观天然地具有紧密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在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上高度契合。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既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两者的关系决定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细处、落到小处、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在提升个人修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开创者孔子所倡导的"为政以德"思想,包含正己修身、以德化民、德主刑辅等丰富内涵,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弘扬"为政以德"思想,对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与途径,培育有德性的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认同基础。当下传统文化的教育面临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文化传播导向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及教育内容的偏差,传统文化本身局限性等问题。因此,亟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高校和学生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相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价值观认同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