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级各类报纸纷纷采用高质量的图片报道增强报纸的吸引力,争取受众。在这个背景下,摄影报道的质量已成为影响报纸整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3.
"深度报道"一词在我国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各类媒体用深度报道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报纸更是凭借着深刻而独特的深度报道,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引导受众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而美国新闻学者,则把深度报道称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新闻"之后"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对于今天的报纸来说,深度报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深度报道兴起于报纸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报纸更具有传统继承上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一份报纸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更加需要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4.
教育报道的个性表明教育报道和其他报道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由于绝大部分教育媒体分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再加之教育报道具有行业的规定性,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通常会造成这样一些偏失。只有改进报道的观念,增强报道的服务功能,才能实现教育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用“三贴近”和“三创新”统领教育报道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三贴近”和“三创新”的要求,规范和改进教育报道。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和“三创新”,其着力点应该是教育宣传报道的民生视角。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看报时发现,一篇报道中用“名列三甲”来表示“位居前三位”,这种比附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我家三头"牛",爸爸属牛,妈妈属牛。我,嘻嘻,也属"牛"(妈妈叫我"小蜗牛")。我家的三头"牛",各有各的故事。勤勤恳恳的"老黄牛"饭菜做好了,全摆上了桌子。妈妈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坐在台灯下看书,就等爸爸下班回来吃晚饭了。"当,当,当——"墙上的挂钟响了七下,爸爸还没回来。妈妈放下报纸,说:"走,找爸爸去!"我和妈妈来到实验小学传达室,看门的赵爷爷指着三楼的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特别是涉农报道过程中走转改的必要性,实施走转改报道战略的过程中,三贴近的重要意义,走转改和三贴近都是践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桂冠的报道。我当时并不感到震惊,因为时下国内学钢琴的少年有许多,  相似文献   

9.
新闻创新是报纸进步的灵魂,也是报纸赢得读者的需要。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必须面对新闻创新这个现实问题。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评论等是党报"拳头产品",在内容创新上要做到角度新、视野广、思考深,在形式创新上要做到语言活、手法多、版面靓。  相似文献   

10.
李清臣  韩婷 《考试周刊》2012,(23):149-150
听课的过程是教师相互观摩、学习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流、提高的过程。提高听课质量,必须抓好“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养成教师良好的听课习惯。  相似文献   

11.
俗称“三控”的投资、质量、进度是工程管理的三要素,是项目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甲方项目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纵观项目建设全过程,“三控”深受前期设计、合同管理、施工管理三阶段的影响和制约.本文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问题,探讨这三个阶段对三要素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曰建 《家教世界》2011,(10):48-48
我们常在各种比赛的报道中看到“三甲”这个词,比如,“超女三甲下月同台唱”。看完内容大家明白,这里的“三甲”是特指冠军、亚军和季军。又比如,对奥运会某项目比赛成绩的预测——“进三甲有决心也有难度”,也是把“三甲”当作了前三名。  相似文献   

13.
郑小燕 《上海教育》2008,(10):57-58
校长听课天经地义,关于校长是否要听课,无须多议。然而,同样坐在课堂中,听课的目的不一,方式不一,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校长不仅要有听课的数量,更要追求听课的质量,评课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一家报纸上读到一则报道,引题是“警界杏林竞风流,春华秋实铸辉煌”,正题为“市公安保卫干校10年培训万余民警”。将  相似文献   

15.
主题教研"三个三"策略是指在教研主题的管理上实施市、片、校"三级管理";在主题研究过程中实施"三小策略"(发现小问题、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案例);在主题教研推动上采取"三动策略"(理念拉动、制度促动、评价推动)。"三个三"策略的实施,实现了主题教研流程的再造,明确了主题研究程序,落实了分层流程管理,将质量管理、制度管理和节奏管理的理念渗透在主题教研实际之中,将研究流程拉向了教育教学实际,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解决了许多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工作者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全文分析了大众媒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传播误区,探讨了新农村报道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生教育”之“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参与互动式小型讲座。结果:有51.6%的受教育者对本活动表示"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8.
报纸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占据一定比例,而且报道主题、报道题材、报道形式等方面日趋成熟。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深度报道一方面帮助报纸在竞争中稳定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由于报纸自身在报道力量、报道质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面对新兴媒体、新兴报道方式的挑战,亦受到严峻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周海燕 《广西教育》2011,(26):13-14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了解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拓宽语言知识面,逐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此,笔者主要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三重三轻”(重语言知识,轻阅读策略;重设置问题,轻问题质量;重语言输入,轻语言输出)现象进行剖析,并讨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三可三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殷切期许。在“三全育人”大思政视域下,如何引导全体高校教师按照“三可三为”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对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可”涵育为人“品”格,“三为”规范处事“行”为。以“三可三为”标准加强高校教师培养,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在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慧选择。应从强化思想导航、加强文化融入、培育高尚师德等维度培育“三可三为”高校教师,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