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融合于生活之中,是品德与生活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入,品德教学走进生活,亲近学生心灵,正在形成一个新生命体。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的课程。教学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而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因此,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从“知”到“行”,从而提高品德课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3.
“激情、明理、导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怎样处理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激情、明理、导行”的关系,使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知行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恩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反思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知”与“行”问题。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知”与“行”有机统一后,能更好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思想品德测试是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项得力措施.为此,我注意了下面三点: 一、双项命题,“知”“行”统一.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关键,是目的.因此我在品德测试中注意了双项命题,“知”“行”统一.一项是认识、情感方面的测试(对人们思想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判断评价等),由品德课教师评分;二项是意志、行为方面的考查(做出了什么努力,有什么行为表现等),由班主任和学生集体共同评分.综合上述两项评分,才是学生品德实际得分.这样评分,就能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丰富道德情感,积极锻炼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6.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情感入手,以感悟道德知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全面评价学生品德的“知”与“行”,符合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实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树立正确德育观德育的目的和实质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使之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在现代社会中顺利地生存、发展,又会欣赏和享受生活的人。德育课必须以人为本,以“学中做、做中学”为教学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德育知识与德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其知、情、意、行的互动融合并内化为其自身品德素养的一部分,逐步实现良好品德素养的自我建构。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支配自己的言行,逐步学会做事、做人。  相似文献   

8.
张有东 《湖北教育》2003,(22):62-62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实践与创新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由此可见,实践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工作是学  相似文献   

9.
王芸 《考试周刊》2012,(90):125-125
品社教学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能否结合各课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提高学生对道德观点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唤起学生心灵的碰撞,使学生得到道德行为的正确指导,从而得到道德感情的升华,有利于把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只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主要课程,作为教学载体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前提条件。“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特性,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层面上,即开发该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生、教师、家长、  相似文献   

11.
知、情、意、行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各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情”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接受“知”、巩固“意”、指导“行”的稳定而持久的催化剂。因此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由于电视媒体可将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以同步的声像,直观生动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德育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环境,将“学”与“做”,“知”和“行”统一到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作为小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受到了教师的重视。然而,教师只通过课本的教学,容易造成言行不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注重教学实践,进行开放式导入、教学以及评价,选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从而全面引导学生自我感知、发现、学习、感悟与教育,促使学生真正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坚持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参与性原则、动态开放性原则、认知与道德发展相统一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以知载德”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途径,即以社会常识为载体,教师在知识传授中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到品格教育。《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社会常识、史地知识是小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课改实施以来,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已为广大教师熟知,但是,教师仍然普遍反映,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很难上。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激活教材的过程,因此基于地域特色的史料是这门课程鲜活的课程资源。在开发和运用地域特色资源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海西文化”,通过教学实现教室里的学生的自我建构,达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优秀品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他的教学应重在一个“开”字,即不仅在教学空间、教学资源、师生关系等方面体现开放性,而且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眼界开放。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教学开放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贤 《教育学术月刊》2003,(12):37-38,4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我们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教学的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  相似文献   

19.
<正>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传习录》中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精辟地道出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笔者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提炼出“知行生物”教学理念。所谓“知”,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所谓“行”,就是通过实验、实践、实地观察等方式巩固、迁移、运用生物学知识。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强调“知”“行”合一,学生才能将生物学抽象的概念、原理、结论内化为真正的生物学知识。如何将“知”“行”有机结合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李万飞 《甘肃教育》2008,(12):50-50
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应是“学”与“思”的结合,“导”与“行”的结合。而“导行”应符合学生实际,教师要科学安排,合理引导,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人拟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入手,谈谈如何利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